岳阳乡村教师入围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评选

来源: 【字体:

丁群芳指导学生做实验 (资料图片)

这两天,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2016年度评选如火如荼。本报多次报道的乡村教师丁群芳入围其中并获得了众多网友的支持。

丁群芳是岳阳县张谷英镇的一名普通教师,扎根山区教育30余年,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在一线。他带领山区孩子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

他爱自己的学生,深受师生、家长称赞,曾获评湖南最可爱的乡村教师、市第五届道德模范等荣誉。2016年4月荣登“中国好人榜”。目前,丁群芳已经入围感动中国之感动湖南人物评选,编号为:6078,如果你被他感动,请投上一票。

深爱家乡 植根土地

150平方公里的渭洞山区,草木葳蕤,小河潺潺。丁群芳的根在这里,他的爱也在这里。站在家乡的讲台上,他的智慧,也因这种乡恋而生。他指导学生们观测宁静的星空,也带孩子们倾听花开的声音。有人问他:“这些东西又不考试,你这么忙碌为哪般?”他说:“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我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希望我的学生也热爱自己的家乡。爱家乡的人才会爱祖国。”

这些年,丁群芳指导学生开展的这些科技创新与综合实践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家乡”这片土地而展开的。

2007年上半年,他参加了全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当年下期,他就带领学校的生物与环保小组,开展“为家乡的古树挂保护牌”的科技实践活动。他们走遍了全镇的村村寨寨、沟沟壑壑,为每一株古树拍照、存档、挂牌,给它们制作了“身份证”,号召村民们一起保护名木古树。此举让不少觊觎古树、企图盗砍倒卖的人收敛了念想,使全镇的名木古树得到有效的保护。

2008年下期,他指导学生开展《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科技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们举行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和义务劳动,向全镇的村民、企业倡议减少浪费、减少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并动手清理乡村垃圾。

他把孩子们带进了故乡的山山水水,把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的种子植入了一茬茬学生的心田。

深爱学生 情同父母

丁群芳18岁就参加了教育工作。30多年,他走遍了全镇所有村组,认识了所有家长,走到哪里都有人亲切地叫他丁老师。

2004届的119班,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班级。开学应到67个学生,但仅有45人报了到,还有22名学生没来。一调查:在这个班的学生当中,父母一方亡故的有7人,父母一方患重病的4人,父母离异的3人,父母一方在外打工的29人,家长不送读的3人。为了不让这些孩子们流失,丁老师白天打摩的,晚上步行,一家一家去做工作。方林波家与平江县搭界,往返近百里,他连跑了两次。李兵家与月田镇相连,其父车祸身亡,70多岁的爷爷双目失明,母亲苦撑着这个家,家境十分贫寒。他对孩子说:“伢崽,你一定要读书,以后家里要靠你,有什么困难你就找我!”听到这话,李兵母亲的泪水夺眶而出……

9月11日上午第一节课,当全班67名学生整整齐齐地坐在了教室里时,他的眼睛不禁湿润了。这是一个辛勤园丁为孩子们而流下的欣慰的泪,因为他深深地爱着他们。

为了让这些学生能留得住、安心读书,丁老师把他们都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他们的衣服破了,他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们穿。他分寝室请他们到家里吃饭,每次都亲自下厨房,准备十几个菜……

这一年,他帮这些孩子垫付了多少学杂费、报考费、医药费和零花钱,他从来没记过数。他自己的日子过得很紧,但看到孩子们笑脸如花,他的心也乐开了花。这个67人的班级,一直到初中毕业没有流失一个学生。

冰心先生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当毕业前夕,摄影师给119班照“全班福”时,同学们才发现他们敬爱的丁老师落泪了。孩子们问他,他说他是太欣慰了。可是,又有谁知道,他为他们付出的背后,还有着怎样的辛酸啊!因为那一年,他的女儿正在读高三,他的爱人被检查出患了乳腺癌!

深爱家人 忠孝两全

2004年的“五一”黄金周,是丁老师的黑色周。妻子张双连身体不舒服,趁着五一假期,他带她到岳阳市一医院去检查。诊断结果竟然是乳腺癌!在医院长长的走廊里,丁老师嚎啕大哭。

当时,他们的女儿要考大学,儿子要考高中,还有这个119班的67名学生即将毕业。他请了3天假,带妻子到长沙湘雅医院再去复查。结果没有改变,他们要面对残酷的现实——癌症,并且要马上住院治疗。办好住院手续后,他便让妻妹服侍爱人,自己又回到了学校,走上了讲台。

妻子出院后,只要有时间,他就回家做饭、洗衣,逗她开心,帮她树立与癌症作斗争的决心和勇气。作为一个男人,他不让妻子看到丝毫的颓废和忧郁。一有时间,他就帮她按摩、擦洗、更换衣服,陪她聊天,跟她讲在学校听到的奇闻趣事,给予她人世间最美最好的温存和照顾。张双连常说“遇见群芳,是我一辈子最大的幸福”。

深爱生命 工作不息

2011年底,丁群芳身体有些不适,在湘雅三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确诊。结果竟然是直肠癌!

他没有流泪,更没有被命运击垮。经历与死神的斗争,他幡然醒悟:不管生命多么短暂,最重要的是让生命存在更有价值,更有意义。他必须从痛苦中释怀,更加乐观、豁达地看待工作、生活以及生命。

他在湘雅医院做了7个多小时的手术,接着是连续的化疗,多日水米不进,身体十分虚弱,体重下降了20多斤。这时,正值全县上下迎接教育均衡发展县验收,张谷英镇的很多基教数据都是由他填进表格,再由女儿通过电脑发给单位的。

住院期间,他指导学生开展的科技实践活动还没有完成,市县已把他的作品报送省里参加比赛。于是,他不顾医生的强烈反对,住院24天后强行出了院。他带病完成学生作品及文档的整理,参加省里的比赛。

2012年6月,由他主持承担的中央电教馆子课题研究进入攻关阶段,他边化疗边参加研究,并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2013年3月,他带病赴兰州参加课题结题会议,并做了典型发言。一位同行在QQ中感慨地对他说:“我钦佩你的恒心、耐心和勤勉,还有,就是你在幸福地工作着。”

丁老师的幸福来自于哪里呢?他说:“跟大家一样,在工作、生活中,我也一直在思考和追寻幸福。如今回想起来,虽然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但我收获了最宝贵的三样财富:一是事业,二是学生,三是家庭。感悟最深的是‘心中有爱,便是幸福’。因此,我个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无论命运怎样考验我,我都会坚持用心去体会,用爱去担当,努力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记者 刘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