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月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岳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2—2015)》实施九年来,对我市名城保护工作和城市规划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一些新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城市的快速发展,原规划与新的法律、法规和现实发展要求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通过修改来进行落实。市政府经请示省政府同意,于2012年初组织开展了《岳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改)》的编制工作,现已完成了市级评审,为了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确保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公众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我局将《岳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改)》方案进行公示,现将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征求意见时间
2013年1月14日—2013年2月4日
二、意见反馈渠道
1、网站留言:可在岳阳规划信息港网站(www.yyghj.gov.cn)留言发帖,写下您宝贵的意见。
2、书面意见:邮寄信函、快递或直接送达的方式提交意见(信函请留下寄信人的联系方式便于意见交流,书面意见邮寄地址:岳阳市青年中路岳阳市规划局编制科、邮编41400)。
3、电子邮件:发送至电子邮箱yyghbz@qq.com(电子文档中应留下相应的联系方式)。
4、联系电话:0730-8210579岳阳市规划局2013年1月4日
项目背景
岳阳市是1994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 《岳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实施。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原有规划与新的法规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经省政府批准,我市于2012年初启动了《岳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修改)》的编制工作,本次规划编制是为了保护和挖掘岳阳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岳阳历史文化,彰显地域特色,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努力将岳阳建设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文明城市。使岳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时代光彩。
规划简介
本次规划方案围绕以下五个核心价值特色:风景壮丽、江湖交汇、文化交融的湘北水陆枢纽;历史悠久、建制连续独特的开埠重镇;湖楼大观、山水人文特色鲜明的胜迹名城;红色革命策源地、名将云集之乡;名人际会、文化遗产荟萃的楚湘古城。分三个层次进行规划编制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保护规划。此外,本次规划还增加市域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保护范围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
包括历史城区、陆城南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具体边界由古城周边岸线和主要道路围合,面积为42.44平方公里。
(2)历史城区保护范围
历史城区的保护范围以清代岳州府城、岳阳县城为核心,具体为北起造船厂北侧边界,西至洞庭湖东岸,南起洞庭湖岸,东至3517厂内铁路专用线西侧,面积约1.9平方公里。
2、保护重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山水形胜、城垣形制、传统格局和风貌;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陆城南正街、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30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条文化线路:湘北水陆交通系统片段。
3、市域的保护
市域整体保护结构为“一湖一城、两江两山、一线六区”。“一湖一城”指洞庭湖、岳州府城;“两江两山”指长江、湘江与雪峰山脉、幕阜山脉;“一线六区”指湘北水陆交通系统片段、六个文化聚集区。
4、历史村镇的保护内容
岳阳市域传统村镇有张谷英村、金家边村、黄桥村、英集村;陆城镇、聂市镇、新市镇、长乐镇、长寿镇。
村镇的保护措施有:继承传统村镇营建中的山水文化,加强村庄建设与山水景观的结合;保护修缮传统村镇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重视其周边建成环境的整治改善;保护村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包括相关的人文景观资源、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重点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群的传统风貌;保护历史村镇周边如大矶头等的文化景观;保护历史村镇的格局和风貌,包括古街传统尺度和界面,民居建筑的高度、结构、形式等。对具有特色的村镇入口、古街段落、重要传统民居等格局要素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环境整治与设计,引导文化、旅游、商业等功能植入,提升活力。
5、历史城区保护内容和保护要素
山水形胜的保护
严格保护历史城区及其周边山水格局,包括火庙山、学道岭(今文庙山)、九华山、巴丘山、周边的金鹗山、赶山、龟山、月山、绞山等及洞庭湖、南湖。严格保护山体轮廓线等自然景观特征;严格控制山体周边用地的建设蔓延;保护洞庭湖水体与岸线形态;城市建设应尊重原有历史地形,禁止进行大规模的用地平整。
城垣形制的保护
严格保护历史城区西北部岳阳门城门和西侧岳阳楼附近的古城墙、东侧的城墙遗址与复建的古城墙遗址。结合考古发掘对西北城墙遗址进行保护,并采取露天、博物馆等多种方式积极展示。府城城垣轮廓,可结合绿地、开放空间设置标识牌以展示相关历史信息。
传统城市结构的保护
严格保护“府县双十字”传统城市轴线和公共建筑;洞庭南路、洞庭北路两侧用地安排服务于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文化展示、商业与公共服务功能;对于府衙、县衙等已消失的重要公共设施,结合现状情况设置标识牌来展示相关历史信息。保护传统城市轴线:岳阳楼——岳阳门——火庙山——慈氏塔——街河口街;重要的公共建筑:岳阳楼、岳阳文庙、吕仙亭、慈氏塔。
传统街巷的保护
严格保护鱼巷子、茶巷子、油榨岭街、金家岭巷、街河口街、南岳巷、万寿宫巷、上达巷、游击巷、上慈氏巷,邓家湾巷、乾明寺路、长郡巷、芋头田街等传统街巷,其名称、走向、尺度及传统风貌不变;保护洞庭南路、竹荫街、梅溪桥街、下观音阁街、翰林街、洞庭北路、先锋路、马家湾巷、君山巷等传统街巷,其走向不变。
景观视廊的保护
古城重要的景观要素包括“一水四山,楼庙塔亭”。“一水四山”包括:洞庭湖,九华山,火庙山,学道岭(今文庙山),白鹤山;“楼庙塔亭”包括:岳阳楼,岳阳文庙,慈氏塔,吕仙亭。严格控制其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和色彩,保护景观视廊的贯通性与可视性。古城内景观视廊分为三类,包括水、城互看景观视廊,山与楼庙塔亭之间的景观视廊,街巷与楼庙塔亭之间的景观视廊。
建筑高度控制
历史城区内的建筑高度控制应遵循“整体研究、严格控制”的方针,对同一地块有多种建筑高度控制要求时,采取“就低不就高”的原则进行控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建筑高度控制应按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与建议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层数不超过2层,檐口高度不超过7m。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的建筑,层数不超过3层,檐口高度不超过10m。历史风貌保护区保护范围以及保留、整治地块内的建筑,层数不超过4层,檐口高度原则上不超过13m。
整体风貌控制
历史城区内的城市风貌应按照“整体协调、重点保护”的方针进行严格控制。历史城区内的建筑,色彩应以灰白色系为主色调,屋顶形式应以坡屋顶为主,禁止建设体量过大的公共建筑,严格按照保护规划要求控制建筑高度,保证古城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对传统风貌建筑的修缮,应严格按照传统建筑做法进行。对现代建筑的改造以及新建建筑应传承历史文脉,鼓励创造能够代表岳阳历史文化特色的新建筑形式。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1、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地段的价值与划定
岳阳古城内洞庭南路、街河口街、先锋路、慈氏塔周边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遗存相对集中,传统格局与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是古城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展现古城的整体传统风貌具有重要意义。规划将洞庭南路两侧,北至巴陵广场,南至鄢家冲路的洞庭南路片区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
陆城镇位于岳阳古城东北,镇内南正街、北正街周边集中了大量建议历史建筑,传统格局与风貌保存较为完整,是岳阳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沿北正街两侧5-30m带型区域,南至老礼堂、东至陆城派出所的范围划定为历史文化街区。
洞庭北路、翰林街、粤汉铁路英国专家楼区域历史格局较为完整、有较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传统风貌不完整,不能满足历史文化街区的划定标准,将其划定为历史风貌保护区。
2、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区划及内容
(1)划分两处核心保护范围:
西至街河口码头,东至竹荫路与洞庭南路交口,沿道路两侧的带型街区。总面积为1.19公顷;
西至旧铁路线,南至下慈氏巷,东至洞庭南路,北至游击巷北部小巷子,总面积约1.60公顷。
(2)建设控制地带为北至巴陵广场,南至鄢家冲路,沿洞庭南路呈“L”型展开,总面积约12.85公顷。
(3)洞庭南路保护内容:保留传统的街巷鱼巷子、茶巷子、油榨岭街、街河口街等,保留街巷看慈氏塔的景观视廊,街区内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建议历史建筑,如洞庭南路88号等50处均需要保留,重点保护慈氏塔。
3、陆城南正街、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
沿北正街两侧5-30米带型区域,南至老礼堂、东至陆城派出所,总面积为2.4公顷。建设控制地带:沿南正街、北正街两侧划定。西至老西门,南至云溪区陆城镇中心小学,东至陆逊街,总面积为11.3公顷。保护内容有:传统的街巷南正街、北正街等13处,建议历史建筑有方有松旧居、郭从儒旧居等23处,街区内还有古井6口和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陆城镇礼堂。
4、洞庭北路历史风貌保护区的保护范围:
北起九华山西麓,南至巴陵西路北侧道路红线,东起洞庭北路西侧道路红线,西至洞庭湖岸,面积为21.1公顷。保护内容:保留传统街巷洞庭北路(府西路、洞庭路)、翰林街,保留街巷看岳阳楼视廊、岳阳楼看慈氏塔的景观视廊,重点保护国家级文物岳阳楼,6棵树龄百年以上古树。
5、翰林街历史风貌保护区保护范围:
东至菜园坡路,西至洞庭北路,南至巴陵西路,北起学道岭(今文庙山),面积为7.4公顷。保护内容:传统街巷翰林街(学道岭街),重点保护国家级文物岳阳文庙,2棵树龄百年以上古树。
6、粤汉铁路英国专家楼历史风貌保护区的保护范围:
以粤汉铁路英国专家楼为核心,北至津港巷西段,南到码头东侧道路,西邻码头,东接长江木业实业公司,总面积约2.37公顷。保护内容:保留粤汉铁路英国专家楼和建议历史建筑2处。
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保护:
1、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与类型
(1)岳阳市有文物点166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7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360处。
(2)历史城区范围内有文物保护单位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3处。
(3)市域范围文物保护单位分为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六类。其中古建筑共66处,古墓葬共49处,古遗址共153处,石窟寺及石刻共7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共31处。
2、优先保护与城市格局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
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应优先编制保护规划或制定具体保护措施,其中包括:在市域层次,与古驿道、水运交通线路、风景名胜区、历史村镇及其周边相关的文物;在历史文化名城层次,与洞庭湖、城市轴线及其周边相关的文物。
3、文物保护区划
保护范围的划定应包含:
文物保护类别 |
范围 |
古建筑类 | 包括其单体、群体及附属建筑 |
古墓葬类 | 包括其封土或已探明的墓葬、墓群及陵园或其他地面建筑等 |
古遗址类 | 包括其遗址本体以及文化堆积和相关遗迹现象 |
石窟寺及石刻文物类 | 包括其建筑本体、石刻文物以及附属建筑 |
近现代重要史迹类 | 包括其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建筑 |
其他类 | 包括其文物本体及相关遗迹 |
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并予以公布。
4、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岳阳市域范围内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共1360处。对于具有突出价值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应逐步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对于其他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要建立完善的保护档案。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文物、公安、建设、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普查文物安全。凡涉及普查文物的建设活动,包括工业、交通和水利设施等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均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此次普查的有关规定。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取有损文物安全的行动。
5、建议历史建筑的评定标准
建议历史建筑的评定标准为:建成年代在五十年以上,或现状风貌是严格按照传统风貌进行修缮或重建的建筑,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应推荐为历史建筑:
在建筑风格上,院落格局完整,反映岳阳地域建筑历史文化特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
在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中等反映传统民居营造方法和特色,或反映建筑相关技术工艺发展,具有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
对于符合上述规定但已灭失,但确实价值突出且按原貌科学复建的建筑或建成不满五十年,具有特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或具有非常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的建筑;其它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
(四)优秀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1、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内容
岳阳古城历史悠久,优秀传统文化灿烂丰富,包括崇文重儒思想、道教与佛教文化的传播以及经典的名人著作。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岳阳市现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省级9项、市级20项,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六大类别。保护内容主要包括:
(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5)传统体育和游艺。
(6)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一览表
项目等级 | 项目名称 |
世界级 |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
国家级 | 长乐故事会(汨罗市抬阁故事会)、巴陵戏、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九龙舞共计5项 |
省级 | 华容夹叶点子、平江花灯戏、洞庭渔歌、平江民歌、柳毅传书传说、屈原传说、屈子祠祭屈大典、岳州扇制作工艺、十三村酱菜制作技艺等共9项 |
市级 | 临湘天狮舞、云山高腔、三棒鼓、湘阴、汨罗饮茶习俗、长乐甜酒制作工艺、民间龙舟打造技艺、酒粬制作技艺、长寿酱干、龟牛拳、打倡、楚鼓舞、平江皮影戏、长乐山歌、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兰花萝卜制作技艺、巴陵书画扇、金刚大练、幕阜拳(械、气功)、牛马归栏同过年、中华神膏等共2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