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之南丨获评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十八洞村有啥“看点”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 杨迅
顺着古朴平整的石板路拾级而上,一栋栋木屋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青山之间,萦绕的薄雾,为远处的苗寨平添了几份灵动的气息。走在湖南湘西州花垣县的十八洞村里,不时会遇到成群结队的旅行团游客,为冬日的乡村注入勃勃生机。
不久前,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了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中国有7个乡村入选,其中就包括十八洞村。“八山二田水,地无三尺平”的乡村,经过多年发展文旅,变化实实在在,村民们的日子也过得红火起来。
“获评联合国颁发的最佳旅游乡村,村里发展旅游的劲头更足了。”十八洞村驻村第一书记龙科介绍说,村里文旅发展有红色、古色、绿色三种底色,分别代表精准扶贫、苗族传统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让一座深山苗寨获评5A级景区,又登上了联合国的大舞台。
红色,为文旅发展铸魂。
曾经的十八洞村贫穷落后,在大山深处鲜为人知。“山高坡陡路难走”“有女莫嫁十八洞”等歌谣,一度是十八洞村的真实写照。
自“精准扶贫”重要理念提出以来,十八洞村踏上了脱贫攻坚之路,并于2016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八洞村场景。杨迅摄
走进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主题陈列馆,展厅里一幅幅图片,一组组数据,让人真切感受到十八洞村因地制宜脱贫致富的实际成效。讲解员介绍,经过多年发展,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23年的25456元,乡村振兴迎来幸福蝶变。
近年来,十八洞村围绕红色资源发展特色旅游,高质量打造新时代红色地标,通过布置精准扶贫展览、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开设红色党课等方式讲好脱贫故事。该村也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在十八洞村,记者遇到了吉首大学商学院开展党支部活动的师生,大三学生尹涛表示:“和之前在网上看到的资料和视频相比,感觉十八洞村变化挺大,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来这里开展红色研学,入脑入心,收获满满。”
古色,为文旅发展赋能。
十八洞村是典型的苗寨古村,90%以上的建筑为传统苗家建筑,苗族文化底蕴深厚,是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十八洞村依托原生态资源和苗族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苗绣的扇子、枕头和养生锤……走进十八洞村的苗绣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苗绣手工艺品,令人目不暇接。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石顺莲表示,随着文旅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到十八洞村,他们对苗绣手工艺品很感兴趣,购买前也会进行询问。“苗绣上为什么绣了4只蝴蝶?”“蝴蝶是苗族的图腾,象征福在眼前,四方来财。”“扇子上的图案为什么有鸟有花?”“鸟叫了,花就开了,寓意花鸟呈祥”……
十八洞村的苗绣乡村振兴示范基地。杨迅摄
通过与外国游客的交流,石顺莲和绣娘们也在传播中国的历史文化。仅2023年,村里的苗绣企业就实现产值达50万元。如今,苗绣作品已作为礼品,出口到德国、奥地利、马来西亚等国。展望未来,石顺莲表示,她所在的合作社也在带动附近的马鞍村一起致富,希望新年有更多附近村落的妇女加入苗绣工艺品的制作,让苗绣被更多外国游客所熟知和喜爱。
绿色,为文旅发展添彩。
十八洞村地处武陵山区,山清水秀,注重生态环保,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成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近年来,十八洞村制定了村庄发展规划,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方式,并以垃圾分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持续改善和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吸引八方来客,乡村旅游越来越火爆。
在十八洞景区,一系列环保设施为“无废景区”的创建提供了有力保障。生态停车场、生态游步道等设施的建设,提升了游客的游览体验,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景区增加了保洁清扫频次,采用节水、循环用水等方式减少污水排放量。
“以前,村里猪粪牛粪满地都是,到处搭满了奇形怪状的屋棚棚,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十八洞村养蜂大户龙先兰说,“现在环境变化很大,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收拾得漂亮整洁,全村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大大提升。”
文旅发展红火,村民的精气神也更足了。
“看看我们的南瓜,刚从地里摘出来的,不甜不要钱” “我手里这款土蜂蜜,产自当地,经过试吃,味道很好……”夜幕降临,十八洞村的直播带货开始了,直播间就设在村支部。记者在现场看到,长凳上坐了一排村民,眼神中满是期盼,身旁是自己带来的各种农副产品,包括腊肉、土鸡蛋、蔬果……
十八洞村直播带货现场。杨迅摄
农产品怎么走出大山?这是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施康在探索的题目。2019年底,大学毕业不久的施康回到十八洞村,开始定期在网络上开直播,讲述十八洞村的故事,开展带货帮助村民们将山货卖出去。2021年起,施康开始组建直播团队,今年带货的总销售额已经超过100万元。施康说:“文旅发展让我们的日子过得红火,越来越多国内外的游客来到十八洞村,我们的特产走向了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国外。”
游客来到村里旅游,住宿是重要的环节。走进十八洞村的阿雅民宿,老板杨正邦笑呵呵地和游客介绍村里的景点。他表示,民宿分为两层。楼上客房,楼下农家乐,除了提供餐饮,还有稻花鱼、苞谷酸等特色小吃和腊肉腊肠等土特产品,客人觉得好,会进行回购。民宿加上农家乐,一年能入账20多万。“新的一年,民宿运营将和当地的文化理念更加深度融合,希望更多人能到十八洞村走走看看。”
如今,文旅产业已是村里的支柱产业,让村民的钱包鼓起了起来。龙科介绍说,每个月都有国际友人前来,看看十八洞村的发展成果,学习脱贫攻坚经验,感受苗族非遗。十八洞村也开始拍摄纪录片、宣传片等,向世界进行推介。
新年在即,展望未来,龙科表示:“我们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农旅、文旅融合发展,在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领域不断发展,带动周边的乡村振兴。”
总策划:吴齐强
本期统筹:颜珂
文字作者:杨迅
出品: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
投稿邮箱:rmrbkhdhnp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