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擦亮“经典红色”名片 走好“红色旅游+”道路

来源:人民网2023-04-28
浏览量:1|| | ||

“五一”假期将至,红色景区湘潭韶山持续火爆,众多游客来到这片红色热土,聆听一段红色故事,追寻伟人当年成长的足迹,欣赏一场红色演艺,然后汲取奋进的力量。    

湘潭山连衡岳、水接潇湘,素有“湘中明珠”““湘莲之乡”等美誉。全域位于长株潭都市圈核心,人文底蕴深厚。山水灵秀、历史悠久,是湖湘文化发祥地,诞生了毛泽东、罗亦农、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近年来,韶山突出红培+文化旅游,红培+研学旅行、红培+休闲农业,红培+韶旅文创,创新实施“红色教育培训+”发展模式,推进红色培训与红色旅游、乡村振兴等产业之间的深度融合,“经典红色”名片已深入人心。

彭德怀故居。湘潭县委宣传部供图

夯实红色教育阵地 赓续红色血脉

“纪念馆近三年游客接待总量超300万人次,其中党史学习教育期间,接待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团队1255批、共60542人。”彭德怀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红色研学是湘潭文旅产业的特色项目之一,彭德怀故里乌石镇因“红”而火,带热“三十六坊”乡村研学旅游基地。与此同时,在服务红培教育上出新意,推出沉浸式红色课程,以歌舞、评弹、演讲、朗诵、情景剧等形式讲述红色故事。

而今年,在韶山红色旅游的版图上,则新添了一抹亮丽的军绿色。

“今年试营业的军博园,突出“研学旅”需求为重点,推出适合学生军训,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活动。”工作人员介绍,学生们可以现场观摩枪械拆装,体验模拟枪炮射击、真人CS巷战、军事训练等,接受一场难忘的国防军事教育。

近年来,湘潭聚焦党性教育、红培产业、研学旅行三个重点,打磨一批红色课程,培育一批红色民宿,出品一批红色味道。已建成韶山营地等沉浸式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7个,开展“韶山下的思政课”“青春不负 强国有我”全国青少年红色研学韶山行等活动,每年吸引超过数十万青少年来韶开展研学。

最忆韶山冲演出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打造红旅文创品牌 多维推动文旅融合

品韶山红,忆伟人情。阅者即悦,饮者心喜。韶山红茶文化品牌,依托伟人故里红色文化为基础,借力茶专家刘仲华院士团队,构建集茶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研发和红旅+文旅+茶旅融合一体化的全新产业链,构建具有影响力红色旅游名片。

以旅兴文,以文促旅,当地文旅产业日渐“火热”起来。

无独有偶,不仅有茶旅+文旅的红旅文创品牌打造,近年来,韶旅文创以韶山本土文化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地域文化、旅游文化、历史文化、企业文化,深入研究挖掘韶山本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匠心设计韶山文化创意产品开创出集红色纪念艺术品现货、门店专柜、线上商城、及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如今,“韶山魂”“韶山福寿面”等精品文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为韶旅文创带来1000万以上的收入。

近些年,湘潭开发一批红色文创,打造一批红色演艺等新业态。充分利用5G、VR、AR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动红色文化活态化、场景化,增强游客互动性、参与度。采取红色+线上线下的新模式,推进韶山客流资源转化经济效益。

同时,推进“湘赣边”红色文旅串联成线,做优韶山-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专线,促进红色旅游区域合作交流不断升级。高标准、高水平举办2022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和湘潭市首届旅游发展大会、“薪火传承·中国健康跑”等重大活动和体育赛事,进一步提高红色教育、红色旅游、红色体育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的品牌影响力。

团结村的春日美景。陈智星摄

用活红色资源 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

“自从我们团结村成为网红打卡地之后,村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收入增加了,特色农产品销量也起来了。”排头乡党委书记周杏安介绍。

团结村位于湘潭县排头乡西北部,距彭德怀故居7公里,韶茶干线穿村而过。

乡村旅游火了,农家也乐了。

依托旅游,当地不仅做起了农家餐饮,也顺带拉动了农副产品的消费和销售。村民大面积种植紫苏、辣椒、花卉等,推广“莲鱼模式”。排头乡双联村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展辣椒规模化种植,通过几年的发展,面积将近1500亩。

把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将红色文化、乡村文化融入旅游业的发展中,因地制宜推动旅游产品融合,形成“红色主题”“乡村景观”“研学教育”三大文旅融合产品体系,排头乡将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走上了一条看红色印迹、品湖湘文化、赏乡间美景的特色发展之路。

不仅是在排头乡,如今湘潭已建成全市33个行政村创成国省乡村旅游重点乡(村)7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个,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119万人次,带动近60%农业增收致富。

接下来,湘潭将打造以韶山为代表的经典”红色名片”战略布局,积极融入长株潭都市圈,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优化伟人故里“红三角”区域合作,深化“湘赣红”联盟,构建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精品城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