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深化改革,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网2022-10-07
浏览量:1|| | ||

原标题:深化改革,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实地考察学校,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度访谈相关人员,开展问卷调查……9月下旬,省教育厅委托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价研究团队,赴全省28个市县和高校进行教育评价改革试点实地调研考察,以此进一步推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10年来,我省以破解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从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迈进。

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

走进红色场馆,听过去的故事;深入田间地头,感受劳动的艰辛;参加实践活动,体会知行合一……今年国庆假期,我省中小学生的生活格外多姿多彩。

我省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我和我的祖国》点燃爱国激情,《追梦》播撒科技创新的种子,《我们的劳动之旅》让学生爱上劳动……我省在全国首创“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立足湖南辐射全国,累计学习人次超过12亿,如同一束光,照亮千万孩子的梦想。

高扬“为时代育新人”主题,推进“三全育人”试点省建设,重磅发布《“三全育人”湖南共识》,贡献湖南方案;启动思政课“金课”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新时代劳动教育、体育美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全面推进,其中长沙市、湘潭市雨湖区、益阳市赫山区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2021年出台教育评价改革方案并入选教育部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省,坚决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引导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

我省以一系列改革举措,书写了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优秀答卷。

建强教师队伍,实现量质齐升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招不到、留不住、教不好”是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10余年来,我省创造性地构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培养补充机制,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累计为全省乡村学校输送3.99万名毕业生,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公费师范生培养省份。

如何让教师“安心从教”“以教为荣”,我省逐年推进教师待遇提升与落实,着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实现了乡村教师人才津贴政策全覆盖,全省每年投入资金11亿多元,为25万余名乡村教师发放人才津贴。

职称、编制涉及教师切身利益。我省改革职称评审制度,突出教学科研成果贡献度考核,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建立全省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2020年建立资深乡村教师直接评聘职称制度,两年来共评聘59名基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为教师及时入编提供根本保障,统一城乡编制标准,明确编制配备向农村边远地区适当倾斜。

我省不断纵深推进教师队伍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实现量质齐升,优秀人才争相从教、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经验获得“第五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

聚焦群众关切,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省聚焦群众关切,大力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以改革之力,我省推进城乡教育不断缩小差距、优质均衡发展。建在原贫困地区的101所芙蓉学校,于2021年9月份秋季开学季全部投入使用,新增优质学位14.6万个。“学校大又美,有舞蹈室、美术室、音乐厅,每天上学可开心了。”汝城县沙洲芙蓉学校六年级学生朱子优开心地说。

2020年我省全面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022年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湘潭市岳塘区,岳阳市云溪区,郴州市资兴市5地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迈上义务教育发展新征程。

让教育回归校园主阵地!我省将“双减”作为省委、省政府“一号工程”,向校外培训机构“亮剑”——截至目前,全省线上、线下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分别为100%、81.6%;校内教育减负提质——义务教育学校的课后服务覆盖率、出台作业公示制度占比、作业时间达标率均为100%。“如今孩子不需要奔波校外培训机构,在学校学得好又省心。”长沙市民刘毅说。

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改革,免试就近入学和“公民同招”政策全面落实,“择校热”大幅降温;将提高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占比列入2022年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截至今年9月,全省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提高至95.76%;不断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2022年本科共录取新生23.5万余人,比上年增长13.9%……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

湖南,正以改革之力,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记者 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