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以省会之强带动全省之强

来源:人民网2022-10-05
浏览量:1|| | ||

原标题:以省会之强带动全省之强

国庆假期,位于韶山的长沙雨花经开区韶山智能制造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正在开足马力生产。

“订单排满了,计划扩建二期项目。”三匠人科技董事长吴震波告诉记者,长沙雨花经开区携手韶山高新区打造“飞地”园区,企业入驻后,成本降了,市场更宽广。

“总部在雨花,配套在株潭。”雨花经开区负责人介绍,园区之间采用税收分成等合作机制,实现利益共享、发展共赢。

思维变革、要素流动、产业协同,折射出长株潭从一体化到同城化的步步深入。

我省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以实施“强省会”战略引领长株潭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彰显新担当。

强功能、强产业、强平台,改革让长沙首位度节节攀升

省域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省会城市之间的竞争,是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之间的比拼。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和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贸易中心,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一带一部”首位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以5.6%的土地承载了全省15.1%的人口,拥有全省57%以上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7%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45%以上的高等院校、60%的技术成果项目转移转化。

2021年11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历史性地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把支持省会城市做大做强上升到重大改革战略层面,在湖南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强化工作推进、协调调度、政策保障和考核考评4大机制。《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1+13”政策体系、38项重点考核指标……推动全省上下同心抓落实。

强功能是“强省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长沙电网进入“特高压时代”,地铁驶入“网络化时代”,机场迈进“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高铁迎来“双核驱动时代”,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长沙深度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推进湘赣边区和西部陆海经济合作共赢……朝着打造国家中心城市迈出了重要步伐。

强产业是“强省会”的有力支撑。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汽车……长沙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动能澎湃。今年前8个月,长沙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增速在中部六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一。今年前9个月,长沙市新引进百亿级项目4个、50亿级项目6个,“三类500强”纷至沓来。

强平台是“强省会”的重要载体。今年6月,优化湖南湘江新区管理体制动员大会召开。建区7年来,抬高发展坐标,冲刺“二次”腾飞,吹响激昂号角。自贸区长沙片区累计形成制度创新成果80项,33项入选省级首批制度创新成果,成功获评“2022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十佳园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黄花综合保税区、金霞保税物流中心、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等蹄疾步稳……长沙抢抓机遇,紧密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开放平台和能级持续增强。

2021年,长沙的GDP、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零、进出口总额分别占全省的28.8%、36.6%、27.5%、46.4%。长沙经济的首位度和贡献率节节攀升,奋力以省会精彩为全省添彩。

从“手拉手”到“心连心”,创新让都市圈“极核”凸显

长沙市天心区暮云片区的湘江之滨,这里是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的核心地带。暮坪湘江特大桥正紧锣密鼓建设。

暮坪湘江特大桥是促进长株潭都市圈发展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对促进长株潭融城核心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长株潭都市圈,打造核心增长极,湖南一直在努力。

多年来,三市在规划同图、设施同网、产业同兴等方面下功夫,实施建设三十大标志性工程,真金白银大手笔!

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新要求。

今年,长株潭都市圈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成为国家批复的第四个都市圈。

国之战略,湖南福音。

《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6年)》印发,长株潭都市圈面积1.89万平方公里土地,担当起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挺起中部脊梁的更大使命。

渝厦高铁益长段运行,长沙地铁6号线运营,宁韶、江杉高速加速建设,“半小时交通圈”加速构筑,正在催生“半小时经济圈”。

三一重工把核心业务板块石油装备从北京转移至株洲,加快在韶山建设叶片生产的“灯塔工厂”,“千亿级”产业生态链蓄势待发。长沙经开区汨罗飞地园招商来势喜人,三一汨罗PC装备项目开建。

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实验室、芙蓉实验室建设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三市共同守护“绿心”,规划建设绿心中央公园。

更多市民享受到同城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127种电子证照在长株潭业务场景中互信互认;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初步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长株潭三市全面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

今年上半年,长株潭都市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60亿元,占全省比重达39.5%。长沙“极核”作用凸显,经济首位度达29.3%,经济增速并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一。(记者 张颐佳 孟姣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