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大规模实施,让一批老建筑、老小区走向新生。
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和南湖路交界处以北,沿着宽约6米的钟馗庙巷进去,老旧小区改造给这里带来新变化。改造涉及工农村小区、天心区政府宿舍、刑警之家、南建公寓等7个小区14栋居民楼,惠及1100多户居民。
清明小长假,记者来到这里,只见不少边角地、插花地整理成了停车场,过去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坦宽敞,小广场增加了休闲长椅和健身设备。向东南社区党委书记邹宇红告诉记者,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大幅提升居住品质,加快基层治理创新,打造一个干净整洁、富有文化底蕴的新社区。
“改哪里”“怎么改”,居民参与更主动
向东南社区属于老城区,公共设施陈旧,群众改造意愿强烈。
老旧小区改造,基础类应改尽改,完善类、提升类则因地制宜。社区以现场座谈会形式,广泛召集楼栋组长、居民代表,就小区改造问题开展大讨论,共商建设方案。现场共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涵盖路面、路灯、下水道、停车位、晒衣架、单车棚等项目。
增设晒衣架虽是小事,在刑警之家小区却引发了一番争论。小区居民黄援农介绍,在一楼的院落里布设晒衣架,阳光充足,有的居民举双手赞成,有的居民认为不美观。广泛听取意见后,晒衣架还是要装,只是位置“往里挪了挪”。
“改哪里”“怎么改”,居民参与更主动。安装健身器材的提议,最后被民意否决了。黄援农说,刑警之家小区院落太小,确实找不到合适的场地。
为了更深入了解居民的改造意见,社区在每个楼栋选取5至7位居民作为代表,成立自治小组。他们既是“广播员”,把老旧小区改造的政策“送”到每家每户;又是“设计师”,收集自己所在小区的民意后,深度参与到改造方案中来;还是“劝导员”,发现项目施工有不文明行为或质量问题,马上联系社区解决。
加装电梯的工程量不大,沟通协调却很复杂。混凝土井道、钢结构井道、平层入户、错层入户……低层住户是否同意加装,更是焦点和难点所在。
在天心区政府宿舍,负责加装电梯牵头工作的小区居民王俊威说,70户居民中有56户表态参加,其他一二楼住户不表示反对,加装电梯就定了下来。记者4月4日在现场看到,5个单元的钢结构井道已经竖了起来,工程进度正在加快。
“面子”“里子”兼顾,提升居民幸福感
钟馗庙巷沿线,多为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开放式小区,以5至8层砌体结构建筑为主。一直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加上居民违章搭建,“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
老旧小区改造,为系统性解决问题找到了切入口。
南建公寓内有不少临时搭建的房子,社区和自治小组一起做工作,共拆除违章建筑9处,为小区新增停车位5个、新增一批晒衣架。刑警之家小区和天心区政府宿舍,不少老人反映出行不便,两个小区共同商量,相继启动了电梯加装。
地上地下都重视,“面子”“里子”一起改。老旧小区改造于2020年全面启动,小区道路、楼道立面、照明设施等焕然一新;改造也重视屋顶漏水、地面破损、管网疏通等“里子”工程。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大拆大建,而是通过微改造,精细提升社区居住品质。工农村小区此次下足“绣花功夫”,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停车难问题。一方面,小区居民杨泽明牵头,在社区指导下成立停车自治小组,对有停车需求的30多户居民,按每户一次性缴纳700元(即两年停车费)的标准,集资购买电子道闸系统,规范管理。另一方面,通过路面改造和院落整理,划出40多个车位。
向东南社区党委书记邹宇红介绍,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房屋和环境的翻新,还实现了居民自治“软件”同步升级。以党建为引领,社区成立了电梯运营、停车等多个居民自治小组,推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目前,结合钟馗庙巷历史文脉以及“里仁为美·和向东南”主题,一个唤起居民记忆、提升幸福感的新社区“呼之欲出”。(记者 陈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