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苗寨”游兴浓

来源:人民网2021-04-06
浏览量:1|| | ||

开栏的话

继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我们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为充分展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激励三湘儿女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从今天起,湖南日报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栏目,聚焦个人、家庭、企业、社区、乡村、县域等微观典型,生动展示人们身边和眼中的显著变化,形象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春天的凤凰县竹山村田畴初绿、青山妩媚。

清晨,推开“竹山乡居”民宿窗户,春雨趁机飘了进来;大山尚在静默,鸟儿已经醒来,婉转的歌声划破了清晨的浓雾;勤劳的村民开始劳作,不负一天春光。

竹山村是苗族聚居村,距凤凰县城约30公里,曾被大山深锁,成了深度贫困村。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竹山村利用保存完好的苗族建筑和民俗文化,发展旅游产业,沉睡的“宝藏”绽放光彩。竹山村整村脱贫出列,村民收入节节高升。

4月4日,记者来到竹山村,感受这个昔日贫困村脱贫后,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村落变景区,脱贫奔小康

吃完早饭,休息一小会儿。村民吴国安脱下夹克,穿上蓑衣,戴上斗笠,从牛栏里牵出自己的“老伙计”——一头黄牛,来到景区表演农耕文化犁田。

在田里摆好造型,时不时挥一挥手中的鞭子,每天工作约5个小时,吴国安每个月就能收获2000元工资,一同犁田的黄牛也“领”4000元年薪。

从贵州来的游客谭欣欣将这一场景拍照发到微信朋友圈里,几分钟时间便收获了27个点赞。

“这头黄牛,已成了‘网红牛’。”吴国安说,农耕文化犁田表演是游客来竹山村必看的特色项目,几乎每个游客的手机里都留有这头黄牛的照片。

忽然,村口传来的阵阵笑声和打闹声,吸引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喝、喝、喝!”村口,一群从益阳市组团来竹山村的游客被“拦”在了门外。伴随着苗族歌声,游客端起大碗“苞谷烧”,与村民一同载歌载舞,拦门对歌,笑声不断。

跟随“网红”导游——村民龙炳妹的脚步在村子里行走,她一会教游客说苗语,一会客串一下“农耕小戏”的舞蹈演员,质朴又鲜活的讲解,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无边界泳池、半坡部落、竹山民居……,整个村落都成了景区,村民成了员工,每月有固定收入,小康生活触手可及。”龙炳妹说,她每月做导游出全勤有2800元。

传统民俗农活,为小康加油

“娶媳妇啰!”下午2时30分,一阵锣鼓声由远及近。来到村里的石板小路上,一个抬轿迎亲的队伍迎面而来。

“今天给大家表演苗族娶亲,轿上坐的是我家‘妹妹’,哪位客人愿做新郎?”队伍中,打头的汉子声音洪亮。“我来、我来……”众多男游客跃跃欲试。

被选中的游客热血沸腾,不顾家人的笑骂,披红戴花,过足了瘾。没选中的游客,也不生气,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和喝彩声。

顺着石板路前行,便来到了老竹寨“半坡部落”, 像是来到一座行走的非遗“超市”,织布坊、豆腐坊、晒谷坪、银器坊、一湾清浅的水田……苗家人的生活场景变成了一个个旅游体验项目。犁田、舂米、纺纱、染布、织衣,土气朴拙的传统农活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

86岁的老人石香莲的家就在“半坡部落”中,她织布70年,怎么也想不到:现在同样是在家里“打花边”,只是换作展示给游客看,每个月就能领工资2000元。

村民吴信胖“炫耀”:“以前在家里编织草鞋没有人要,现在游客来了,一双能卖20元!”

乡村旅游旺,幸福向前冲

傍晚,记者踏进村民隆求选家的“凤栖苑”。

“不好意思啊,今晚没房了。”正在院子里摘菜的隆求选以为记者前来订房,笑着打招呼,“清明节期间的房子都预定完了。”清明节假期,隆求选一家预计可收入3000余元。

重庆游客林瑶和男朋友入住隆求选家其中一间民宿。“主人好客,房子干净,舒适又满意。”林瑶说,她和男朋友趁清明假期出游,在抖音上刷出了竹山村,一副“网红”气质,不虚此行。

2019年7月,竹山村引进凤凰旅投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开发竹山乡村旅游,引导村民将自家多余的房间腾出来做民宿,将村里44栋临崖安置房打造成“竹山乡居”高端民宿,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吃过晚饭,“竹山花开”演艺准时上演。龙炳妹、吴国安、吴显字等村民又纷纷换上戏装,当起了演员。演出一场,每人可收入50元。

晚上9时,临崖无边界泳池波光梦幻,没玩够的游客还在水中嬉戏,开启手机直播,秀野趣、秀浪漫。依山而建的民宿灯火明亮,窗外细雨飘洒、沱江流淌。(记者 奉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