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半条被子”传佳话 干群同心谱新篇

来源:人民网2019-05-08
浏览量:1|| | ||

4月18日,依山傍水的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本版照片均为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 摄

4月11日上午,来自郴州市的中学生在沙洲村参观学习。

4月13日,沙洲村徐解秀故居,徐解秀老人的小儿子朱中雄为小朋友们作讲解。

一个小小的故事,彰显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历经岁月磨洗而愈加光彩。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汝城沙洲,因“半条被子”的故事而备受瞩目。军民鱼水情,干群一家亲。4月底,记者来到革命老区汝城,看“半条被子”精神的不断传承、延续、演绎。

1 兑现60多年前的“借据”,佐证军民鱼水情深

走过一条平坦的柏油路,眼前出现一片白墙灰瓦的建筑,抵达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村部的“红军长征过汝城专题陈列”,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

展厅一隅,一张“借据”的图片,引来很多人凝神观看。“这是共产党和群众鱼水情深的佐证。”汝城县委党史办的退休专家陈宝来感慨。

原件保存在汝城县档案馆的借据,已经破损发黄,字迹却依然清晰:“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壹百零伍担,生猪叁头重量伍百零叁斤,鸡壹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此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具借人叶祖令,公元一九三四年冬”。叶祖令的名字下方,盖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印章。

1996年暮春的一天,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村民胡运海,准备砌一个新灶。随着铁铲的不断落下,他发现墙上有一个洞,洞里有一个黑黑的东西。慢慢取出一看,原来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后,里面竟是一张发黄的毛边纸,边缘部分已经被蛀虫噬掉。待他小心翼翼将纸铺开时,看到写了几行工整的毛笔字。

胡运海将此事报告村干部,村干部立即通过县人大代表朱翠娇上报县人武部、民政局,给中央、省、市民政部门去信。不久,便收到了回音:“据査实,写借据的叶祖令同志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司务长,于1934年12月在长征路上作战时英勇牺牲,时年28岁……”

据陈宝来讲述,1934年11月6日,红军长征先遣部队到达汝城延寿,当地瑶民不明真相,急忙赶着鸡鸭牛猪,扛着稻谷,向偏僻无人的山谷逃去。

为了消除群众的疑虑,红军在村宗祠、学校旁自扎草棚,并严令各连队不得在农户家借宿,更不得私拿农户的一钱一物。

瑶民慢慢了解了红军部队,东躲西藏的群众陆续回到村寨里。几天来一直关注着红军的胡四德,与叶祖令有过短暂接触,得知红军严重缺粮,有的红军战士几天几夜没进食,心生怜悯。当天晚上便召来族人,商讨如何帮助红军筹集粮食。

第二天下午,在胡四德带领下,村民从附近一个收藏粮食的岩洞里,挑来105担稻谷及3头生猪、12只鸡,送到叶祖令手中。

“村子里共有200多口人,当时一人一年的口粮只有100多斤,105担稻谷几乎是全村人半年的口粮。”陈宝来说。

被淳朴百姓感动的叶祖令,提起毛笔写了借据,并在落款处盖上了自己的印章,郑重交给胡四德。

胡四德担心国民党军队发现借据后报复,便将借据装进一个铁烟盒里藏起来,未向外人透露半点风声,甚至连自己的儿子、孙子都没有告知。

时光流转,到胡四德的孙子胡运海发现这张借据时,它已在墙洞里藏了62年。

上级党政军领导得知后,决定如数兑现,按时价折款,由汝城县政府向胡四德的唯一继承人胡运海归还1.5万元。40多岁的胡运海接过兑现款,感到沉甸甸的。虽然他家里就一间房子,是灶连床、床连灶,但他慷慨将其中的1万元捐献给村里新建学校。

2013年夏天,陈宝来又在汝城县三江口瑶族镇谭春良、张海香夫妇家,发现了解放军剿匪时的借物票据。“借物票据共有23张,多的借稻谷60余担,少的借大米3斤、5斤。”陈宝来说。

1950年2月,解放军一个营进驻汝城剿匪,历时近两年,进行大小战斗200多次,将土匪基本肃清。剿匪期间,时任东岭八坵田保长的谭贤璋积极发动乡亲,共为解放军筹粮6000多斤,解放军一一立下借据,由谭贤璋统一保管。

据谭贤璋的孙媳张海香回忆,2002年爷爷去世前,将用土纸包着的借物票据交给她与丈夫谭春良。2014年7月29日,汝城县政府将捐赠证书及6.6万元兑现款送到谭春良手中,兑现了64年前的借据。谭春良夫妇也将部分钱捐给村里兴办教育。

陈宝来说,贫苦群众勒紧裤带支持红军、解放军,党委政府信守承诺兑现借据,与“半条被子”的故事如出一辙,是军民鱼水情深的见证。

2 徐解秀后人当讲解员,把“半条被子”的故事讲给游客听

从沙洲村村部,步行几百米,来到一片湘南风格的古民居。其中一栋面阔三开间的砖木结构楼房,已有298年历史。青砖外墙上,不少地方被风雨侵蚀,显示着时间的痕迹。

古朴厚重的木门上,一副鲜红的对联格外醒目:半条被子鱼水情深,一间旧居风雨同舟。“半条被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栋房子里——徐解秀故居。

跨入门内,略显昏暗的堂屋里,简单陈设一如几十年前。屋顶横梁上,一双春燕正在啄泥筑巢。靠墙摆着一个玻璃展柜,里面展示的是一床被子,上面印的牡丹花还很鲜艳。这是上世纪80年代邓颖超等15名老红军听闻“半条被子”的故事后赠给徐解秀的被子。

展柜旁,坐着一位驼背的老人,名叫朱中雄,是徐解秀的小儿子,今年81岁。

朱中雄多年前就搬迁到新房子里,但他每天都会来到这栋祖居的老屋,“展柜上的灰尘,地面的垃圾,屋角的蜘蛛网,都需要打扫,要不然外人来看了不雅观。”

不少游客来到徐解秀故居,都会好奇:“那半条被子呢?”老人颤巍巍起身,拿起一根竹棍,指着墙上的介绍词说:“三位女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被敌人清乡队搜出烧毁了。”

他的孙女朱文萍、侄孙女朱淑华,是村里红色景区的讲解员,她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发生在这里的红色历史故事讲给游客听。

4月25日上午11时30分许,朱淑华就带着一个团队来到徐解秀故居参观。

“这是一张南竹钉成的床,80多年前一个深秋的冷雨夜,三位女红军和我曾祖母、我爷爷就是横躺在这张床上,我爷爷当时才一岁多……”31岁的朱淑华,讲起自己家里的故事,格外熟悉流畅,脸上露出自豪的神色。

大部分沙洲村村民,以前都以外出务工为生。朱文萍原来就在深圳打工,每月工资4000多元。

2017年底,朱文萍回到沙洲村过年,村里已经建成了红色景区。回家的那天,因为公路重修时改了位置,她差点没找到家。村里的巨大变化,让她看到了发展的前景,于是留在老家。2018年7月,景区招聘讲解员,朱文萍、朱淑华一起报名,同时被录用。

沙洲村红色旅游日渐红火,今年“五一”假期,每天2000多人来到村里参观,朱文萍、朱淑华每天有半天时间在徐解秀故居为游客免费讲解。4天下来,朱文萍的嗓子都哑了,让她高兴的是,不少游客听了“半条被子”的故事,觉得深受教育,表示下次还要带朋友来参观。一些游客得知她们是徐解秀的曾孙女,都竖起大拇指:“你们来讲解,真是太合适了。”

“现在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虽然比在深圳打工时少,但我觉得这个工作很有意义。”朱文萍说,把发生在自己家的“半条被子”故事,讲给全国的游客听,很自豪、很光荣,会坚持讲下去。

3 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沙洲速度”建成红色景区

以前的沙洲村,闭塞破旧,贫穷落后。2018年之前,全村142户516人,有32户98人属于贫困户。

为了将沙洲村的红色资源转化为脱贫优势,2017年,沙洲红色景区项目指挥部、汝城县委驻沙洲村帮扶工作队与村支两委拉开沙洲村红色旅游景区建设的序幕,以“半条被子”的精神,建设美丽新沙洲。

旅游公路、游客服务中心、“半条被子的温暖——红军长征过汝城专题”陈列室、房屋立面改造等30多个项目,仅用8个多月时间全部完工,创造了项目建设的“沙洲速度”。如今的沙洲村,成为全国旅游扶贫示范村和全国知名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与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征地拆迁、项目协调、安全管理……景区建设过程中,汝城县文明瑶族乡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叶涛带领项目指挥部6个人,就像“钉子”一样,“钉”在工地上,几乎每天都到凌晨才睡,全年休假时间不到10天。

景区建设启动后,项目指挥部用一个月时间深入群众,统一大家的思想。“我们问了两个问题:景区为谁而建?建成后谁最受益?”叶涛说,能创造“沙洲速度”,是因为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支持。

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要迁走126座坟,通过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12天内就全部迁完。建设广场时,拆了5户人家的现有住房。拆迁户朱建平家的新房子还在建,为了配合工程建设,他们全家找块空地搭个简易的棚子,住了三四个月。

“老百姓不能骗,不能搪塞。”叶涛说,当时迁坟的补偿款还没到位,但是承诺补给老百姓的钱不能拖欠,项目指挥部的人没有任何犹豫,从自己口袋掏钱垫付。

在叶涛看来,工作要得到群众支持,最关键的一条是与群众交心,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前想到他们的难处。比如拆迁前,就要考虑他们住哪里,考虑补偿款离他们实际建房有没有差距,工作做到位了,群众自然看在眼里。

景区建设期间,端午、中秋、国庆几个假期及平常周末,项目指挥部几个人都坚守在工地。假期里,他们的老婆孩子也来到工地团聚。当摆摊的村民看到跟在叶涛屁股后的孩子,不约而同抓起东西往孩子怀里塞。

如今,叶涛一个星期没去村里,就会有村民问:“你是不是调走了?”

随着沙洲村成为3A红色旅游景区,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因地制宜成立旅游公司,多次组织村民参加厨师培训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乡村旅游培训班,开展技能培训。

吃上“旅游饭”,日子更红火。去年底,沙洲村98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2万元。(记者 李国斌 白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