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7-09-03

回顾岳阳国有工业企业改制

来源:市经信委 综合与法规科2016-08-11
浏览量:1|| | ||

岳阳市原有市本级直属国有工业企业28家,职工近3万人,归口市经委管理。从1998年对第一家国企岳阳市针织印染总厂实施改制到2011年对最后一家国企岳阳市机床厂改制完毕,共历时13年。笔者全程参与了这场改制。这段经历,终身难忘。

岳阳市属工业企业均系计划经济年代所建立,过去曾是全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岳阳市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自从上世纪90 年代我们国家进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原企业体制机制的种种不适应日益突出。到了1996年前后,企业陷入了严重困境。三分之二以上的企业严重亏损,生产经营难以为继。半数以上的企业因负债累累而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濒临破产。很多企业发不出工资,企业被迫采取“减人增效”措施,导致大批职工下岗。据199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市直28家工业企业的下岗人数达11490人,占职工总数的40%。企业人才严重流失。例如,原湖南汨罗纺织印染总厂是市属最大的一家国企、国家大一档二型企业,曾拥有职工5000多人,工程技术人员200多人。改制前笔者曾到该企业做过调查,发现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人数已不足百人,最高学历为大专,连一名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都没有了。综上所述,当时的市属国有企业,犹如风雨飘摇中千疮百孔的一艘大船,除了改制,别无出路。

企业改制,是一场伤筋动骨的社会革命,其牵涉面广,情况复杂,矛盾突出,步履艰难。具体来说,我们闯过了“四大难关”:

一是思想疏导关。改制成功的关键,是要取得广大职工的认同和支持,但是,职工在长期的计划经济年代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可谓根深蒂固,他们把国有企业当成了自己的家和终生的依靠,要他们面对“关门走人”的选择,谈何容易?因此,要顺利推进改制,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做好广大职工的思想工作。为此,我们对每一个改制企业都抽调大批干部深入企业,把《改制宣传提纲》发放到每个职工手中,不厌其烦地进行释疑解惑,向他们反复宣讲企业改制的必要性和国家的改制政策,并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个职工的思想工作。

二是资金筹措关。为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我们采取了从多种途径筹集改制资金,如破产卸债、变现资产、招商改制,财政兜底,等等。据统计,我们对市属28家工业企业,通过按政策和法律规范破产,共化解企业债务20多亿元。通过变现企业资产,共筹集资金3.8亿元。市起重电磁铁厂、电机厂、汨纺、制药一厂、制药二厂、岳阳恒立、市氮肥厂、天润化工、岳阳机床厂等企业通过“招商改制”引进资金完成了企业改制工作。全市28家企业共花费改制资金近12亿元。

三是职工安置关。妥善安置职工是改制企业最大的难题。安置职工牵涉很广,它包括安置费的发放、退休职工安置、工伤病残人员安置、企业教师和军转干部安置、职工再就业、职工社保医保续接、职工住房问题、特困人员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每一项都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引起不良后果。这些问题,有的政策规定比较明确,有的政策规定不甚明确,有的甚至无法可依。例如,职工“无房户”问题,政策规定不明确,各地的做法不一,但职工要求强烈。我们积极建议市政府通过建经济适用房的办法,使3000多名无房职工解决了住房问题。

四是维护稳定关。改制企业矛盾、问题多,职工怨气大且居住集中,对于社会稳定来说,这里就像是“火药桶”。为确保改制企业的稳定,我们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了严格的维稳工作责任制,做到了“一个改制企业,一位党委委员挂帅,一批机关干部参与,一个班子负责,一抓到底”,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二是建立了维稳工作预警机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判各企业的不稳定因素和问题,立足于“抓小、抓早、抓了”,及时化解各种有可能影响稳定的矛盾和问题。三是建立了应急处置机制。对每个改制企业,都制定了维稳应急处置方案,一旦出现问题,能做到有条不紊地控制局势,妥善处置。由于我们的措施得当,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尽管在部分改制企业也出现过一些闹事的现象,但总的来说,没有出现恶性的群体性事件,没有出现恶性的刑事案件,没有出现上省赴京的越级上访事件,有力地维护了岳阳的大局稳定。

企业改制的全面完成,意义非同寻常。 首先,岳阳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全面实行了“两个置换”,即置换国有企业产权、置换国有企业职工身份。这种改革,和以往那些修修补补、“换汤不换药”的改革相比,更具有彻底性,也不会留下“后遗症”。其次,这场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岳阳市的经济结构调整。一批落后产能如小玻璃、小陶瓷、小印刷、小水泥、小氮肥等被彻底淘汰;一些优势产业通过改制民营后,实现了加快发展,如电磁铁、特种电机、医药、纺织等产业。以电磁产业为例,改制前仅有一家电磁铁厂,年产值不到5000万元。现在,全市电磁行业已拥有 30多 家企业,年产值达 20多亿元。改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市属工业现已全部实行了民营化,为经济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开辟了通途。再次,改制解脱了政府对原国有企业的无限责任,消除了大量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为岳阳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打下了基础。

(作者:岳阳市经委原党委书记  李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