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岳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岳阳市统计局2010-06-10
浏览量:1|| | ||

2006年,岳阳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强力推进“民本岳阳”九项工程,突出发展现代工业、现代航运物流业、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全市经济呈现增长加快、效益提升、运行平稳、后劲增强的势态。经济结构显著优化,招商引资来势强劲,城乡环境得到改善,居民生活逐步提高,社会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实现了第“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发展态势

经济增速持续走高。2006年,全市完成GDP733.85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创近9年来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4.86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350.99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247.99亿元,增长13.4%。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 14340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为18.4:47.8:33.8,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4和0.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6.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技术结构逐步提升。2006年,全市高新工业企业84家,实现增加值52.83亿元,增长35.4%,实现销售收入180.31亿元,增长57.0%,高新技术产品利税17.82亿元,增长29.5%,利润总额11.23亿元,增长25.3%。高新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7.2%,比上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

所有制结构得到改善。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67.33亿元,增长17.8%,占全市GDP的50.1%,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169.79亿元,增长26.3%,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3.3%;完成税收16.74亿元,增长19.5%,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3.9%。全市城乡个体工商企业78655户,实现营业收入39.99亿元;城乡私营企业6467户,实现营业收入43.28亿元。国企改革完成40家,其中工业20家,市直商业20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市直及中央省属单位经济实现增加值183.60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5.0%,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区街经济(楼区、云溪、君山、经济开发区、南湖风景区)实现增加值160.74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2.0%,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县域经济(6县市、屈原区)实现增加值389.5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53.0%,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

财税结构质量提高。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49.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一般预算收入28.8亿元,增长17.4%,其中税收收入16.86亿元,增长20.5%,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58.6%,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中,国税收入24.54亿元,增长24.2%,地税收入12.23亿元,增长9.8%。财政收入占GDP比重6.7%。财政总支出60.49亿元,增长25.4%。

景气指数处于景气区间: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指数一季度 123.93,二季度132.57 ,三季度 132.9,四季度140.55。企业家信心指数一季度136.76,二季度138.67 ,三季度 13403,四季度144.81。

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2.3,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102.0,其中城市101.3,农村102.7。

二、三次产业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协调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17.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结构比例为46.3:2.7:35.9:15.1。粮食、生猪、水产品仍然是三大主导产品。全市种植业总产值99.86亿元,增长4.1%。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09.97千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1.2%,粮食总产量304.15万吨,增长2.4%;油料播种面积87.88千公顷,增长4.5%,油料总产量14.12万吨,增长10.1%;棉花播种面积32.35千公顷,下降1.7%,棉花产量4.83万吨,增长5.3%;甘蔗播种面积1.63千公顷,产量9.99万吨,分别下降4.7%、5.8%;蔬菜播种面积92.89千公顷,产量48.93万吨,分别下降0.3%和增长2.0%;瓜果类播种面积14.04千公顷,总产量48.93万吨,增长6.6%。

全市牧业总产值77.47亿元,增长2.1%。其中出栏肉猪827.76万头,增长1.5%;出栏牛19.12万头 ,增长19.5%;出栏羊48.55万头,增长2.9%;肉类总产量63.63万吨,增长1.9%;禽蛋产量7.44万吨,下降2.8%。

全年实现渔业总产值32.58亿元,增长16.5%,水产品总产量40.42万吨,增长11.6%,淡水养殖面积77.71千公顷,增长2.6%。

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5.85亿元,在第一产业结构中占比不大,但从大林业范围统计,全年实现生态综合林业经济总产值60.3亿元,其中营林、林产品及竹木采伐产值8.5亿元,林业采掘、制造业产值49.40亿元,森林旅游及服务业产值2.4亿元。全市5大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00万元,五尖山升级为国家级AAA景区;林纸一体化进程加快,年内新建速生丰产林基地15.4万亩;全年共引进各类林业开发建设项目20多个,到位资金2.95亿元。

农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2006年,全市水稻优质率达到72.0%,棉花优质率92.0%,瓜果蔬菜优质率达到90.0%以上,名特优水产品放养面积达到58.4%以上,出栏生猪优质率达到79.3%;无公害农产品总认定面积达32万亩。

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提高。全市新增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43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51家,总数达到110家。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20亿元,实现增加值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21%。农民专业合作协会(组织)由去年的173家发展到253家,社(会)员达9.33万人,今年新增2.93万人。

工业和建筑业。

规模工业强势发展。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1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拉动GDP增长6.7个百分点;全市811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1.10亿元,增长 17.4%,拉动GDP增长6个百分点。一是县市区经济增量大。市直及中央省属规模工业增加值123.83亿元,增长6.0%,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45.7%;12个县、市、区规模工业增加值147.62亿元,增长29.1%,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54.45%,提高5.41个百分点。二是工业园区来势好。全市6大工业园区增加值42.89亿元,增长43.9%,其中汨罗循环经济工业园区9.27亿元,增长223.9%。三是非公经济增长快。全市非公有制规模工业增加值115.77亿元,增长35.1%。四是优势产业走势强。按产值绝对额排序,依次形成石油(59亿)、化工(56亿)、食品(52亿)、造纸(15亿)、纺织(14亿)、矿产建材(14亿)、机械(14亿)、电力(12亿)、废旧回收(11亿)、生物医药(5亿)等十大规模工业优势产业。五是经济效益有较大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14.14%,提高26.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3.31万元,增长24.6%,实现利税25.41亿元,下降4.7%.

工业主要产品增幅大。规模以上工业全年发电量82.3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3.2%;食用植物油38.61万吨,增长28.0%;配混饲料175.79万吨,增长11.5%;精制茶4.87万吨,增长6.8%;纸浆38.18万吨,增长4.2%;机制纸56.30万吨,增长7.9%;交流电动机337万千瓦,增长38.1%。但受能源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合成氨38.56万吨,下降24.8%;原油加工总量567.50万吨,下降4.0%;柴油219.06万吨,下降4.4%。

建筑业小幅上升。全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73.38亿元,比上年增长3.6%。

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

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31.32亿元,增长90.5%。交通运输业增长加快。全社会货物周转量670005万吨公里,增长34.5%;旅客周转量303381万人公里,下降2.9%;全市主要内河航运港口泊位数160个,增长46.8%,货物吞吐量2331万吨,增长51.0%。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8.00亿元,增长10.2%,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7亿元,增长15.3%;电信业务总量16.64亿元,增长9.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08.11万户,增长4.4%;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25.17万户,增长18.7%。

国内外贸易

消费品零售较快增长。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7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8.92亿元,增长14.4%,占总额的89.1%;餐饮业22.65亿元,增长15.7%。市级(不含县级及其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59.5亿元,增长16.2%,占64.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零售业零售额33.05亿元,增长17.5%,占零售总额的13.4%。

进出口总额继续攀升。全市进出口总额6.41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其中自营进口总额2.92亿美元,增长5.5%,自营出口0.81亿美元,增长89.0%,自营进口2.1亿美元,下降8.3%。

旅游开发逐渐升温。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人数9.6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1%;旅游创汇1680万美元,增长30.6%;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067万人次,增长24.8%,实现旅游总收入38.5亿元,增长23.4%。

金融和保险

年末金融系统(可比口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3亿元。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58亿元,增长21.7%;人身保险收入8.22亿元,增长20.0%。

房地产业。

全市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21.42亿元,增长9.2%。商品房期房销售面积29.67万平方米,增长68.7%,商品房现房销售面积60.18万平方米,下降43.0%,商品房竣工面积60.47万平方米,下降28.0%。

三、城乡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共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3.74亿元,增长21.6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55.26亿元,增长36.0%。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2.16亿元,增长100.8%;第二产业完成99.48亿元,增长25.5%,其中制造业增长最快,完成投资78.29亿元,增长38.25%;第三产业投资60.47亿元,下降45.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1.18亿元,增长7.9%。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全年共落实招商项目572个,其中新投产和新开工项目470个,完成投资68.6亿元;新签约项目102个,合同引资81.1亿元,到位资金2.3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项目44个,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到7219万美元,增长62.0%。

城市设施日臻完善。全市城区面积36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城市供水管道长度1200公里,城市供水总量17142万立方米;城市居民用水普及率达90%,城市居民用气普及率达91.0%。全市共有出租汽车1875辆,公共交通运营车辆820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8标台。市政设施中道路长度700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8.5平方米;排水管道密度每平方米4.04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0%。

工业废水治理效果显著。工业废水排放总量1.34亿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0%;市区污水处理率100.0%,污水综合处理率为61.5%。全市财政投入环境污染治理资金1090万元,比上年增加770万元;全年共排查企业478家,取缔关停严重污染企业21家,限期整改92家。全年共审批建设项目104个,环评“三同时”执行率达100.0%。

城市园林绿化逐步扩大。城市绿化覆盖面积5291公顷,园林绿地面积4476公顷,公共绿地面积70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8平方米;公园19个,公园面积382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86.9%。

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全年开工各类水利工程5.05万处,投入资金5.6亿元,完成土石方5498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7千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49.45千公顷;旱涝保收面积217.49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370.7万千瓦,增长1.2%;新建与改造县际及县到乡级公路150.0公里,建成通村公路1457.0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1.29万口,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面积230464平方米,达到了省八件实事规定目标。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年末全市共有自然环境保护区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0万公顷。全市森林面积达803万亩,比上年增长4.5%.年内共完成植树造林20万亩,其中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等重要生态工程造林17.2万亩。实现林木绿化率 39.6%,上升0.6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1395万立方米,增长6.5%,林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城镇化率达到43.0%。

四、文化事业

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全市共争取国家科技经费1400万元,共签定技术合同280个,合同成交金额9226.06亿元。取得各类科技成果22项,其中获市科技进步奖20项。启动实施科技攻关项目7个。全市拥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技术开发)研究中心,有5个省级工程技术(技术开发)研究中心,4个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和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9.4%,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为98.4%;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60.0%。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2006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10个,博物馆5个,公共图书馆7个,报业3种;全市无线广播人口覆盖率95.4%;广播综合覆盖人口512.25万人;全市电视人口覆盖率95.6%;电视综合覆盖人口513.78万人,比上年增加7.22万人。

卫生设施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7个,床位数1.09万张。中医院9个,门诊部6个,专科防治所(站)23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个,妇幼保健机构10个,卫生监督机构6个,乡镇卫生院166个。年末全市卫生工作人员1.58万人。全市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5536人,注册护士3189人。

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年末全市体育场地51个,其中体育场28个,体育馆9座,参加全省比赛获奖81人次。

五、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低速增长。2006年期末总人口为540.2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3‰。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6元,比上年增加74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76元,比上年增加263元。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全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845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7%。其中人均食品支出增长3.0%,衣着支出增长6.7%,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增长15.4%,杂货商品和服务支出增长15.4%,教育文化支出增长8.3%,,保健医疗支出增长20.7%;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6%,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32平方米。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总支出3304元,增长2.0%,扣除价格因素,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增幅较大的有医疗保健支出增长23.2%,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9.5%,衣着类支出增长1.9%,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增长10.3%,家庭设备及用品支出增长19.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2.0%,下降3.8个百分点。平均每百户农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87.1台,电话机73.7台,移动电话78.3台;使用沼气的农户达到16.0%;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9.89平方米,增加0.35平方米。

全市200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88.49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15.6%。

六、社会事业

分配公平机制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推出了向“4050”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倾斜的就业制度,加大了社会保障的力度,弱势群体基本生活费用得到保障。由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和建设新农村政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全市100个示范村在部门单位的帮助支持下,已硬化村级公路220多公里,疏浚渠道416公里,修建机埠涵闸350多处,有8311户完成了清洁工程,8164户完成了三改,6901户新建了沼气池。

就业机制向弱势群体倾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14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3.5万人,其中安排“4050”人员1.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人数9.01万人,分别达到省八件实事规定目标的114.3%、116.2%、115.7%、120.2%。城镇居民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97,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6。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9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1%。

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2006年,全市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8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0.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42万人,均完成省八件实事规定目标;启动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2.21万人和26.13万人;生育保险覆盖率56.3%;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18.01万人。城镇低保标准月人均180元。

社会福利救济全面推进。2006年,全市民政事业费用实际支出2.67亿元。其中抚恤事业费8128.5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344.8万元;农村及其他社会救济费3309.6万元,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救济费290.1万元,五保户救济费1682.3万元;社会福利费414.6万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费1805.7万元。

社会秩序管理进一步人性化。2006年,律师事务所29个,律师人员253个;公证处1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4006个,调解纠纷数5.31万起。交通事故发生546起,下降44.5%,火灾发生324起,下降11.0%;刑事案件立案数1.36万件,下降4.6%,抓获违法犯罪人数0.8万人,下降22.6%。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下问题:经济增长比较粗放、高能耗产业偏大、招商引资结构不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居民生活还比较困难。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定能够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朝“又好又快”的方向转变。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岳阳市GDP、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