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验交流

我区构建未成年人德育新模式

来源:岳阳女性网 发布时间:2014-06-10 12:00 浏览次数:1

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种谦让……在城市的角落,只要你用心观察点滴的细节,就会发现有一股文明之风正渗透着花香无声地涌动着。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岳阳楼区精心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让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受教育,在文化的浸润中提高素质,形成学生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是学生,也是有责任感的小公民

谈起郭镇中学的“环保小卫士”,不论是我区教育界人士,还是郭镇乡的干部、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在他们眼里,这群“环保小卫士”不只是学生,更是一群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小公民。

今年4月,郭镇中学八年级150班的41名学生,共6个小组,对黄梅港的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段调查。随后,学生们把调查文字汇总整理成提案,并邀请区环保局、乡政府和乡环保站的负责人进行座谈。对此,郭镇乡政府十分重视,迅速组织黄梅港附近的居民和乡环保工作人员对河水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疏通和整治。

不久,这条被孩子们喻为郭镇乡“母亲河”的黄梅港,焕然一新。

这是郭镇中学德育实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区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积极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载体,努力将“书本德育”、“黑板德育”变成体验式德育、生活化德育。

期间,朝阳小学创造性开展了“仿真社会”研究和实践,通过“学生校长助理竞选”、“模拟法庭”、“爱心拍卖会”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责任、民主、法治、合作等良好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及中央文明委的高度评价,学校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花板桥学校积极营造“人文阳光”氛围,尊重、理解、赏识、激励学生,让每个学生阳光成长,让校园成为人文自然和谐、阳光温暖、百花竞放的教育生态园,该校《阳光生态园》课题被评为“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岳阳楼小学着力打造“精品电影进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新路口小学扎实开展美文欣赏、家校共读等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多读书、读好书,着力创建书香校园;站前小学“岳阳的孩子爱岳阳”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更清醒地观照自我、关爱社会……

是“希望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怎样进一步提升家庭和社区的文明程度,营造孩子成长的良好氛围,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早在2007年,东方红小学就开始探索“从我做起,带动全家,影响社区,拉动社会”的活动模式,利用学校优势,整合教育资源,首创“小手牵大手、共建美好家园”系列活动。学校把向家长宣讲文明行为、环保小贴士、防火防电小常识等作为孩子的作业,让家长在督促孩子的过程中自觉规范行为;通过让孩子搜集环保小秘诀、调查身边的“不安全”行为等活动,带动家长养成好习惯;通过给每位家长发放“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倡议书,家校合作,共筑防毒拒毒长城。

如今,该校的社区家庭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已成为学校与社区联动的优势平台。该中心工作日全日对家长开放,让多媒体、书籍成为教育理念的宣传载体,而良好的氛围更是营造了市民学习交流的环境。同时,该校还通过中心组建家委会,成立了家长义工制度,并启动了面向全市市民的“父母学堂”。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是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希望工程”,更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自2008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630余万元,建设区级文化宣传中心1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和社区书屋135个,建设城市、乡村学校少年宫3个,建立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1个。此外,还聘请200多位“五老”担任校外辅导员和网吧义务监督员;择优选派100名教师深入各社区开展帮扶活动;为各学校(幼儿园)聘请法制副校长60名;从各行业选聘了102名专业人士组建了社区教育讲师团,深化了社区教育内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全区中小学登记在册的家长义工达4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