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创业

勤劳走出致富路 带领乡亲奔小康——创业就业戈云兰发言材料

来源:岳阳女性网 发布时间:2014-06-06 11:01 浏览次数:1

君山区“十大优秀女性”

戈 云 兰 发 言 材 料

 

勤劳走出致富路  带领乡亲奔小康

我叫戈云兰,今年49岁,柳林洲镇双五村人。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勤劳走出致富路  带领乡亲奔小康》。

我出生在华容县万庾乡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亲体弱多病,母亲带着我们兄妹3人缺衣少食的勉强渡日。成家后我深深懂得作为长媳,必须和丈夫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而万庾乡人多田少,无论怎么干也只能解决全家温饱问题,更不要说改变经济拮据的现状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君山农场有田种,于是和父母、丈夫商量,通过熟人介绍,于1988年3月带着仅有的27元钱举家来到柳林洲镇双五村。

刚来时,我全家一口气种了5亩甘蔗、12亩棉花。由于这种常规作物产量低、成本高,虽解决了生计,却没赚什么钱。几年过去,我心里总不是什么滋味,琢磨着怎样趁着年轻干出点样子来,为家里为社会多作点贡献。我四处打听,心想着巴不得有让土地里长出黄金来的好办法。皇天不负有心人,2002年,我了解到沅江的才鱼养殖使当地的农民都发了家,且当地还有专门教授养殖技术的有偿服务机构。于是,我连忙把家里的农活安排好,带上几千块钱赶赴沅江学习才鱼养殖技术。通过参加技术培训、实地考察才鱼养殖基地,我掌握了不少才鱼养殖的专业知识。回家后,我开挖了2亩鱼池,买了9500尾才鱼苗,投放池塘里试养。当时全村                                                     没一个知道才鱼养殖的,有一些村民好心提醒她:“钱丢在水里,有去无回。不如把养鱼的钱放在银行稳妥。要是亏了,咋办?”面对好心乡邻的劝告,我没有打退堂鼓。养鱼路上何其苦。因没有经验,鱼池清洁消毒不到位,当年产量不是很高,只获利9000多元。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科技致富的重要性。为了掌握更加专业的的养殖技术,我购买大量的专业书籍刻苦钻研,还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向畜牧技术员、养殖专业户虚心请教。不久,我的才鱼养殖面积已达10多亩,年产值达40多万元。

通过几年的才鱼养殖,我赚了一些钱,村里的乡邻们遇到我们夫妻俩,有时会调侃、羡慕地叫我“戈百万”,每当我回想起当年寻找让地里长黄金的想法,而今天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真的实现了,心里特有成就感和幸福感受,同时对未来也更加充满信心。村支两委的干部激励我,让我为全村发展高效农业作出了表率时,我发自内心地说:“感谢村支两委的关心和扶持,感谢党委政府的好政策。虽然我现在小有成就,但与成规模的大型养殖企业比起来差远了,今后的路还长着呢!我要尽力当好这个表率。”

2010年,我从儿子那里得知了中央七台报道的一则养殖美国黑斑青蛙致富的新闻,我真的是坐不住了。虽然才鱼养殖每年的收入稳中有升,但我心中还有更大的梦。于是,我首先上网仔细查找了养殖美国黑斑青蛙的相关资料和报道;随后,动员远在北京高薪任职的女儿和女婿回家乡一起创业。在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下,我一边出资近8000元安排女婿和儿子赴益阳沅江理想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学习专业的美国黑斑青蛙养殖技术,一边采取集中有偿使用租种田地的形式,在柳林洲镇五星村以550元/亩的价格承包了35亩土地,发展青蛙养殖等特色农业。目前,养殖基地全年投入在100万以上。

通过十年的努力,我们家确实富了,在致富的路上,我得到了村支两委和许多乡亲的帮助和支持,没有他们我也很难走到今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我秉承“自己先做起来,等积累了一定经验,再带领大家一起干”的宗旨,心想着只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才能更好地体现我自个的人生价值,才能不辜负党委政府、众乡邻多年来对自己的关心和扶持!          才鱼养殖是一个新兴产业,前景非常好,但对于双五村来说,我是养殖第一人,为摸索养殖经验,我养给群众看;为消除双五群众才鱼销售之忧,我全部按市场价格包收才鱼;为了让群众掌握才鱼养植技术,我对前来学习的群众手把手的教,毫不保留,还多次出资聘请外地专家来村里进行现场养殖技术指导。在发展才鱼养殖过程中,我推出了一系列助农帮扶措施。每年我都要为群众提供低价鱼苗,高价收购群众的才鱼,并免费为其它养殖户提供多种技术指导,实施养前、养中、养后一条龙服务。

在我家的带动下,双五村才鱼养殖已初具规模。目前,全村有120多户才鱼养殖户,养殖面积达600多亩,年产值近3000万元。村民们调优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科技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邻里和谐新风貌的日子更美了。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我仍将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谱写了人生的辉煌;展望未来,在共同致富、做强做大的征程中,我仍将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