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妇联动态 > 县市区动态

战“疫”无悔逆向行 湖滨最美“夫妻档”

来源:南湖新区妇联 发布时间:2020-03-05 05:03 浏览次数:1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最美的“逆行者”,也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湖滨街道,有许多战“疫”夫妻档,他们舍小家顾大家,把恩爱“秀”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那些在逆境中绽放的“小美好”时刻温暖着我们。 

在湖滨街道就有这样一对年轻夫妻,丈夫叫刘阳,在黄沙湾社区任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妻子叫何曾是街道卫计办一名工作人员。二人一个在街道,一个在社区,不同的岗位,相同的奋斗目标:就是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保护居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自春节疫情爆发以来,夫妻俩聚少离多,日夜奋战在湖滨街道疫情防控岗位上,他们身处各自不同的防疫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最美夫妻逆行”。

刘阳:征战黄沙湾阻疫忙

“河边钓鱼的,请你们回去,疫情防控期间,不要在这里钓鱼啦。”3月4日上午,黄沙湾社区主任刘阳在湖滨辖区洞庭湖河边巡查时,发现疫情期间河边有人在河边钓鱼、聚集、游玩,刘阳与工作人员通过小喇叭喊话,及时进行劝离,直至人员彻底离开。这只是刘阳每天工作的一个缩影。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黄沙湾社区街道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全员取消假期返回工作岗位,每天早上8时前到岗,有时凌晨才能回家,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但刘阳和同事们毫无怨言,因为大家都知道,疫情当前,党员必须冲在第一线。

战斗在黄沙湾社区的刘阳,在严峻的疫情形势面前,他与黄沙湾社区全体党员干部主动取消休假,坚守岗位,不分昼夜进行宣传、摸排,用工作辛苦指数换取辖区居民的安全指数。 

刘阳不仅负责全社区防疫任务,还要承担还建小区有1900余名居民防疫任务,老年住户相对较多,老年住户中有被子女接走过年的,也有子女回来陪老人过年的。春节期间,人口流动情况相对增多,对排查工作造成一定困难,但是刘阳始终每天坚持排查,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用多种方式号召居民“不外出、不聚会”,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每栋楼、每户家庭、每个商户的家里或店里,都留下了刘阳他们的足迹。刘阳说:“为了打消个别居民的疑虑,我们还单独加了居民的微信,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随时都可以私下与我们联系。”

在春节期间,他就和同事对辖区住户进行再排查。每到一户居民家中,刘阳和同事都详细排查是否有异地返乡人员,了解居民是否有外出计划,并叮嘱居民正确佩戴口罩,注意防护。从腊月二十九参与禁炮随后又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后,刘阳一直战斗在第一线,入户排查、汇总数据、微信宣传,一项接一项的工作让他忙个不停,尤其是关于辖区居民的出入情况,要掌握详细信息,做到心中有数。

1月30日晚,正在小区检测站值守的刘阳、突然接到上级指挥部反馈下来数据显示,辖区内有19个居民去过湖北,要求立即进行排查。接到通知时已是晚上10时,刘阳与社区书记白明山立即组织社区全体居支两委成员,立即打电话逐户进行咨询,通过摸排,终于排查出两个居民去过湖北的业主居住在黄河集团小区,这时,已是凌晨两点多钟,刘阳没有迟疑,当即带上社区干部,驱车来到黄河集团小区登门了解情况,经确认已是凌晨3点。第二天一早,刘阳又通知卫生服务站医生对其体温测量,均未出现发热症状。

随后,刘阳与物业对这两个人采取隔离措施,督促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每日进行两次体温测量。类似情况,从大年三十以来已碰到多次,每次都把刘阳累得疲惫不堪。

人员隔离,不能隔离爱。刘阳在落实防御的同时,积极保障30户、110个居家隔离人员生活物资供应,组建党“红色代跑员”队伍,对需要居家隔离的重点人员、行动不便的年老体弱等人群,通过分片包干到户的方式,提供采购日常生活用品、免费赠送蔬菜、送货服务800余次。

何曾:用数据与“疫”魔较量

丈夫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日夜征战,妻子则不甘示弱,同样坚守在指挥部。何曾在大年三十主动请缨出战,告别两个年幼的孩子,舍弃与亲人团聚的机会,义无反顾投身在疫情防控岗位上,坚守在湖滨街道“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部”,连续一个多月没下指挥部。

因工作业务的关系,何曾从大年三十以来,就一直战斗在防疫岗位上。办事处一楼大厅就成了前线“作战室”,每天晚上灯火通明,电话声此起彼伏,气氛紧张而凝重。随着疫情发展,对涉鄂返乡人员的摸排范围扩大,对大数据中心反馈的人员信息进行摸排、核实、统计、上报就成了何曾每天必做的功课,通宵达旦的工作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在工作平台上忙得连喝水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性格坚强的何曾从不叫一声苦,一直默默的坚持着。

“这个大数据下来的人员必须今天摸排出来并上报。”“这个信息表数据落实了报上来。”值守在应急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何曾,每天要及时将收集到的信息汇报到上级指挥部,这是她每天的必须完成的工作。

用这些枯燥繁琐的却要求十分精准细致的表格汇总每个社区每天的新冠病毒防控工作动态,防疫物资储备数量等,能及时为上级决策提供参考,了解每日解除或新增了多少管控人员、体温监测数据、需求防疫物资等。一张张表格还能让值守在居民点上的防控人员了解每日情况变化,并随时做好防疫准备。数据的精准性要求高,责任重大,不能错报、漏报,更不能瞒报。为了确保数据精准,何曾往往都会为做好这些表格而加班到深夜,甚至到凌晨二三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也不比一线的工作轻松,但她从来没有退缩过,也没有一句怨言。

在抗疫战场上,何曾日夜用大数据与病毒较量,为战“疫”的胜利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疫情蔓延,形势严峻。湖滨街道办事处指挥部“作战室”的何曾仍然还在白+黑地忙碌着、奋斗着。

夫妻:爱亲人更爱事业

刘阳、何曾夫妻俩育有两个孩子,大孩子五六岁,小孩子才一岁多,孩子幼小,原本是离不天父母的照顾。启动一级响应初,为了全身心投入防疫工作,夫妻俩又身处防疫一线,惟恐两个孩子被病毒交叉感染,夫妻商量后将孩子送到了何曾娘家抚养照看。有时,夫妻俩想孩子的时候,打电话给孩子的外婆,询问孩子身体状况,每次打完电话何曾都是泣不成声。夫妻俩没看到孩子,时间最长的一次有一个月。作为母亲,何曾想孩子的时候,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独自一人偷偷落泪。

小学一年级的女儿萱萱很董事,她用文字及图片的方式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想念,“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xian你们了,爸爸妈妈zhuyian全baohu自己,爸爸妈妈我ai你们”。文字边上画上了天真烂漫的自己。不爱发朋友圈的何曾,那天她用这种方式表示对孩子的想念。发完朋友圈后便独自站在角落里擦拭着眼泪。夫妻俩虽然没在同一防疫工作岗位上,但相同的事业,共同的追求,把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坚信一定能战胜疫魔,早日与孩子团聚。

2月22日,何曾正在紧张工作,突然接到娘家母亲带着哽咽声音的电话:“外公走了,走时外公嘱咐我不要告诉你们”。向来内向的何曾再也没有控制住自己,冲到厕所里嚎嚎大哭。何曾是外公外婆一手带大的,为了抗击疫情,她连与外公最后一面都没来得及见上,她感到无比的悲痛。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责任,她擦着眼泪重新回到指挥部,重新与大数据与病毒较量,她要为战“疫”的胜利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她要为早日见到自己的家人奋力与疫情博斗。

在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刘阳、何曾这对夫妻,前者是共产党员,后者是街道机关的入党积极分子,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践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着各自的特长。他们用无私与坚守对抗疫情,用忠诚和担当保一方平安,是防控疫情“逆行者”中当之无愧的最美“夫妻档”,刘阳、何曾夫妻用实际行动诠释最美的爱情是并肩“逆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夫妻齐心协力,守护居民平安,维护街道稳定,把党交予的任务视为重于泰山的责任,心无畏惧,心坚意定,逆行而上,勇往直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经受了考验、践行了庄严承诺。

 

原稿来源:湖滨街道 黄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