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市委党校业务指导专栏

【华容县】2013年工作总结

编稿时间: 2013-12-05 08:08 来源: 岳阳市委党校 

今年来,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党校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以提高干部培训质量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重点,拓宽培训渠道、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办水平,积极服务全县“三三六”工程,各项工作有了明显进步,被评为“全省示范县级党校”,“周末大讲坛”被评为“全市十佳学习载体”。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职能作用  干训工作成绩显著

我校始终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抓好干部教育培训这个工作重心,从提高干部执政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出发,对全县党员干部开展大规模培训。今年初,县委办、县政府办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县所有干部教育培训的培训地点只能在县委党校,增强了干训工作的严肃性。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7期,承办各类会议37次,送学上门28次,共培训各类学员7240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一是抓好了主体班培训。按照组织调训计划,今年青干班、科干班共培训学员147人,培训期间,学员除了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之外,还开展专题讨论5次,开展调研活动4次。二是办好了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提高广大基层党组织书记掌握和运用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3月27日—4月2日全县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在我校举行,511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三是做好了相关班次的协调服务。按照省委党校的安排,我校尽力做好了2010届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华容校外班的毕业论文答辩工作,85名学员全部通过毕业论文答辩顺利毕业。四是开展对外宣讲活动。先后到全县乡镇和县直部门单位送党课上门的宣讲活动,参学干群达2000余人,社会反响非常好。

二、坚持科研兴校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我校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的工作思路,深化教学科研改革,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形成了教研相长新局面。一是订好教研计划。认真制订2013年教研工作计划,坚持教师集体备课和新课试讲制度,加强听课评课力度。今年所有教师听课均在15节以上,评课在8节以上。二是丰富教学内容。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以贴近社会发展实际、县情实际和干部思想实际为前提,加强对干部进行党建理论、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综合培训。今年在主体班教学中新上专题20个,新课更新率达到了35%以上,多媒体上课率达到100%,邀请了6名经验丰富的领导、专家来校授课。三是改进教学方法。在主体班授课中开展了研讨式、答疑式、情景式等多种方式,有效激活了课堂教学,引导学员结合本职工作,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发表见解,通过互动把学习的过程变为解决问题的过程,收到良好教学效果。四是提升科研能力。组织教师分时段撰写和发表理论文章,结合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就社会管理进行调研,力争为县委、县政府参谋咨询。编辑《干部能力建设资料汇编》等培训书籍,发放讲课资料近5000份。今年我校有7篇调研论文获得省、市奖励;在全市党校系统第十二次教学比武中, 2名老师获得市级奖励。

三、完善内部管理   队伍建设再上台阶

根据新形势下党校发展所需,着眼于增强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一是落实作风建设。研究制订出全年工作要点,把工作思路分解为若干工作重点,修订常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县委关于作风建设的相关要求,召开作风建设专题会议4次,强化绩效考核,不断健全奖罚和激励机制。出台《华容县委党校学员管理规定》,狠抓学员管理,加强学风建设,突出党性锻炼。二是践行思想政治教育。我校坚持“共建共享”为主题的深入人心的工作理念,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起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作用。三是优化师资队伍。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党校师资培训和各类专题学习8人次,在职研究生毕业2人,加强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从上级党校、高等院校、党政企领导干部中选聘客座教授6人,确保满足干部培训和科研工作的需求。四是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坚持中心学习组的学习制度,负责人讲党课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每个教职工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解读》、《道德情操》、《中国之谜》等专著,作读书笔记5000字以上,撰写学习心得。五是做到“零失误”要求。开设“道德讲坛”提升教职员工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要求全体教职工爱岗敬业,执行“五个一”标准,在各类活动中提倡“零失误”的工作理念,确保各类班次的顺利举办和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树立大局意识   服务水平全面提高

我校在做好教学科研、完善内部管理的同时,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上级党校安排的各项工作。一是做好社区信息录入人员的服务工作。今年5月,县社区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大学生村官、社区志愿者等215人在我校进行集中培训。为了方便社区信息录入,我校按照上级领导要求认真做好了30名数据采集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我们以优质的服务、精细的管理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做好了“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今年8月我校落实“察民情、办实事、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制订了“大走访”的实施方案、具体要求、工作责任状,16名教职工在校委班子的带领下分三组到城关镇环城村进行入户走访调查,走访居民205户,收集了关于社会治安、居住环境、民生实事、文明创建等方面的群众意见42条,并对信访户、困难户、拆迁户、低保户以及“四类家庭”做好了重点帮扶。三是落实社区联创共建工作。作为联系城关镇环城村联创共建的牵头单位,我校先后捐款1.4万元支持社区扶贫助学、慰问困难群众,支持神华、国华等企业提升服务水平。多次组织志愿者深入到街道社区进行文明劝导工作和卫生清扫,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市民参与文明卫生县城创建,为树立良好的文明形象贡献了一份力量。四是支持配合创建工作。安排专人管理路段,多次在路段管理评比中名列前茅,多次受到通报表扬,还多次作为全县的形象窗口迎接省市领导视察。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创卫大扫除、文明斑马线、义务献血等活动,在党校食堂开展“文明餐桌”行动。五是加强纵横联系。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上级党校系统各类层次的学习培训和学术活动,和省内外一些兄弟党校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用以共享优秀的教学培训资源。

打印】【收藏】【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