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五个关键 管住用好机构编制编稿时间: 2013-01-12 12:00 来源: 未知 浏览:590
编者按:近期,市委编办党组书记、主任罗荣深入各县市区委编办对机构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调研,就基层机构编制部门如何管住用好机构编制资源提出了把握五个关键的工作要求,既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现将其主要内容摘编如下,请全市编办系统干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贯彻落实,以更加奋发有为、勤勉敬业的精神,推动我市机构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把握五个关键 管住用好机构编制
市委编办党组书记、主任 罗 荣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管住用好机构编制这一重要执政资源,是机构编制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面对当前机构编制管理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纪律越来越严的严峻形势,要着重把握好五个关键:
一是把握服务科学发展的总目标。进一步转变机构编制供给方式,在坚持总量控制的前提下,积极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中心工作服务。一要为经济发展一线提供编制保障。坚持把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向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的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决策部署投放,为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助力。二要为改善民生事业提供编制保障。继续重点关注涉及民生方面的教育、卫生以及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机构编制需求。三要为加强社会管理提供编制保障。重点关注研究涉及社会稳定、平安岳阳建设方面的编制需求。四要为留住引进人才提供编制保障。解决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受编制员额限制难以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问题,为留住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发挥保障作用。
二是把握“只减不增”的总阀门。李克强总理向全世界庄严承诺,本届政府任期内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这一承诺对机构编制部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所谓只减不增,是指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只能减少,不能增加,切实解决好人员臃肿、人浮于事、加重财政负担的问题。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应该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盘活存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增有减,总量平衡。一要完善县市区人员编制总量控制。认真落实上级有关要求,汲取外地成功经验,完善《岳阳市县市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控制办法》,严格年度用编计划审批,并监督各地坚决按用编计划落实到位。二要大胆核减富余编制。对一些职能弱化或消亡的单位,空出的编制予以冻结、核销或收回。三要严控新增编制。新增职能一般不新设机构,而由职能相近机构承担;新设机构一般不新增编制,而从职能弱化的机构划转;新增编制一般不新进人员,而从人员超编单位选调。
三是把握改革创新的总主题。深化改革是盘活机构编制资源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的关键环节,我们要以深化改革为契机,科学配置机构编制,不断提高机构编制资源的使用效益。一要以改革挖掘编制潜力。进一步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精简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整合机构编制资源,压缩机构编制规模。二要以改革优化编制结构。进一步研究编制结构管理的措施和办法,优化编制结构,提升编制使用效益。三要以改革促进编制管理。全市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完成之后,要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在改革中规范管理,以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四是把握依法管编的总底线。强化法纪观念,严守底线,严格依法办事,严格按程序审批。一要进一步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机构编制法制意识。二要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规章制度。加强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和议事规则,切实提高机构编制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三要进一步加强督查力度。加强“12310”机构编制监督举报电话和群众来信来访的受理工作,加强涉及机构编制问题的网络舆情监测与跟踪监督,定期组织机构编制专项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机构编制违纪违规问题,维护机构编制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是把握提升干部素质的总要求。当今时代,伴随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只有经常不断地抓紧学习、坚持不懈地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出色完成工作任务。一要向书本学习。在认真学习机构编制业务知识,学习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还要广泛学习哲学、历史、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管理等方面知识,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二要向实践学习。把改革发展的主战场、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作为砥励品质、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开拓创业的最好课堂和广阔舞台,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的良性循环。三要向群众学习。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深入群众当中,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疾苦,虚心向群众请教,切实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