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办干部要践行四种新理念编稿时间: 2016-06-02 03:33 来源: 未知 浏览:595
编者按:近年来,岳阳市机构编制系统面对工作新常态,积极思考,不断探索,取得骄人业绩,并总结提炼出今后一个时期“赢在创新、成在精细、贵在公正、重在服务”的新理念,市委编办罗荣主任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编办干部要践行四种新理念》一文,对促进全市机构编制工作提质升级具有很强的指导性,现全文刊发如下:
编办干部要践行四种新理念 中共岳阳市委编办党组书记、主任 罗 荣 当前,全市机构编制工作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机构编制只减不增的换档期、“三超两乱”专项治理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复杂形势,作为编办干部一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破解新问题,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赢在创新、成在精细、贵在公正、重在服务”的新理念,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我市正在开展的“巴陵先锋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在服务大局中找坐标、作贡献、当先锋,为把岳阳建设成“一极三宜”江湖名城提供坚强的体制机制保证。 一、践行“赢在创新”新理念,争当深化改革的先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机构编制工作的本质就是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机构编制工作就要跟进到什么程度。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越是矛盾突出、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勇于改革创新,向改革创新要动力、要活力,最大限度地激活发展动能。要增强改革创新的勇气。对待长期以来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和制度性障碍,要不为定势所困,不为困难所阻,不为风险所惧,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局部利益掣肘,在政策之内抢着干,在政策之外探索干,做到敢啃硬骨头、敢趟深水区、敢除拦路虎。要紧扣改革创新的重点。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自觉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中解放出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应对机构编制工作新常态的好思路、好办法、好举措。要形成改革创新的合力。注重发挥基层和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既“走出去”学习先进、开阔视野,又“沉下去”深入调研、摸透实情,积极探索符合岳阳实际的体制机制和机构编制管理新路子。 二是践行“成在精细”新理念,争当勤政务实的先锋。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之处最能体现担当精神。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很强,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依法依规,规范有序,来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任何纰漏。为此,我们要细之又细、慎之又慎、严之又严,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创一流。要推行精细管理。坚持大事细办,轻事重办,熟事生办,认真学习掌握机构编制工作的政策精神和法规要求,不能想当然、凭经验办事,防止因1%的疏忽而导致100%的失败。要力求精准到位。在落实工作中,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把方案谋划得更科学,把措施制定得更具体,确保各项工作精准发力、稳步推进。要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推进问题一个个解决,任务一件件落实,让每位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一流的业绩。要确保精确无误。加强过程管理,从小处着眼、细节入手,建立严格的工作程序和责任体系,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纠错机制,切实把大事干对、小事干好、难事干成,创造更加优质的工作业绩。 三是践行“贵在公正”新理念,争当公道正派的先锋。李克强总理强调,用权不能任性。机构编制部门代表党委政府,管理着机构、编制、职数等重要行政资源。这就要求我们编办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公道正派。要坚持公正用权。编办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机构编制资源是党的执政资源,编办干部作为资源管理和分配者,应自觉在法律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用权,既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克服懒政、怠政,杜绝为官不为,又要严守权力边界,按照法定界限用权,坚决防止乱作为、滥作为。要坚持公正办事。在工作中,每一位编办干部都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符合原则、程序、规矩、法律,不能搞厚此薄彼、亲疏有别,切实做到不越红线、不逾规矩,最大限度地把各项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维护广大干部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坚持公正监督。牢固树立“法律法规和政策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一个标准用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对违反机构编制政策法规,擅设机构、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科级领导干部等行为,要一视同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以严厉的监督推动政策法规落实落细落地。 四是践行“重在服务”新理念,争当爱党亲民的先锋。机构编制工作的宗旨就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要把加强服务作为提升能力、锤炼作风的重头戏,始终抓住不放,一抓到底,务求实效。要为党委、政府服好务。自觉将机构编制工作融入到全市“一极三宜”江湖名城建设大局,多研究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多拿出能操作、能落地、能推广的具体措施,切实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要为加快发展服好务。按照职责明晰、流程简化、管理高效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压缩办事期限,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并以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助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为部门单位和群众服好务。主动深入基层和单位,及时研究解决机构编制问题,保障各项工作高效运转,为机关事业单位服好务;关注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健全服务机构,改进公共服务质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机构编制部门群众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