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立宗旨意识 践行群众路线编稿时间: 2015-08-21 02:42 来源: 未知 浏览:2127
树立宗旨意识 践行群众路线
中共岳阳市委编办党组书记、主任 罗荣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习总书记对焦裕禄精神的深情赞颂,深刻揭示了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从政追求。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机构编制干部,我们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切实把机构编制工作的实际成效落实在关注民生上、体现在为民服务中。 一要坚持群众立场。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离开了群众的支持,我们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在著名的淮海战役中,我们党动员上阵的老百姓多达543万人,出动小推车88万多辆,人民解放军80%的辎重装备、弹药粮草都是由支前民工以人背、肩挑、车推等方式完成的。正是由于群众的支持,才造就了淮海战役以少胜多的奇迹。对此,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机构编制工作不是脱离人民群众而存在的,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往往直接面对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面对群众不多,久而久之,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仿佛编办不管群众,与群众关系不大,从而滋生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其实,机构编制工作从来都不是脱离群众而存在的。比如我们调整公安部门的机构编制,最终目的就是要为群众营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强化安监部门的职能,就是保障一线工人的人身安全。我们对中小学教职工核编定岗,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障青少年和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所以,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机构编制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要多谋群众利益。古人有句话,“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很好地揭示了官民关系,至今读来令人警醒。“四有”书记谷文昌去世34年,福建省东山县的老百姓对他一直铭记在心,老百姓尊他为“谷公”,“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成为当地多年的习俗,就是因为他始终“以百姓之心为心”,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评判机构编制工作的成败得失,其主体绝不仅仅是机关事业单位,更主要的是人民群众。你增加机构编制,机关事业单位感激不尽,但群众不一定会感激在心,因为机关事业单位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群众的血汗钱。为什么我们要严格管理、总量控制?根本原因是群众不答应。因此,我们每干一件事之前,都要想群众之所想、干群众之所需。 三要善做群众工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不论是各项政策规定的草拟实施,还是机构编制审批,都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下到一线去调查研究,善于从群众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从群众丰富实践中提炼经验,善于和群众打交道交朋友,善于把握群众利益关注点、情感共鸣点。只有如此,我们的事业才能如马克思所言“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