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岳阳有何“招数”?
来源:岳阳日报全媒体   2024-12-12 11:46
浏览量:43 | | | |

  欲谋大事者,必先心中有“数”。

  这个“数”,说的是“数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

  万物互联的时代,数据已嵌入社会各领域,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成为锻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元素。

  从这一层面讲,谁能下好数据这个先手棋,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掌握主动。

  在数据这片“兵家必争之地”上,岳阳已经是先人一步。

  三年来,岳阳市新型大数据中心项目相继获得工信部“2022年度大数据星河奖”、2023年湖南省“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2024年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三个奖项,标志着我市在数字岳阳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024数字百强市”和《2024中国数字城市竞争力研究报告》,岳阳再次跻身“数字百强市”,位列83位,比去年前进10位。

  数据工作怎么看?

  构建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一招

  数字岳阳,乍一听是个高级且抽象的词汇。实际上,它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只不过是“日用而不觉”。

  比如说,通过“岳办岳好”APP,企业及市民只要在家动动手指,即可办妥等多个审批事项;

  依托“大数据”建立的智能化交管网络,执法人员可通过高清摄像头,第一时间发现交通违法、社会治安等问题;

  依托“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政务APP进行清理规范,在今年我省政务新媒体专项检查中取得合格率100%的良好成绩,切实为基层“减负松绑”;

  依托“产业经济大脑”平台,刻画全市产业及企业的全景画像,监测全市宏观经济、中观产业及微观企业发展情况……

  凡此种种,都“仰仗”数据工作所带来的革命性变革。

  正因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各领域改革攻坚。

  智联万物,数联未来。一句话,做好数据工作已经成为构建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一招。

  在这一趋势下,岳阳一直在循序渐进地推进数据工作:

  2019年,岳阳市政务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岳阳政务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实体窗口与网上窗口、人工操作与智能导办、城市客厅与智慧大厅的全面融合;

  2020年,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岳办岳好”APP及系列微信小程序上线运行,并持续迭代更新;

  2022年,15个“数字政府·智慧岳阳”重点项目集中上线运行,涵盖金融、财税、审计、信用、生态等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正是岳阳拓展数字服务新场景的一次路径铺陈;

  2024年,成立岳阳市数据局,围绕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社会三大板块,统筹推进数字岳阳规划和建设,推动岳阳数据工作由“分散”走向整体。

  在数字化进程中,岳阳所做的数据工作大致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

  一是数据归集。

  大量数据如果分散在不同部门或系统储存、管理,将极大影响数据利用效率。

  对此,岳阳以满足今后5—10年数据建设发展需求为目标,高标准规划设计项目架构,在全省首设“首席数据官”制度,将数据归集作为头等大事、重中之重来攻坚。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市数据归集总量已达53.46亿条,涉及国、省、市、县四级291个部门,较年初增长44%,数据归集量和鲜活度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数据应用。

  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流通。

  岳阳始终以需求为牵引,对接18个部门22个应用,为各类应用提供数据资源共享、治理和建模分析服务,共享数据资源50亿余条次。

  比如,支撑“民政低保核验”应用完成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核对63万户次119.1万人次委托核对,协助相关部门检出机动车、不动产等预警信息9.4万人次;

  为“财税建设”应用提供2077条税收预警线索,为“普惠金融”项目助力投放风补基金信用贷款26.28亿元、投放过桥转贷资金41.41亿元,支撑“岳商通”平台发放稳岗返还补贴资金5000多万元,惠及1803家企业等。

  这些都是我市数据工作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

  三是安全保障。

  在完善制度设计的同时,岳阳着力打造数据审计、溯源、脱敏、加密等8种安全技术手段,为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同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数据安全团队开展驻场监管工作,避免数据服务团队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当前,岳阳市“数据枢纽”350个数据库实例已全面纳入安全管控范围,落实了运维和业务层面的数据安全保护责任。

  数据工作怎么干?

  加快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社会建设

  今年6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2024年数据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要点》,明确提出“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坚持数据管理开拓创新与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协同联动,统筹推进数字湖南、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务建设”.

  对标省里要求,岳阳正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聚焦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社会三大重点板块,赋能数字岳阳高质量发展。

  打造岳阳数字经济生态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并作出了全面和有针对性的部署。

  岳阳谋定而动。岳阳市数据局以此为契机,谋划制定了着力打造“5+N”型数字经济生态圈,推动数字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举全局之力予以推进。

  “5+N”即出台“一个文件”,引领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建设“一个平台”,促进数据要素规范流通;组建“一个集团”,充分释放数据要素潜力;助力“一座园区”,数实融合壮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数商”,繁荣数据要素产业生态;开发“N个应用”,探索数据场景多元融合,持续提升岳阳产业“含智量”“含金量”。

  开创岳阳数字政务新局面。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将“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作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的目标之一,明确提出“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

  岳阳将在夯实基础设施、完善数据共享体制机制的基础上,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具体而言,对内以“岳政通”作为公职人员移动办公总入口,按照市委办决策部署,推进协同办公系统提质升级;对外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湘易办”岳阳旗舰店、“岳办岳好”、“岳商通”等项目升级优化工作,让市民群众切实感知到数字政务的易用性、可用性与便利性。

  打造岳阳数字社会升级版。

  如何推动城市治理方式从“经验治理”向“数字治理”转变,当务之急是抓好4个“度”的提升。

  加速公共服务普惠化,提升数字社会的“温度”。围绕民生保障重点领域,统筹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一批重点民生服务项目。

  推进社会治理精准化,提升数字社会的“精度”。试点推进智慧乡村、智慧社区建设,以专题应用场景支撑基层精准化管理和服务。

  探索建设模式市场化,提升数字社会的“广度”。积极开展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项目市场化运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

  引导支撑能力协同化,提升数字社会的“深度”。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平台和公共支撑能力体系,实现城市运行和基层治理“一网统管”。

  上下一心,同心协力。以数据要素为底层支撑,数字岳阳建设未来可期。

  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敏文 李金贵 通讯员 沈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