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1-16 12:00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湖南省平江县人,1914年10月出生于平江县长寿镇一个贫苦农家。1928年参加平江县青年反帝大同盟。1930年4月加入青年团,参加中国工农红军,7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红军连政委、营长、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科长、省委军事部参谋长、新四军支队参谋长、抗大四分校副校长、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兼淮北军区参谋长、十一旅旅长兼淮北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参与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兼第一兵团参谋长、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参与指挥了睢杞、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四军代军长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10月任军事学院副院长。1962年9月任院长。1966年至1970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后下放武汉钢铁公司劳动。1970年12月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葛洲坝水利工程指挥部政治委员。1975年8月任总后勤部副部长。1978年2月任总后勤部部长。1980年1月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85年任国防大学校长。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0年任国防大学校长兼政委。1992年10月当选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他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十四届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三大上当选为中顾委委员。
他南征北战,屡建功勋。长征初期的界首光华铺阻击战,他随第十团与敌血战两天两夜,团长和继任团长以下阵亡400多人,以血肉之躯阻止占绝对优势的敌人向湘江边推进,掩护兄弟部队渡过湘江。到达陕北后,参加了东征战役和山城堡战斗,巩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壮大了红军队伍。1937年3月,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二期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提前从抗大毕业,化名张中天,到太原八路军办事处,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后到河南确山竹沟镇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处(中共河南省委)工作,任省委军事部参谋长。在彭雪枫直接领导下,发动青年、学生抗日,开办教导队,改造抗日队伍。1938年9月率部挺进豫东,根据平原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指挥部队作战数10次,共毙伤俘敌伪军18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1939年11月所部发展到9个团,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1940年7月,新四军第六支队与八路军黄克诚部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他协助彭雪枫、黄克诚率部打击敌伪,发展武装,建立政权,有力地推动了淮北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他参与指挥了淮北反“扫荡”战斗和反顽斗争。1946年12月,率部参加由陈毅、粟裕指挥的宿北战役,歼敌两万多人,开创了解放军一次歼敌3个整旅的范例,对扭转鲁南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1947年3月后,先后参与指挥莱芜、孟良崮等重要战役。1949年2月,参与组织指挥渡江战役、上海战役、解放东南沿海的战役。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率部担负了东、西海岸、平康结合部包括五圣山、上甘岭在内的防务,出色地完成了反登陆作战的各项准备,在夏季反击战役三个阶段的任务中,歼敌6000多名,有力地保障了第二十兵团的右侧翼安全,为战役全胜作出了贡献。
1992年10月,他年届78岁,由邓小平点将,出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与刘华清一起协助江泽民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直至1997年10月卸任。
2015年9月3日,张震在北京逝世,终年10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