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岳阳风土 > 民情风俗 > 龙舟竞渡 > 正文

龙舟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1-12 12:00

龙舟竞渡,俗称“划龙船”。汨罗江畔的人民,为再现祖先当年抢救屈原的情景,习以“翘划子”临时装点成龙舟,参加竞渡。

翘划子,又称“鱼划子”、“草划子”。一般长5~7米,宽约1.2米。参加竞渡前,在船身中部装一对翘杠,以绳索牵拉,使船头和船尾翘起,以减少行进中的阻力,故称“翘划子”。每艘船上配备桡手10~16人,加锣鼓手和棹手,一般不超过20人。

进入清代,洞庭湖区已出现饰有龙头凤尾、专供竞渡的龙舟。这种龙舟在建造过程中,流传着很多有趣的习俗。

送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般由宗族祠堂组织建造龙舟,人们采用打“红包”的形式捐款造船,也有送猪、谷、菜的,统称“送红”,不硬性摊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造龙舟的任务改由集体承担,送红习俗不再流行。

偷木 在汨罗一带,旧时有偷木造龙舟的习俗,特别是龙骨木要用偷来木料制作。因为人们以为偷盗者跑得快,用偷来的龙骨木造龙舟,划起来轻快,能在竞渡过中获胜。当了解谁家存有合适的木料时,便于夜晚选派4人前往,由2人抬起偷来的木料,往造船工地飞奔,另一人将一根红布条栓在木料中部,以祈求吉利。留下1人燃鞭炮给被盗人家报讯。主家得知家里的木料被偷去造龙舟,不仅不予追究,还认为是家里有龙气的好兆头,第二天左邻右舍也会前来道喜。

建造 旧时打造龙舟,忌妇女观看,怕龙舟沾了阴气,会划到河底下去。动工后,连班操作,日夜不停,其寓意一是要快,二是要热闹、响亮。

关头 新造龙舟下水前一天晚上,要举行“关头”仪式。宰杀一只雄鸡,将鸡血淋于船舱各个部位,称为“掩煞”,并行“开光”、“亮相”礼。然后在船上遍置油灯,通宵照明,俗称“亮墩”。这天晚上,男女老幼均可前来观看,派有专人通宵守护。

赞龙头 龙舟下水前,船头必须指向上游。桡子整齐地摆在舱中。河滩上置一张供桌,插三根香,安放祭物,取下的龙头也供在桌上。先由木工领班向龙头磕头,并念赞词,再斩雄鸡,淋鸡血。然后,领班向船内船外撒饼干,称“撒饼”。这时,一善游泳者肩扛龙头,冲入水中,朝上游奋力游去。随后,众船员将龙舟推入江中,登舟起桡,尾随龙头追去,最后将龙头安放在龙舟头部。

龙头 用樟木雕成。宽为一尺三寸三,上颌长一尺八寸三,或一尺零三;下颌比上颌三寸三分。舌子和眼球都安有弹簧,能够转动。开工雕琢之时,如有人走进雕匠工场,被视为好兆头,说这条龙舟在竞渡时定能取胜。

龙头的喉部雕有一个小洞,上覆木盖,称为“口藏”,内装米粒,木炭、碎银、茶叶及书有龙舟建造时间、主持人姓名的红纸,还放有蝉蜕、勾藤、连翘。蝉蜕喻龙舟轻如蝉衣,勾藤喻龙头与船头紧密相连,连翘则寓意赛事连连得胜。

龙头不仅是竞赛时的饰物,而且被人们视作神物。每当竞渡结束,母亲们就将孩子带到龙舟边,拔下几根“龙须”缠到孩子的手腕上,相传可以去瘟败毒,保其无恙无灾。

凤尾 龙舟的尾部称为凤尾,用两根长3米、宽约4厘米的楠竹装点而成,上下班绘点点红斑。相传屈原投江后,其女儿、女婿奋力在江中抢救。两人整天坐在船尾,用竹片划水,手掌磨破了皮,斑斑血迹留在竹片上,最后竹片变成了龙舟的凤尾。

桡子 即桨,用樟木或松木制成。全长110厘米,叶片长约40厘米,宽约18厘米。柄端的横棒称“桡头”。俗以多少皮桡子表示龙舟的大小,岳阳一般的龙舟多为34皮,最大48皮,最小16皮。

招子 即舵,呈橹状。长约4~5米,行舟时提出水面,仅在调整方向时下水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