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活动波澜壮阔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6-24 12:00
(一)文明城市创建风生水起
拉开精神文明建设的序幕。20世纪50年代,境内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活动。1963年,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1981年,开展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五讲四美”活动。1984年,在全境开展建设文明村、文明镇活动,有541个村、镇和1170个企、事业单位投入创建,共评出32个文明村、镇,691个文明单位,87580个五好家庭。1986年5月,地市合并后,即成立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筹全市文明创建。8月,岳阳市开展“学三明,创三优,建设文明城市”群众活动。1987年4月,市党代会审议通过《岳阳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七五”规划》,并印发《文明单位、先进县(市)、场评比记分标准》,要求各级党组织努力把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1989年9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表彰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活动并筹集见义勇为奖励基金,1991年,表彰了27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1990年,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先忧后乐,团结求索”的岳阳精神,成为全市干部群众投入城市文明建设的思想动力,把倡导岳阳精神和学习喻杰、彭亮根等先进模范相结合,团结一致奔小康。岳阳市被评为全省“三学三推”活动先进单位。岳阳市《依靠群众,组织群众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材料,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工作会议上印发。1994年,市委决定在市直党政机关开展争创“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基层服务”最佳单位和优秀个人竞赛(简称“十佳百优”)。发动民意投票,进行“下级评上级,基层评机关、群众评干部、主人评公仆”。1995年经考评,从参赛的119个机关单位、2400多名干部中评选出10个最佳单位、5个先进单位、100名优秀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推动了干部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1995年,市第三次党代会制定《岳阳市“九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把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市民素质贯穿于文明城市创建的目标任务之中。
10多年来,岳阳把精神文明建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也在探索中前进,培养了社会主义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人,塑造了开放城市的文明形象,推动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岳阳相继荣获全国对外开放甲级旅游城市、省辖八市文明卫生红旗城市“九连冠”,全国地级十佳卫生城市“三连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沿江开放城市等桂冠。
走“文明在岳阳”特色之路。1996年10月10日,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与总的要求。市委召开三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贯彻中央《决议》的措施。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文明在岳阳”大型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市委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五大系统工程:即由争做文明学生、文明市民、文明个体工商户和争创文明家庭活动组成的细胞工程;由争创文明单位、文明小区活动组成的基础工程;由机关干部“公仆杯”竞赛活动的龙头工程;由服务性行业开展的“三满意”竞赛活动的窗口工程及城区“四路二站二码头”和大街小巷的保洁执勤活动组成的“三保工程”。同时开展“五大创建工程”“五大集中整治”,强化城市管理,刹住城市不文明“十乱”现象。活动还向各县(市)、区辐射,华容县“满意在华容”活动、岳阳县“讲公德、创文明”活动、平江县“三三教育”活动以及其他县(市)、区、场开展的活动,均取得阶段性成果,提高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为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倡导文明礼貌服务新风,在车站、码头、旅社、商店、医院、公园组织100个窗口单位参加争获“文明杯”竞赛活动;为净化社会风气,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各县(市)、区、场党委领导下,由乡(镇)、场具体组织,在广大农村开展创双文明户、遵纪守法户、计划生育户、科技示范户的“四户活动”,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得到提高。在城市居民中开展“弘扬岳阳精神,争做文明市民”活动。编写《岳阳精神读本》《市民读本》,制定《文明公约》,颁发《市民手册》,开办市民学校。1996年,全市有省级文明建设先进县(市)、区4个;省级文明建设模范单位6个;省级文明单位52个;市级文明建设模范单位15个;市级文明单位247个。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1997年,组织市区6所中小学校师生、家长开展学习“文明在岳阳”知识大联动,5万余名学生、家长参加签名联动活动。《岳阳晚报》、岳阳电视台、岳阳广播电台开辟《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城市》专栏专题。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开展整顿文化市场、整顿标牌广告、整顿环境卫生、整顿交通秩序、整顿市容市貌五大专项活动。开展创建市公共汽车20路“文明示范线”活动。该线被团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被市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等称号,成为岳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风景线。从首次评选出的10个文明窗口单位、40户文明家庭、50名文明市民中,选出8人组成“文明在岳阳”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赴6县(市)3区3场作巡回报告11场,有8000多名县(市)、区、场科以上干部参加报告会,通过广播、电视收听、收看报告的达10多万人,在各地引起强烈反响,有力推动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1998年,继续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在岳阳”活动。文明小区、文明行业、文明窗口、文明市场、文明村镇、文明市民、文明家庭等争创活动初见成效,城区商业、邮电、交通、金融等60多家文明示范窗口单位,面向全市作出文明服务承诺,巴陵大桥集贸市场等11个市场跨入省级文明行列,全市评出40户文明家庭、50名文明市民,其中余国益等7人获湖南省首届文明公民,李求云等3个家庭获湖南省首届文明家庭称号。长炼生活小区、金岳花园、杨树塘小区等一批文明小区,为市民生活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助人为乐、济困救难、互相关心、和睦友爱的社会风气不断形成。
这三年虽然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但由于有10多年开展文明建设的经验,“文明在岳阳”走向了系统化、走向了个性化、走向了特色化,为文明城市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军。1998年,岳阳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经济受到了重大损失,但市委、市政府正式作出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决定,以此增添活力和动力。召开3次常委扩大会专题研究创建工作,将《岳阳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工作方案》在《岳阳晚报》公布,广泛征求市民和社会各界的意见。最后确定九大城市硬件建设工程和五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1999年,在第四次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中,岳阳市获湖南省第一名,全省城市卫生竞赛中获“十二连冠”。 9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庆前夕,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成为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2000年,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岳阳世纪之初的奋斗目标,决心把岳阳建成富强、文明、秀美的湖南第二大经济强市,界定文明为全民整体素质较高、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社会风尚健康有益、文化生活文明活跃、社会秩序祥和安全。文明创建在城市抓文明小区建设,下发《岳阳市文明示范窗口创建管理暂行办法》,花大气力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农村普遍开展以“文明新风进农家”为主题的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诚信进农家等活动,城乡文明程度大为提高,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并打破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终身制,彻底实行年度制。
2005年,各责任单位严格对照《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根据各自的创建任务制订工作方案。围绕建设人文环境、法制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创建活动。10月,岳阳市再次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2006年9月,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民本岳阳”执政和发展理念,实施“民本岳阳”九项工程,其中“文明岳阳”工程要求“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全社会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随着“民本岳阳”九项工程的整体推进,岳阳市文明创建力度不断加大。
从“文明在岳阳”到“文明岳阳”,虽一字之改,但意义重大,内涵深远。全市上下,抓住文明城市创建,进一步推进全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发展,文明创建呈现“全面提速、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全市继续深入推进文明竞赛,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农户、生态文明村、农村文明小区等活动,涌现一批先进典型。举办“诚信岳阳”活动启动式、加大“扫黄打非”力度、开展文明短信有奖征集发送等,新闻媒体开辟《文明建设大家谈》等专栏,营造出强大舆论氛围。坚持全体市民共建共享原则,一手抓城市建设,一手抓城市管理,新建成岳阳楼新景区、洞庭风光带、文化艺术会展中心等一批文明建设标志性工程,成功举办奥运会圣火传递、中国当代十大爱情故事评选、首届岳阳文化艺术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等活动,有力地促进城市品位的跃升,市民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2009年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召开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岳阳第三次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城市荣誉。
2010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动员大会,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带动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治安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即“五创”提质活动。通过深入开展“五创”提质,文明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岳阳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进入全国地级市前30名,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奖,华容荣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环保创模”通过国家环境技术评估,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分别消减3%、2.4%和4.1%。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3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获全省第一。“绿化创模”完成植树造林1.71万公顷,总面积8030.15万平方米,市区绿化覆盖率40.88%,人均公共绿地12.44平方米、中心区公共绿地10.5平方米,城郊丘陵区森林覆盖率36.82%,平湖区15.13%,建制镇绿化覆盖率34.12%,村庄绿化覆盖率41.13%。2013年4月,全国绿化委正式宣布岳阳市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治安创模”深入人心,严厉打击涉黑、涉恶、涉毒、涉黄等犯罪行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继续保持全省领先。“交通创模”完成《城市交通管理规划》等方案,完善一批路段,城区交通秩序逐步好转。
10多年来,岳阳始终坚定创建的信心和决心,把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一张岳阳的城市名片打造,推动了许多惠民工程和强市工程,推动了岳阳科学发展,改善了人居环境,打造了一张张城市品牌,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二)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加强
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历届市委把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作为文明建设的第一工程,注重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一目标,开展道德宣传教育,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进行丰富多采的实践活动,全市公民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深入开展道德宣传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倡导和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本任务。岳阳升格为省辖市后,结合市情,突出重点,不断推进“三义”“三德”教育深入开展。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颁布后,市委立即制定贯彻落实《纲要》意见。1984~1986年,开展以刹三风(赌博、迷信、人情)、树新风、破旧俗的宣传教育。1991年,宣传倡导岳阳精神,即“先忧后乐,团结求索”。因势利导,在人民群众中培育一种主导精神或“基本哲学”,有利于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形成一个主旋律,促进全市人民道德的提高,引导大家团结奋进,求索奉献。1993年,开展“爱我湖南、爱我岳阳”活动,组织电视知识大奖赛,并深入开展“五五”教育,即“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五旗”(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队旗),“五心”(忠心献祖国、热心献社会、孝心献父母、爱心献亲属、诚心献朋友),“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五种精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尊重科学、真抓实干的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谦虚谨慎、学习先进的精神,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教育活动。为推动“三德”教育,先后编印《岳阳市民文明公约》《岳阳市民文明手册》《岳阳市民“三德”教育读本》《岳阳市民必读》等书籍。1999年8月,设立市文明学校总校,市直系统、岳阳楼区、中央省属企业成立27所分校,300多所子校。市委领导带头讲文明建设课,共培训600多名辅导员。全市有40多万人参加学习,有10余万市民参加市文明知识统一考试,合格率为95%。2003年,为了进一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面加强农民公民道德建设,开展新型“农规农训进万家”教育活动,达到了正家风、聚民心、引富路的目的。2008年,利用国家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定为法定假期的契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引领人们牢记光荣使命,弘扬传统文化。2010年,组建130所社区市民学校(中心城区每个社区1所),全面提升市民的素质。2012年底,市委决定在全市开设“道德讲堂”,即开展机关道德讲堂、企业道德讲堂、行业道德讲堂、学校道德讲堂、村镇道德讲堂、新市民道德讲堂。2013年5月31日,岳阳市第一期“道德讲堂”开课,道德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讲身边人”为主要形式,听取先进事迹宣传,观看道德宣传短片,讲述喜爱的或发生在身边的道德故事,讨论道德现象、评价行为。群众推荐先进人物,引导群众学习效仿先进模范。先后有市委办、市委组织部、市城市管理局等单位道德讲堂相继开讲,23家单位被文明办评选为全市“道德讲堂”示范点。教育提升了市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促进社会风气好转,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蔚然成风。
不断推出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的人格魅力在思想道德和社会新风建设中发挥较好的导向作用。30年来,岳阳始终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英雄事迹激励人,以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不断推出有鲜明时代教育意义的先进典型:20世纪80年代,岳阳市评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标兵,汇成《岳阳先进模范人物巡回报告团演讲材料汇编》,下发基层单位组织干部群众学习。90年代,市委、市政府命名汨罗市委书记彭亮根为焦裕禄式的干部、桃矿风钻工姚孟湘为王进喜式的工人、平江县青年农民陈忠平为雷锋式的青年。在树立“岳阳精神”时,倡导将学习喻杰、彭亮根等先进模范相结合,表彰300多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其中有39人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他们用生命和热血诠释了舍生取义、先忧后乐岳阳精神的时代旋律,市委宣传部编写了有关专辑以及反映见义勇为事迹的电视片,举办英雄事迹报告团巡回演讲,见义勇为英雄精神的强大感染力和凝聚力,推动城乡不断兴起“学英雄、做英雄”的热潮。以后又推出了爱岗敬业、勇攀高峰的茶叶专家刘先和、公安部一级英模鲁运新的先进典型,市委、市政府、岳阳军分区联合发出《向朱水平学习的决定》,宣传学习“抗洪英雄”高建成,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杰出母亲的高建成之母杨友秀,全国十佳绿色卫士张建设,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获得者方红霄,以及环保事业的全国先进、军休干部朱再保,2007年湖南省十大新闻人物、90后中国孝子陶星等等。全市还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迄今有150多名“身边好人”事迹得到宣传。
2007年以来,市文明办举办三届道德模范评选,先后评出39位道德模范,1人被评为省道德模范,推荐参加全国评选,还评选出公民道德建设先进个人15人,下属各县(市)区共评出道德模范285人,提名奖90人,开展文明市民等系列文明典型评选,共计超过2000人,有8人上了“中国好人榜”。2013年,岳阳籍“最美兵哥”周哲平因徒手接住跳桥轻生女子经评选荣登5月“中国好人榜”。
30年来,通过学先进学英雄,树立弘扬岳阳精神的正面典型,引导市民提高“两个素质”,争做“‘四有’新人”,营造了一个讲文明、树新风、为开放兴市作贡献的良好舆论环境,市委、市政府结合精神文明的各种竞赛活动,广泛开展评选“十佳百优”、红旗党支部、科技新闻人物、农村致富能手、劳模、优秀教师、女性十杰等活动,其中道德建设尤为社会和市民看重。市文明办成功推选一批道德模范参加全国和省评选,开展道德模范巡讲,引导市民见贤思齐。这些典型,奏响了时代主旋律,展示出岳阳的正气雄风,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思想道德和社会新风建设,净化了社会风气,形成了学先进的热潮。
持久开展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道德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全市围绕每年3月的“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掀起“学雷锋、树新风”为中心内容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热潮。开展新长征火炬接力、争做文明青年实践活动。90年代,发动全市人民推荐身边的焦裕禄式干部、雷锋式青年、铁人王进喜式工人的“三推”活动,扫黄除六害、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等道德实践活动。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青年文明号、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21世纪,围绕抗击“非典”“三讲一改一树”(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改陋习,树新风)活动,在全市广泛实践“改陋习、树新风”,涌现出志愿者、爱心超市等一大批实践载体。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市委召开专题常委会议,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全市党政机关、农村、企业、学校、社区分别围绕“树立正确荣辱观、争当人民公仆”“倡导新风尚、建设新农村”“践行‘八荣八耻’、共铸企业诚信”“知荣明耻、健康成才”“树文明新风、建和谐社区”等“五大主题”,扎实开展系列道德实践活动。2008年,为迎接奥运会,岳阳举行“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礼仪知识电视竞赛,共有12支代表队参加,并以此促进公民素质的提升。
30年来,岳阳市通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文明在公交车、文明在医院、文明在校园、文明在家庭、文明在岗位等现象竞相涌现,全社会树立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新风如春风吹遍岳阳大地,呈现道德百花争艳的春天。
积极推进未成年人道德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按照中央、省文明创建工作部署,近年来,岳阳集中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渗入其中,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到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三大创建的评选管理范围。市文明办牵头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党政领导重视并兴办实事,并组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2003年,市文明办会同市科协、市妇联等部门开展家庭科普知识电视竞赛,经层层发动,组织初赛与复赛,组织参加全省竞赛获二等奖。2004年,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认真做好八件实事的决定》,全市从学校、家庭、社会入手构建“三位一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阵地作用,实施好“校园道德”工程;二是依托家庭第一课堂,实施好“细胞优化”工程;三是精心构建社区教育网络。市教育局制定《中小学德育工作基本要求》,指导全市各中小学加强德育工作。市文化局将全市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革命纪念馆对中小学生集体参观免费,个人持学生证半价优惠。各有关部门联合行动,整顿规范营业性网吧,全市400多家网吧签订“禁止未成年人进入,严格守法经营”承诺责任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2009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专程到岳阳市调研,对岳阳市这一工作予以充分肯定。2011年,市教育局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活动先进单位,市朝阳小学被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关工委两次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深入发展,建立健全岳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联合会议制度;成立岳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援助,对中、小学班主任进行心理指导和培训;成立首个岳阳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基地,授予岳阳晚报社、长江信息报社岳阳小记者团。岳阳市被中宣部评为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是湖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
(三)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随着岳阳市“学雷锋,树新风”“文明岳阳”活动的开展,志愿者队伍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已成为岳阳文明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多次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委的肯定与高度评价。
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和谐的社会是绿色的人际环境,每一片绿叶需要春风、阳光、雨露。在“文明岳阳”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历届市委、市政府重视志愿者队伍建设,要求县(市)区、市直单位、高校、企业多方联动,完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通过采取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组织网络、加强队伍建设、推行项目化运作,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10年4月,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的意见》,提出岳阳发展志愿服务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要求各级党组织、社会团体广泛动员干部群众投身到志愿服务行列中,各级关工委、教育、工会、妇联、残联、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单位、组织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有关单位探索和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做法,将部分公共服务和公益事业,委托志愿者组织实施,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热心人士资助志愿服务活动。
2010年开始,全市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志愿精神作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内容,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评价中。在全市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暨志愿者工作大会上,对11名杰出志愿者、15个优秀志愿服务团队进行表彰,并在市级媒体上对邓红梅等一批志愿者典型进行深度报道,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营造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浓厚氛围。
2011年,成立岳阳市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负责全市志愿者组织的管理、协调、指导工作。市文明办多次召开全市志愿服务工作大会和志愿者座谈会,建立健全各项志愿者工作的运行机制。明确志愿服务事业专职人员、专用场地、专项经费,将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保障范围,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募集为主要来源,志愿者组织所在行业为依托的志愿服务投入机制。
2012年4月10日,岳阳市下发《关于加强志愿服务建设爱心城市的意见》,成立岳阳市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市志愿服务活动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督促各地各部门开展志愿服务,共同建设爱心城市。
2013年,岳阳市组建由20人组成的“四德教育”与文明礼仪讲师团,其成员从历届道德模范中产生,安排到各单位巡回演讲。这是岳阳市积极探索政府引导、社团运作、公众参与的志愿服务模式,创新了志愿服务的招募、注册、管理、评价、激励等新机制,规范了志愿服务流程,实行全程管理、服务过程与服务目标的统一。逐步建立志愿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确保了“英雄流血不流泪”“好人有好报”机制的实现。
至2013年上半年,全市有65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16万名志愿者活跃在文明创建和社会和谐的建设中,80%的乡镇(街道)均成立志愿服务队,在岳阳楼区、岳阳洞庭湖旅游度假区、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建立100多个社区志愿服务站,在任弼时纪念馆、市福利院等地建立26个志愿服务基地。
志愿服务爱洒巴陵。岳阳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扶贫济困、扶老携幼、救助危难、见义勇为,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涌现了一个个“岳阳好人”的生动画面、一幅幅“爱心天使”的感人场景,打造了“学雷锋在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扶贫帮困、社区建设、赛会服务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 2012年,岳阳市全面推行注册志愿者制度,注册志愿者达到10万人,累计服务500多万小时,受益群众近200万人次。
2005年,启动扶残助学长江行动,6年为困难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募集爱心款近300万元,资助2016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2008年特大冰冻灾害,全市100多支志愿者小分队,深入灾区一线,积极给受冻乘客送食物、棉被,上街清雪除冰、疏通路面,给灾民检修房屋、清运垃圾,将爱与温暖源源不断送到受灾群众身边。
汶川大地震后,广大志愿者踊跃参加“我们与你在一起”抗震救灾募捐活动,共捐款捐物价值188万元,献血57万毫升,并自发组织两支专业志愿者救援队深入四川灾区,用爱点燃了灾区群众的希望。
2010年,面对西南五省旱情,他们开展了“一瓶水、一份情”支援西南灾区特别行动,短短3天时间共募集捐款40多万元,充分展示了岳阳古城的博爱和温情。4月,市文明办联合市总工会等单位,举行“给力农民工·情暖2011”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志愿者刘沅代表全体志愿者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际华3517橡胶厂、河北正龙食品公司现场为农民工捐献爱心物品。12月5日,市文明办举行庆祝第26个国际志愿者日暨首届岳阳公益嘉年华启动仪式。全市各界志愿者组织和社团参加此次活动。仪式结束后,市领导、志愿者们与46名残疾人签订“一对一”爱心助残帮扶协议,志愿者还募集爱心善款(含物资)330万元,开展临湘市贺畈泥石流灾区助老助残助学等各项活动30场次。
2012年2月28日,岳阳启动“学雷锋当好人,建设爱心城市”活动。清风义工、山水有爱、红十字、环保、文化等34支志愿者服务团队、3000多名志愿者一起争做现代雷锋,建设爱心城市。在建设爱心城市的过程中,成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和“三关爱”志愿服务中心,广大志愿者无偿资助特困学生,帮扶残障人士,扶助特困家庭,开展文化体育、义务医疗公益活动,共捐款捐物累计3000多万元,组织文化体育、义务医疗活动上千场。8月27日,团市委组织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举行“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助推‘五大整治’行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市内各交通路口、社区街道、门店、公共汽车站等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全市以“文明岳阳”为主线,开展 “弘扬志愿精神,助推‘五创’提质”“先锋行”等30多项重大活动,1000多名志愿者成立文明劝导队、卫生清扫队、“牛皮癣”清除队,到社区、城市交通要道、公园、广场、商场等地劝导不文明行为。发放《政府通告》宣传资料15万份、清除死角垃圾1000处、清理“牛皮癣”达200公斤、劝导不文明行为近万次。
岳阳志愿者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岳阳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大力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年均开展1次以上全市性百万人绿色行动,参与活动人数累计超过2000多万人次;积极营造生态碳汇林,发动全市百万青少年捐资50万元,先后在洞庭湖区和市民唯一饮用水地的铁山水库畔分别植防洪、护水(碳汇)林共35万株;倡导家庭节能减排,筹资20万元翻印《全民节能减排手册》50万册,免费发至全市所有学校、学生家庭;2005~2012年,在环东洞庭湖区发动70万居民开展“创建生态文明社区、打造洞庭平安湿地”行动。
2012年8月9日,在湖南省2010~2011年度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上,岳阳市周保国等71人获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郭文等91人获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杨虎等554人获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易虎等18人获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奉献奖。无偿献血志愿者王永林作为优秀志愿者代表在会上作典型发言。1999年以来,由于有志愿者的义务献血,岳阳市已连续13年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成分输血率达到99%,无偿献血增长率15.3%。没有发生过因输血感染相关疾病的情况,有力地保障了临床用血和血液安全。无偿献血工作走在全国先进城市的行列,省红十字会干细胞库中心主任何一平评价说“岳阳人很有爱心”,并称这是“岳阳现象”。
一回手牵手、一句贴心话、一片真挚爱、一次无私奉献……让人人快乐幸福,让人间流淌着春天般温暖,让世界升起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