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6-23 12:00
岳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20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在这里生活。距今1万年至5000年前,境内先民即已开始种植稻桑,饲养禽畜,纺织制陶。相传公元前2500多年前,黄帝“征”天下,曾“南至于江,登熊、湘”,“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商周时期,境内步入青铜器时代,城陵矶即筑有古城。战国时期,屈原遭流放后,行吟于汨罗江畔和洞庭湖区,以求索精神耀世。秦汉时期,境内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帝王名臣、文人墨客多会于此,名篇佳作陆续问世。东汉时期在此设巴丘邸阁,后改称巴丘城。西晋太康元年(208)改称巴陵城。自此即为历代郡、府、州、县治所在地,成为湘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南朝宋诗人颜延之登巴陵城楼作诗曰:“清氛霁岳阳,层晖薄澜澳”,“岳阳”一词首现文学作品。唐代张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留下千古传颂的诗篇,更使“岳阳”二字名传遐迩。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子美书丹,邵竦篆额,皆一时精品,号称“天下四绝”。从屈原的《离骚》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上下求索之志,先忧后乐之情,逐渐凝聚为岳阳文化的精髓。元代,岳州成为杂剧、曲令南移的走廊和创作中心。明清时期,岳州近代经济、文化萌芽,私家著述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中,产生于境内的精品其数量之多、格调之高、传诵之广、影响之大,在全国大中城市中亦为罕见。
中国共产党在岳阳建立组织和政权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理想信仰和革命精神,谱写了岳阳历史文化的新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阳文化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文艺岳家军迅速崛起。岳阳的文艺创作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已形成阵势,在全省占有一席之地。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今,岳阳市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了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之家,每个社区均拥有文化活动中心,全市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岳阳楼新景区修复,增添了古城门、双公祠、汴河街、公共大戏台等多处人文景观。兴建了集表演、培训、影视、会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会展中心,中心占地9公顷,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精心打造“岳州大舞台”“巴陵戏台”等五大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举办文化艺术节。在全市城乡广泛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星级农户和文明家庭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岳阳走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市之列。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涌现出不少在全省乃至全国颇有影响的作家、艺术家,创作出《曹操与杨修》《将军谣》《喜脉案》《八品官》《弃花翎》《夕照青山》《老骆纪事》《今上岳阳楼》《村官本是打工仔》《那山那人那狗》等一大批具有历史性和时代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其中获得全国性大奖的作品有40多件。1994年1月,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岳阳市赫然在列。自2002年以来,岳阳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创作活动,创作了大量的精品力作,形成了文学、戏剧、影视、书画、摄影、音乐、舞蹈、民间艺术百花齐放的局面。2006年,市委、市政府倡导成立岳阳文学艺术创作奖励基金会,筹集资金奖励文艺创作。全市有11个文艺家协会,会员近3000人,其中国家级会员100余人,省级会员500余人;享有正高职称的作家、艺术家21人。每年创作出版文学专著10余部、中短篇小说近100篇,在国内外出版、发表、展演、获奖的各类文艺作品达300多件。7月,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岳阳“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金字招牌,为湖南首家。是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至2012年,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项、省级13项、市级26项。2009年9月,包括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在内的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月,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岳阳市 “中华诗词之市”牌匾, 2010~2012年,岳阳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岳阳荣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成立,为古老的戏种添薪传火。文化设施建设覆盖城乡,文化惠民活动空前活跃,专业文化精品迭出,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文博、图书、广播、电视、电影、新闻出版、报刊网络事业蓬勃发展,古老的历史名城洋溢浓厚的文化气息,550万岳阳人民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历史文化名城在洞庭之滨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