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容环卫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7-11-06 12:00
【概况】 2016年,岳阳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简称市环卫局)贯彻“时时干净、处处整洁”的管理理念,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营造秀美环境。推动环卫工作实现“四个推进”:即从辖区范围向街巷社区推进,从路面卫生向水域保洁推进,从视线范围内垃圾清理向视线范围外推进,从治理视觉污染向消除嗅觉污染和减少扬尘推进。在水域环境治理方面,组建5支专门队伍,投入300万元,对中心城区“五湖一河”(洞庭湖东岸线、南湖、芭蕉湖、东风湖、吉家湖和王家河)沿岸10万吨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平整和运输处理。
坚持工作标准。重要领导到岳阳、重大活动开展和重要节日期间,坚持工作高标准、以最佳状态展示岳阳城市形象。完成重大接待迎检活动38次97天。服务工作大局,在学院路、洞庭北路等工程建设期间,调配人力物力,增加清洗车辆,使市容卫生标准不降低,居民出行不受阻。
倾情关注民生。为困难社区、改制企业、“城中村”等特殊区域无偿清理垃圾1万吨。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确保清扫保洁、洒水降尘等日常作业不扰民。办结数字城管派单、市长信箱平台投诉等问题3万个。开展“关爱环卫工人”等公益活动,联合社会爱心企业关爱环卫工人4次300人,走访慰问困难职工100名。
【完善环卫作业体系】 2016年,市环卫局完善作业体系,推动环卫作业向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方向前进。
洗扫保洁机械化。推行人工“两扫全保”服务制和“快速巡回保洁法”。调整优化机械洗扫保洁模式,将“人、车、路”相对捆绑,利用洒水车、洗扫车、高压清洗车、护栏清洗车等设备,对车行道、人行道、边沿石及隔离护栏,进行全方位、连续性、高精度的“淋浴式”清洗,强化人工保洁与机械洗扫相互配合、协调推进。
垃圾收运物流化。合理布局果皮箱、垃圾桶等收集容器,确保市民方便投放。科学安排垃圾收集时间及频次,统筹调度各站点清运路线,以网格化管理覆盖所有的点、线、面,使垃圾的产生、收集与运输实现无缝对接,整个运行体系环环相扣,城区垃圾基本实现随产随清。
终端处理无害化。按照国家最新技术标准,对入场垃圾开展卫生填埋、无土覆膜、除臭灭蝇,规范进行污水处理,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全年完成生物纤维覆膜12万平方米,处理生活垃圾28万吨、污水8.6万吨,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创新环卫管理机制】 2016年,市环卫局构建科学高效、充满活力的运行新机制。
创新“智慧环卫”管理模式。投入500万元,结合“数字城管”二期工程,将平台建设到队、班组,全面采集第一手真实数据,对环卫工作进行全过程监控管理。建立环卫考评微信反馈系统,加强日常考评过程。每月召开考评工作讲评会。
建立“常态考核”监管框架。推进“全天候、全过程、全覆盖”的督查考评新模式。坚持用“三净”(对泥沙和尘土称重考核,以克论净;对烟蒂和白漂计量考核,以个论净;对垃圾落地计时考核,以快论净)指标检验工作效果,使市容卫生保持在“两个10”的高度,即“道路浮尘砂石每平方米不超过10克、垃圾滞地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推进“多元控污”治理体系。坚持“三个强化”,即强化市容执法治污,全年整治各类污染源300处,处置突发污染事件2500起,查处散装货物违章运输车辆500台次,堵住基建场地、街道门店和“五漏”车辆等主要污染源头;强化文明引导治污,优化环卫工作外围环境;强化部门联动治污,将防污手段前移,减少环卫重复劳动。
【提升环卫服务功能】 2016年,市环卫局加快环卫设施设备建设改造步伐。一是完善设施。新建连体公厕、垃圾站3座,重点改造庙前街、东茅巷等站厕16座。投入300万元,对所有站厕的内外墙、下水道及无障碍设施等,进行高标准维修维护。提高站厕服务水准,执行从早7点到晚9点的全日制专人保洁制度,定时喷洒药物消毒除臭,设施内外环境干净整洁。在公厕内部布置绿色植物。环卫设施管理由规范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由具备一般功能向注重弱势群体转变。二是添置设备。推动环卫工作从劳动密集型向机械集约型转变。投入600万元,新购密封式垃圾运输车、高效吸尘车、环境监测车等作业机械20台。构建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加大监管和防范力度,有效控制机械设备及职工安全事故发生。
(张 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