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市客环卫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2-25 12:00

【概况】  2012年,岳阳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简称市环卫局)围绕“争一流、上水平、作贡献”的工作目标,落实“时时干净、处处整洁”的市容卫生长效管理要求,全力打造环境卫生品质之城,推动城市宜居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圆满完成各类重大接待活动38次180天,国家卫生城市复查和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环卫受检项目全部完成,城市环境卫生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好评和广大市民的一致认可,成为凸显岳阳城市形象中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
【市容卫生大步跨越】  2012年,市环卫局坚持做强主业,将环卫工作放到“五创”提质和“四三六”工程建设大局中去推进,从生产作业的各个环节入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推动城市卫生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推行“淋浴式”冲洗清洗。改路段普扫为普洗,与巡回保洁相结合,将辖区分为30个区域,南湖大道等8条主干道坚持每日一冲洗,德胜路、巴陵广场等16处坚持每周两冲洗,其他路段坚持每周清洗一次。普洗制度的推行,既避免白天洒水作业扰民的弊端,又使辖区卫生质量全部达到路见本色的效果,市容面貌焕然一新。二是推行无缝隙清扫保洁。每日凌晨5点至晚上24点执行“两扫全保”;夜间借助街道清洗人员辅助保洁,服务时间实现24小时全覆盖;同时,针对早、中、晚薄弱时段和节假休息日,灵活增派人员,协助拾捡垃圾并负责文明劝导,进一步强化市容卫生。大力整合资源配置,将人财物向城市主干道、宾馆周边及大型广场等窗口地段倾斜,向地下通道、人行天桥等薄弱环节拓展,向路边、水边、墈边、市场边及铁路沿线推进,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三是推行高效率垃圾清运。在临街门店方面,实行一店一策,错时上门服务;在服务庭院方面,拆除沿用多年的垃圾屋,增放外型美观的垃圾桶和密闭垃圾箱,有效解决垃圾裸露造成的视觉和嗅觉污染,同时,不断增加各垃圾站点的收运频次,推动城区垃圾从“日产日清”向”随产随清”转变。
【环卫长效化管理机制】  2012年,市环卫局彻底抛弃以往经验式、被动式、突击式的工作模式,坚持科学谋事干事,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方法,从多个层面入手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以承包招标强责任。在经费管理上,通过宏观调控和强化监管,使局属单位责任心全面加强,市容卫生高质达标。在作业运行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千亩湖走廊和湖滨大道、望岳路的环卫作业服务分别采取社会招投标和内部模拟市场改革方式,推动市容卫生质量大幅提升。二是以严格考评促长效。推行“全过程、全天候、全覆盖”督查考核,把考评的重点放在容易忽略的细节上,放在薄弱环节上,将考评结果在第一时间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将创建活动作为检阅队伍作风和卫生质量的重要机遇,有效确保国家卫生城市复查等各类重大创建活动圆满成功。
【环卫设施设备建设】  2012年,市环卫局坚持把提升机械作业水平作为促进环卫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来谋划,把建设完善环卫公益设施作为事关民生的实事工程来落实,增强行业服务功能和发展后劲,推动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一是推动环卫工作从劳动密集型向机械集约型转变。投入800多万元,添置机械清洗车、洗扫车、压缩式垃圾运输车等各类现代化车辆和机械设备20台,使该局机械车辆达到137台,环卫机械化作业率提高到47.6%,中心城区环卫工作由此彻底告别过去以人工保洁为主的作业模式,真正迈入机械化作业新时代。采购三轮保洁车200台、垃圾站垂直压缩设备6套、专用垃圾桶2100只、果皮筒600个。二是增强环卫服务功能,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投入300多万元,在千亩湖旅游走廊、新胜小区等地段新建高标准公厕3座、垃圾站2座,在青年中路等地新建上水点5处。同时,按照市政府关于“三位一体”(如厕、管理、经营)的建设要求,对炮台山、金东门、天灯等处一大批站厕设施进行重点提质改造,得到市民高度赞誉。
【环卫控污治污】  2012年,市环卫局对城区76个重点建设工地、沿湖风光带13个沙石码头,严格落实“七个必须”规定,督促实施围挡作业,硬化进出通道,有效遏制各类车辆带泥上路。对800多台散装货物和110多台短途垃圾运输车辆,全面督促落实密闭化运输举措,杜绝各类运输撒漏污染,市容环境得到良好维护。根据市容卫生的突发性特点,成立多支应急处理队,分片分路段对应负责,确保问题随时发现,快速解决。处理“12345”政府热线、“12319”城管热线及市民直接投诉反映的各类问题2000多起,市民满意率达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