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书廊 > 岳阳年鉴 > 岳阳市年鉴 > 2011卷 > 综述 > 正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16 12:00

【岳 阳市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2010年,岳阳市经济总量增长较快,地区生产总值1539.36亿元,增长14.8%,增速比2009年提高0.8个百分 点,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水平4.5和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5.53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34.23亿元,增长 20.6%;第三产业增加值489.59亿元,增长10.7%。

经济结构持续调优。第二产业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为14.0∶54.2∶31.8,第一、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2.3个 百分点,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4%。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到65.7%。高新技术 产业占比继续扩大。全市新增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工业企业14家,总数达到165家,实现总产值679.62亿元,增长58.3%,完成增加值191.77亿 元,增长30.8%,占GDP比重12.5%,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所有制结构持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884.47亿元,增长18.6%,占全 市GDP的57.5%,比2009年提高2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6县市1区(屈原管理区)的县域经济实现GDP903.2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58.7%,比2009年提高0.4个百分点,5区 (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南湖风景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实现GDP409.2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26.6%,比2009年提高1.6个百分 点。

财税收入大幅提高。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139.61亿元,比2009年增长25.9%,其中税收收入117.60亿元,增长25.0%。一般预算收入 51.90亿元,增长24.4%,其中税收收入29.88亿元,增长20.4%。财政收入占GDP比重9.1%,比2009年提高2.6个百分点。财政总 支出163.88亿元,增长24.2%。

景气指数稳中有升。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指数一季度146.67,二季度145.64,三季度135.43,四季度153.7;企业家信心指数一季度149.05,二季度143.60 ,三季度143.60,四季度148.0。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7.23亿元,比2009年增长19.2%。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132.73亿元,增长51.7%。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全年利用外资签订合同项目30个,比2009年增长11.1%,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个,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1.57亿美 元,比2009增长24.1%。实际引进境内省外资金168.36亿元,增长21.6%,其中工业实际利用境内省外资金138.72亿元,增长 24.3%。

对外贸易持续升温。全市进出口总额10.24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0%。其中进口总额5.83亿美元,增长14.4%,出口4.40亿美元,增长 4.9%。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31212万美元,增长6.4%;加工贸易出口5263万美元,增长12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468万美元,增 长3.0%,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5%。

旅游消费不断趋旺。全市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452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5%;接待入境旅游者12.81万人次,增长7.9%。实现旅游总收入102.87亿元,增长25.8%,其中旅游创汇4052万美元,增长17.3%。

【农林牧渔协调发展】2010年,岳阳市粮食播种面积54.16万公顷,增长0.4%,总产量315.8万吨,比2009年增长0.1%;肉类总产量57.6 万吨,增长3.9%;水产品总产量37.87万吨,增长4.8%。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26.42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农业产值 150.1亿元,增长3.6%;林业总产值9.54亿元,增长4.6%;牧业总产值109.99亿元,增长4.2%;渔业总产值52.6亿元,增长 5.0%。结构比为46.6∶3.0∶34.1∶16.3。

农 业基础不断改善。全年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17.40亿元,增长17.0%。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1万处,投入资金9.8亿元,移动土石方5200万立方 米。年末实有耕地面积327.51千公顷,增长1.6%。农村用电量6.54亿千瓦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468.39万千瓦,增长6.6%。

农 业产业化加快推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2617家,增长1.0%。其中,25家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83.9亿元,增长29.4%; 实现利润5.7亿元,增长24.2%。农民专业合作社382个,增长2.4%;合作社成员5.6万户,辐射带动农户21.6万户。

【工 业生产规模继续扩大】2010年,岳阳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2009年增长21.3%,拉动GDP增长9.7个百分点。其中13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 增加值751.53亿元,增长23%,同比加快4.1个百分点。一是县市区工业发展较快。二是产业聚集程度不断提高。全市12大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 值325.27亿元,增长24.7%。其中6大省级及以上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40.12亿元,增长26.5%。三是非公工业强势增长。全市非公有制 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83.01亿元,增长27.8%,超过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4.8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同比为64.3%。四是优势 产业较快增长。五是企业经营效益大幅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95,比2009年提高55.3个点。34个主要行业中有30个行业 实现盈利。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利税总额179.38亿元,增长31.2%,其中利润总额46.99亿元,增长88.1%。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全市 1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保持增长的有10种,下降的有4种,保持稳定的有1种。

建筑业稳定增长。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81.8亿元,比2009年增长13.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房地产完成投资70.37亿元,增长37.1%;房屋施工面积801.61万平方米,增长22.9%,房屋竣工面积192.61万平方米,增长19.8%。

【交 通运输业加快发展】2010年,岳阳市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实现增加值66.39亿元,增长19.5%,增速比2009年提高13.5个百分点。全年货物运 输量15119.1万吨,增长40.4%,周转量228.6亿吨公里,增长28.3%;旅客运输量9881万人,增长16.4%,周转量65.28亿人公 里,增长6.1%。民用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42.15万辆,增长11.8%,其中2010年新注册汽车8.45万辆,增长 18.2%。邮电通信业较快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总量81.21亿元,增长21.3%,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54亿元,增长24.1%;电信业务总量 78.67亿元,增长21.2%。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9.82万户,下降10.4%,移动电话用户262.15万户,增长9.0%;年末拥有国际互联 网用户25.37万户,增长29.8%。

【金 融保险发展稳中有升】2010年,全市年末金融系统(可比口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84.97亿元,比年初新增102.13亿元,比2009年增长 15.0%;各项贷款余额437.18亿元,比年初新增74.45亿元,比2009年增长20.5%,其中中长期贷款221.22亿元,同比增长 44.5%。

保险业发展步伐加快。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1.12亿元,比2009年年增长18.7%,其中财产保险收入6.91亿元,增长27.5%,人寿保险收入24.21亿元,增长16.4%。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5.94亿元,增长12.7%。

【城 乡建设日新月异】2010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2.16亿元,比2009年增长27.7%,其中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89.14亿元,增 长26.9%。5000万元以上项目53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数354个,完成投资377.76亿元,增长46.5%。

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241.57万平方米,比2009年增长35.5%;商品房销售额62.90亿元,增长90.7%。

节 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1.55吨标煤/万元,比2009年下降12.9%,其中列入全省“百家节能企业”的5家企业的综合能源 消费量25.97万吨标煤,下降17.2%;全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6.57万吨,下降1.4%;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8.95万吨,下降0.3%。

城 乡环境得到改善。年末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10.2平方公里;新建乡镇到村水泥(沥青)路1544公里,新建农村客运站场10个;改造市中心城区小街巷 35条,城市道路累计通车总里程达到592公里;新建农村沼气池2.18万口,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30.53万人;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8万吨, 增长80.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3%。

【科 教文卫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市科学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17.42亿元,比2009年增长27.5%,占生产总值的1.1%。全年计 专利申请受理数389件,增长37.5%;发明专利136件,增长33.3%。高新技术产品品种数达到602个,增长7.9%,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 种数达到388个,增长10.5%。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市高考文理科平均分均排名全省第三。年末全市各类学校在校人数84.98万人,其中普通高校4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学生4.36 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7.26万人;普通中学在校生26.12万人;小学在校生35.65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1.43万人。

文体事业持续推进。新建农家书屋556家,按“三室两中心”的要求,改扩建市中心城区49个社区服务中心。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1个,文化馆10个,博物 馆、纪念馆9个,公共图书馆7个,报业3种;电视人口覆盖率96.3%。有体育场地52个,其中运动场28个,体育馆10座,游泳池14个;各种训练房 45个;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达180个。

卫 生设施显着改善。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7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17个,床位数1.47万张。专科防治所(站)17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0个, 妇幼保健机构10个,卫生监督机构10个,乡镇卫生院175个。有卫生技术人员1.86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8050人,注册护士5637 人。

【人民生活稳步提高】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2元,比2009年增长10.4%,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1589元,增长 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88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462元,增长16.1%。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524.59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13.8%。

居 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177元,增长6.8%。其中,人均旅游支出增长42.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989.6元, 增长16.7%。其中,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衣着支出分别增长100.3%和12.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5.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7.0%。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0.7平方米,增加1.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2.14平方米,增加1.24平方米。平均每百户农户家庭拥 有彩色电视机88.2台,电话机56台,移动电话128.3台。

【社会事业不断完善】2010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5.51万人,比2009年多增1.0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6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继续保持动态清零。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社 会保障不断加强。全市城镇职工五大社会保险共新增参保人数24.5万人,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7.3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率 62.9%;城镇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40.16万人次,年均月保障人数为11.68万人,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86.36万人次,年均 月保障人数为15.53万人;城区低保标准达到每月26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月110元。

福 利事业加快发展。全市新建、扩改建乡镇敬老院8所。改造新建2所县级综合医院,7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和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筹集)城镇廉租房 44.2万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房1934套,完成831户洞庭湖湖区捕捞渔民危房改造,帮助2028户农村困难群众重建、改造和维修住房。

安 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全年发生生产事故855起,死亡156人,事故死亡人数比上年下降3.0%。其中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为0.498人, 下降12.7%;亿元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05人,下降23.8%;全年道路交通事故688起,死亡134人,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3.38人,下降 15.7%。

社会秩序管理不断增强。年末全市共有律师事务所33个,律师人员324人;公证处1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4235个,调解纠纷3.09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