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分配公平机制不断完善。市委、市政府推出向“4050”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倾斜的就业制度,加大社会保障的力度,弱势群体基本生活费用得到保障。由于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和建设新农村政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全市100个示范村在部门单位的帮助支持下,硬化村级公路 220多公里,疏浚渠道416公里,修建机埠涵闸350多处,有8311户完成清洁工程,8164户完成三改,6901户新建沼气池。 就业机制向弱势群体倾斜。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4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3.24万人,其中安排“4050”人员1.0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9.02万人,分别达到省八件实事规定目标的114.3%、116.2%、115.7%、120.2%。城镇居民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97,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为1.6。至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69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6%。 社会保障取得新进展。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4.7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32.64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6.42万人,均完成省八件实事规定目标;启动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2.21万人和26.13万人;生育保险覆盖率56.3%;领取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费人数 18.01万人。城镇低保标准月人均180元。 社会福利救济全面推进。全市民政事业费用实际支出2.67亿元。其中抚恤事业费8128.5万元;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0344.8万元;农村及其他社会救济费3309.6万元,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救济费290.1万元,五保户救济费1682.3万元;社会福利费414.6万元;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费1805.7万元。 社会秩序管理进一步人性化。全市有律师事务所29个,律师253人;公证处11个;人民调解委员会4006个,全年共调解纠纷5.31万件。交通事故发生546起,下降44.5%;火灾发生324起,下降11%;刑事案件立案数1.36万件,下降4.56%,抓获违法犯罪人数0.8万人,下降 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