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30 12:00
2004年,湘阴县辖32个乡镇、5个管区,土地总面积151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02千公顷。年末总人口69.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9.86‰,自然增长率6.07‰。年内气温最高36.7℃,最低-3.8℃;年降水量1361毫米。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一产业18.81亿元,二产业23.38亿元,三产业20.56亿元,分别增长 5.8%、18.5%、14.6%,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3.2∶41.2∶25.6。全县财政总收入2.17亿元,其中地方固定收入1.67亿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4亿元,比上年增长6%。水稻播种面积75.87千公顷,粮食总产量52.56万吨,棉花2125吨,茶叶1580 吨,油菜籽9880吨,水果47600吨,出栏肥猪106万头,出笼家禽316万羽,起水水产品8.6万吨,继续保持全省水产品总量第一县称号。振湘食品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义丰祥实业进入市级龙头企业,全县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家,市级龙头企业达到3家。三塘酱厂、华康食品等7家企业产品获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兰岭茶厂、华鑫实业2家企业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金顶实业3家企业7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认证,振湘藠头、金顶酱油等7个农产品获省名牌,长康、福湘等9个商标获省著名商标,海日食品、柠钠公司等10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华康牌黑芝麻油、振湘牌火焙鱼、湘锦牌香宝宝米获第六届国际农博会金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56万公顷,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18个,17家企业取得QS市场准入证。五大国有渔场和原种场、农科所、林科所、茶场等农口企业改制进展顺利。农村大户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种养专业大户达7900多户,新增2100多户。植树造林5.93万公顷,新增户用沼气池5000口。新增转移劳动力2万人,劳务输出达16万人,创劳务收入10.7亿元。建成农村小康示范村16个,白泥湖乡楠竹村被定为全省全面小康示范村省长联系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58元,增加525元。被定为全省惟一的农产品质量综合管理示范县。
工业总产值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亿元,增长3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食用植物油17809吨,配混合饲料64953吨,藠头36242吨,精制茶叶14361吨,机制纸及纸板73143吨,人造板42112立方米。全面完成县属国有骨干工业企业改制,置换职工身份7000多人,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民营化。商贸系统置换企业达到61家,置换职工9300人,启动粮食流通企业改革,完成乡镇企业改制,深化湖洲内部改革。全县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企业效益显著提高。丰隆纸业、三塘酱厂、振湘食品、兰岭茶厂、福湘木业、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等企业产值超亿元。丰隆纸业、振湘食品分别实现税收506万元、360万元,福湘木业、柠钠公司、罗城砂炮等企业税收过100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500万元以上企业销售额771万元,500万元以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销售额104159万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00元,增长6.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完成通乡、通达工程路基改造500公里,硬化路面200公里。临资口大桥完成投资1 亿元,占总投资的54%。封口子大桥、青潭汽渡码头基本建成。完成县城滨江广场、湘江公园、湘杨路、太傅路北延线、湘阴大道北延线、洋沙湖工业大道、乌龙嘴沙石码头建设和东湖路、老长湘公路改造升级,启动县城南段防洪整治工程,改造三井头旧城居住环境。硬化改造和亮化、美化小街小巷25条、6500米。新增城区道路15.6公里、绿化面积12.6万平方米、路灯1036盏。水利建设投入资金1.2亿元。加快农村电网改造,407个村实现同网同价,同价率达 94%,启动城南金和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231个,到位资金9.35亿元,出口创汇4200万美元,与美国夏威夷县结成经济技术合作城市。
全年推广科技成果100项,7个科技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顺利通过国家科技先进县验收。全县共调减小学62所,改造校舍危房2.8万平方米,建成各类远程教育点349个。县一职中进入全省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前十强。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市首届大众运动会获7金、4银、5铜。完成柳庄复原工程,启动相国祠建设,开通“湘阴一日游”。完成人群血吸虫病化疗50852人,查螺1.44公顷,改造了新泉、洞庭、南湖3个基层血防站,完成县疾病控制中心及传染病区建设,医疗服务和疫病预防工作得到加强。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乡镇债务包袱沉重;二是经济结构不优,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不足;三是支柱产业和经济基础较弱,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投入不足,就业和再就业任务艰巨,特别是“4050”人员就业困难增大,防汛抗灾能力不强,堤防安全隐患较多,湖区群众生产成本较高,城市管理和城市配套建设滞后;四是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75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其中一产业18.81亿元,二产业23.38亿元,三产业20.56亿元,分别增长 5.8%、18.5%、14.6%,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33.2∶41.2∶25.6。全县财政总收入2.17亿元,其中地方固定收入1.67亿元。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4亿元,比上年增长6%。水稻播种面积75.87千公顷,粮食总产量52.56万吨,棉花2125吨,茶叶1580 吨,油菜籽9880吨,水果47600吨,出栏肥猪106万头,出笼家禽316万羽,起水水产品8.6万吨,继续保持全省水产品总量第一县称号。振湘食品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义丰祥实业进入市级龙头企业,全县省级龙头企业达到4家,市级龙头企业达到3家。三塘酱厂、华康食品等7家企业产品获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兰岭茶厂、华鑫实业2家企业5个产品获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金顶实业3家企业7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认证,振湘藠头、金顶酱油等7个农产品获省名牌,长康、福湘等9个商标获省著名商标,海日食品、柠钠公司等10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华康牌黑芝麻油、振湘牌火焙鱼、湘锦牌香宝宝米获第六届国际农博会金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4.56万公顷,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18个,17家企业取得QS市场准入证。五大国有渔场和原种场、农科所、林科所、茶场等农口企业改制进展顺利。农村大户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种养专业大户达7900多户,新增2100多户。植树造林5.93万公顷,新增户用沼气池5000口。新增转移劳动力2万人,劳务输出达16万人,创劳务收入10.7亿元。建成农村小康示范村16个,白泥湖乡楠竹村被定为全省全面小康示范村省长联系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558元,增加525元。被定为全省惟一的农产品质量综合管理示范县。
工业总产值6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9亿元,增长30%。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食用植物油17809吨,配混合饲料64953吨,藠头36242吨,精制茶叶14361吨,机制纸及纸板73143吨,人造板42112立方米。全面完成县属国有骨干工业企业改制,置换职工身份7000多人,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民营化。商贸系统置换企业达到61家,置换职工9300人,启动粮食流通企业改革,完成乡镇企业改制,深化湖洲内部改革。全县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企业效益显著提高。丰隆纸业、三塘酱厂、振湘食品、兰岭茶厂、福湘木业、长康实业、义丰祥实业等企业产值超亿元。丰隆纸业、振湘食品分别实现税收506万元、360万元,福湘木业、柠钠公司、罗城砂炮等企业税收过100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500万元以上企业销售额771万元,500万元以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销售额104159万元。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00元,增长6.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5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完成通乡、通达工程路基改造500公里,硬化路面200公里。临资口大桥完成投资1 亿元,占总投资的54%。封口子大桥、青潭汽渡码头基本建成。完成县城滨江广场、湘江公园、湘杨路、太傅路北延线、湘阴大道北延线、洋沙湖工业大道、乌龙嘴沙石码头建设和东湖路、老长湘公路改造升级,启动县城南段防洪整治工程,改造三井头旧城居住环境。硬化改造和亮化、美化小街小巷25条、6500米。新增城区道路15.6公里、绿化面积12.6万平方米、路灯1036盏。水利建设投入资金1.2亿元。加快农村电网改造,407个村实现同网同价,同价率达 94%,启动城南金和220千伏变电站工程建设。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绩,全年共引进各类项目231个,到位资金9.35亿元,出口创汇4200万美元,与美国夏威夷县结成经济技术合作城市。
全年推广科技成果100项,7个科技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顺利通过国家科技先进县验收。全县共调减小学62所,改造校舍危房2.8万平方米,建成各类远程教育点349个。县一职中进入全省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前十强。群众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市首届大众运动会获7金、4银、5铜。完成柳庄复原工程,启动相国祠建设,开通“湘阴一日游”。完成人群血吸虫病化疗50852人,查螺1.44公顷,改造了新泉、洞庭、南湖3个基层血防站,完成县疾病控制中心及传染病区建设,医疗服务和疫病预防工作得到加强。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乡镇债务包袱沉重;二是经济结构不优,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不足;三是支柱产业和经济基础较弱,社会保障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投入不足,就业和再就业任务艰巨,特别是“4050”人员就业困难增大,防汛抗灾能力不强,堤防安全隐患较多,湖区群众生产成本较高,城市管理和城市配套建设滞后;四是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