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28 12:00
     2004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实施“民本岳阳”九项工程,较好地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济质量得到提升,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经济总量人均突破1万元。2004年,全市GDP590.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规模和速度均创近7年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17.45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267.06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增加值206.03亿元,增长10.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 GDP取得历史性突破,达到11172元。
    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三次产业结构为19.9∶45.2∶34.9,第一产业增加值首次降至20%以下,第二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力达到 58.3%,拉动GDP增长7.1个百分点。工业支柱产业日益壮大:石化、食品、造纸、纺织、矿产建材、电力、机械、医药等八大规模工业支柱产业增加值 164.11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93.8%。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资源型规模工业增加值66.17亿元,带动本地资源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滚动发展。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和资源型规模工业增加值共计183.6亿元,占第一、二产业增加值的47.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市直经济实现增加值162.46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27.5%,比上年上升2.5个百分点;区街经济实现增加值 109.58亿元,占全市GDP总额的18.6%,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持续发展。全年6县(市)1区(屈原管理区)共实现增加值 381.5亿元,占全市GDP总额53.9%,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1.3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占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5.5%,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38.2%,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8件实事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8件实事46项指标任务经考核验收全面完成。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37万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3.67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人数8.4万人,新建与改造通乡公路473公里、建成通村公路660.02公里、完成洞庭湖区畅通工程桥梁建设1座;社保、低保、解决低收入户住房等9项指标落实到位;蔬菜、生猪无公害生产与检测、食品、药品按标准化管理经营等12项指标全部达标;疾病控制与预防、乡镇卫生设施建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人口饮水等13项指标达到省颁标准;当年城镇项目拆迁安置资金到位率、征地补偿费用清欠率及其相关信访办结率等6项指标均完成目标任务。
    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国企改革全面启动,农业税下调到位,农民负担减轻;近2万市民参与“机关作风大家评”活动,经济环境得到优化,以民为本的发展观念和增长方式正在形成;企业景气指数不断攀升:四季度企业景气指数122.61,下季度预计景气指数120.43,企业家信心指数四季度134.34,下季度预计信心指数137.14。
    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大的转变,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不多;财政收入规模偏小,支出压力较大,县乡财政困难;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部分城乡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均不同程度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