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概况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20 12:00
   2000年,全市蔬菜生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迅速发展。生产面积快速增加,主导品种形成特色,基地发展初具规模,科技兴菜加速启动,为农民增收、富裕农村开辟了一条新路子。
    一、生产面积快速增加。全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107.52万亩,较上年增加41.6万亩,增长63.9%,总产值达15亿元,较上年增加3.8 亿元,增长近34%。其产值占种植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华容县将蔬菜生产布局为“一线四区”,即1804线,大棚区、精品区、无公害区、野生菜区,建立 板桥茭白、马涧西瓜等20余个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发展蔬菜生产,全县形成了8万亩辣椒、10万亩芥菜和榨菜、5万亩水生菜和1万亩豆角等“万亩”特色菜 块。该县全年蔬菜种植面积突破30万亩、产值4.9亿元。岳阳县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实施“一线三片”的开发与布局,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4万亩。
    二、品种特色逐步形成。全市蔬菜生产的基地布局,历来以“度淡、抗灾、保节”为中心,难免出现局部地区的总量过剩、季节性过剩或结构性过剩。要参 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蔬菜生产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调优调高品种结构。2000年,全市注重做活“水”字文 章,推出避灾农业,对湖洲的天然无污染藜蒿进行大面积开发并实施人工栽培,对水生蔬菜莲藕、茭白、荸荠、菱角实施大面积栽种,并对湘莲的地下茎(藕肠子) 进行开发利用。利用湖区低洼易渍地发展水生蔬菜,既减轻了水灾和排渍用电消耗,又提高了经济效益。华容县插旗等乡镇的盐渍、干制蔬菜加工品种逐渐形成规 模,平江县的酱制、干晒加工的辣椒和湘阴县的藠头畅销国内,并打入国际市场。同时,各地利用良好的生态气候和微域环境,发展针对两广和港澳市场因秋淡、台 风季节急需的蔬菜,如秋黄瓜、秋包莱、迟冬瓜和秋延辣椒等。特色蔬菜的生产,促进了本地市场与国内、国际市场的对接。
    三、“放心菜”生产规模扩大。一是生产面积扩大,全市“放心菜”生产面积达2000亩,较上年增长1倍,其中岳阳楼区1200亩、君山区400 亩、云溪区400亩;二是基层干部和菜农对生产“放心莱”的认识提高,把“放心菜”生产当作城市郊区蔬菜工作和蔬菜产业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内容,当作提高蔬 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参与蔬菜业国际化分工的发展方向。岳阳楼区蔡家村对“放心菜”基地的一部分菜农颁发“绿卡”,其菜价优于同类菜,社会和经济效益较好; 三是基地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全年市政府财政拨专款20万元支持“放心莱”示范基地建设,划拨15万元专款购置1台农药分析仪,对蔬菜农药残留实行检测。 区、乡镇各级政府和农民也相应增加投入,全年各“放心菜”生产试点单位均新增了大棚和防虫网,促进蔬菜无害化生产。
    四、科技兴莱和技术服务加强。一是大棚设施栽培得到较大发展,全年全市新增大棚8000余架,面积近3000亩,新增防虫网10万平方米,大棚生 产提早蔬菜上市季节,又增加了栽培品种。草莓、甜瓜等大棚栽培试验扩展,秋延辣椒栽培获得成功;二是技术服务加强,全市对有联系的乡镇干部和农技人员实行 转岗培训,对农民实行转产培训,效果较好。市蔬菜办和菜科所技术人员共下乡镇技术咨询服务12次,临田指导300余天,发放技术资料1400余份,还推广 省蔬菜办录制的《大棚早夏莱栽培技术》光盘850本。各县(市)、区蔬菜办科技人员经常深入乡村,指导科技种莱和知识培训,并引进良种和高效低残留农药, 推广新设施、新技术。
    但是,全市蔬菜产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加工滞后,科技兴莱措施相对薄弱,管理体制仍然不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