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3-02 12:00

    屈原农场位于湘江、汨罗江注入东洞庭湖交汇处。地理座标东经112°~113°4′,北纬28°47′30″~29°08″。广19.25公里,袤20.75公里。四至极端位置,东为汨罗江南支口子,西为湘江河心,南为撇洪沟沟南,北为磊石山麓。东南以汨罗江为界与汨罗市接壤,西南以湘江为界与湘阴县联袂。
    总场设境内西南部营田小边山,距京广铁路汨罗车站22公里,距省会长沙125公里,距岳阳市116公里。
    农场系1958年围垦创建,始为湘阴县地方国营屈原农场。1961年改为湖南省辖,始称湖南省国营屈原农场。1966年8月10日更名为汩罗江农场,1969年9月22日改隶岳阳专署,1979年9月10日复名为屈原农场,1986年2月改由岳阳市辖。1988年4月岳阳市人民政府定之为大型三档企业。1994年8月,撤销农场建制,建立屈原行政区,隶属岳阳市。1996年1月,撤销屈原行政区,保留到位行政职能不变,恢复屈原农场。1996年9月定为湖南省屈原农垦综合改革实验区,对外仍称屈原农场。
    全境总面积(含汨罗纺织印染厂、军区农场)201.365平方公里,计30.235万亩。在场辖总面积中,有耕地15.1248万亩,占50.2%;内外河湖沟渠水域93698.83万亩,占30.99%,园地面积7429.84亩,占2.46%;林地4177.99亩,占1.38%;村镇及工矿用地20768.91.亩,占6.87%;交通用地18308.67亩,占6.06%;未利用土地6718.03亩,占2.2%。1996年末总人口6396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343人。总人口中,男性33096人,女性30871人;有满族、苗族人口12人,其余为汉族。每平方公里106人。
    境内盛产稻谷、甘蔗、油菜籽、生猪、鲜鱼、湘莲、蚕茧、禽、蛋、蔬菜,为湖南省粮、油、猪、鱼、蛋主要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之一。工业主产饲料、食糖、茶叶、食品、建材,正虹饲料闻名全国。1988年,在全国2619个农垦单位中,屈原农场跃入56个大中型骨干企业的行列。1994年,全国农垦系统按综合势力排序屈原农场位列第四。全境辖6个分场、2个集镇、1个茶场、1个养殖场、1个蚕种场、45个工商企业,2700多个个体户和私营企业,3家“三资”企业。岳阳市辖大型汨罗纺织印染厂及汨罗市航运公司亦设境内小边山。1996年,全场完成社会总产值13亿多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11.0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45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400元,比上年增长9%。
    农业形成“两高一优”新格局。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单元结构向多元结构的转变,以市场为导向的“两高一优”农业初具规模。同时,农业服务系统得到完善,产品买难问题、产品转化增值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形成饲料——粮食——生猪——饲料相关工业——服务和甘蔗——制糖——综合开发两条卓有成效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体系,迈上农业产业化发展良性轨道。建有优质水稻、甘蔗、茶叶、蚕桑、湘莲、水果、蔬菜、养殖等十大商品生产基地,总面积17万亩。其中粮食9万亩,甘蔗3万亩,茶叶5000亩,蚕桑5000亩,湘莲1万亩,养殖2万亩。1990年,被国务院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粮食、蚕桑、茶叶、猪跃人湖南省最大生产基地之一。1994年以来,农业产业化建设通过龙头企业湖南正虹饲料厂(现为湖南正虹饲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屈原糖厂的带动,形成“企业联基础,基础联农户”,“公司+农户”的局面,1995年,被国家财政部定为农业产业化建设试点单位。形成年产7万吨优质稻、14万吨甘蔗、1000吨湘莲、1000吨茶叶、5000吨鲜鱼、30万头猪、20万张蚕种的生产规模。1995年,农业总产值已达4.03亿元,1996年大灾之年仍实现产值3.82亿元。
    工业登上新台阶。工业围绕农产品深度加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促农业,走农工商一体化道路,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现有大中型企业43个,其中场直11个,部门、分场、个体32个。场直企业职工20230人,固定资产净值7亿元。1996年,全场完成工业总产值7.2亿元,比1995年增长3.7%;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0%。工业净利润1203.32万元,增长4.3倍,产值利税率居湖南省农垦系统前列。
    全场已形成饲料、建材、建筑、食糖、食品为主体,轻纺、机械加工、造纸、印刷、化工为辅助的工业体系。凤凰毛尖、精炼食油、浓缩饲料、蚕丝、优质大米等一大批名优特新产品饮誉中外。1990年以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实施“一厂带多厂,一厂变为多厂”的战略,改变了整个农场经济成份的比例,工业正式登台成为农场的经济支柱、财政支柱。
    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通过进一步优化环境,典型引路,民营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拥有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2700多个,从业人员达4600多人,注册资金近800万元,营业额达到1.25亿元,上交税收210万元,已经成为屈原农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基础建设成效显著。近五年来,通过加大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取得新的进展。交通建设取得新成绩。近四年先后完成了21公里屈汨柏油改建、水泥路面续修工程,交通以路平树好的优质道路贯通107国道和京广线。城镇建设跃上新台阶。投入500万元硬化了兴盛北路主街道,同时采用拍买地段民间投资的形式,建起了营田镇主街3公里和富民街兴盛街,求索路街道建设正在进行中。改变了一镇一街的农村小集镇局面,使一个东西贯通、南北呼应的现代化小城镇初具雏型。1992~1995年投资800万元,开通了6000门程控电话,除公用电话外,居民平均8户有一部电话。建好了有线、无线电视台和新上了一台5000频率的电视差转主机,覆盖率直径达100公里。1995~1996年,全场投资1300万元,新建10栋教学楼和4栋教师住宅楼,改善了办学条件,1995年通过省政府“两基”达标验收。群策群力兴办娱乐设施。现营田地区建有舞厅8个,可容纳1000人,有规格较高的宾馆5家,旅社10家,可容纳500人吃住。正筹划兴建桔颂公园。通过6年的建设,营田镇已成为经济发达、市场繁荣、文化娱乐设施齐备、交通水电方便、整体建筑整洁划一的小城镇,为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为经济发展打下了好基础。近6年来,水利建设而貌一新。农场水利建设以保安、防涝为原则。38公里防洪大堤经过继续加固加高,1991年被湖南省政府授予“标准化第一垸”称号。1995年,水利建设获岳阳市首届芙蓉杯奖。1996年,24公里防洪西大堤高程已加到38米,全场有8座外排机埠,装机容量达10000多千瓦;垸内按照统一布局、合理规划、堵高截流、综合治理原则,共开挖沟渠800公里,基本实现正常年景的早涝保收。
    社会事业在改革中发展。近几年来,农场以改革总揽全局,在不少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土地制度改革得到了深化。全面实施了土地占有有偿制度。1992年,在岳阳市率先依法公开拍卖出让土地和协议,出让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进一步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积极推进“两田制”、股份合作制。1994年,全场实施“两田制”面积3万亩,开创了土地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新局面。工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取得新的进展。商业系统全面实行了拍卖私营和公有私营。分场工业企业全部转为私营和公有民营。场直工业企业,采取转体、分体、活体三种办法,区别不同情况进一步完善经营责任制,实施多种机制的试点,目前已形成乡镇企业式、两级法人式、中外合作式、公有私营式、分散转体式、股份式、拍卖租赁式、强化管理式等八种经营形式。1996年,将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屈原轻工制品厂、屈原丝厂、屈原罐头厂依法实施了破产。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得到加强。全面推行了住房制度改革。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原有公房已全部优惠出售,新建住房一律实行了商品化管理,企事业单位职工住宅、医疗保险和职工工资统筹进行顺利,社会保险工作已进入千家万户。教育“两基”全面达标,人口得到有效控制,社会治安良好,对外开放环境优良。计划生育坚持以经常性工作为主,以自觉实行计划生育为主,以村级管理为主的方针,着力“三个配套”建设,人口出生得到较好控制,节育率达100%,计生率达99.64%,出生率控制在13.22‰,连年被评为市级红旗单位;教育努力“创合格学校,抓规范管理,重素质教育,保‘两基’达标”,教育环境、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都有明显改善;卫生工作在抓好医药市场管理和中心医院建设的同时,突出救灾防病,确保大灾之年无大疫;科技事业在实施科技兴场战略中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完成科技推广项目116个,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存在的主要问题:国营农场过去形成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存在,严重制约着农场区域经济的发展。上级政府根据国务院和国家农垦总局的有关文件给予屈原农场必要的行政和社会管理职权及改革政策迟迟没有到位,行政管理工作开展不顺。社会负担、经济包袱越来越重,导致发展后劲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