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2-28 12:00
1991~1996年,全市粮食部门围绕扭亏增盈,深化企业改革,强化内部管理,狠抓购销,开拓生产经营,在逆境中求发展,在困难中求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各个时期的粮食工作任务。
一、企业内部改革实现新的突破。1991年以来,根据国家粮食购销政策上的一系列重大改革,粮食部门在经营体制上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一是建立政策性经营与商业性经营分线运行、分线核算的新机制;二是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投资200多万元,在城区改造20家粮店,实行了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和跨行业经营;三是企业内部机制转换,先后有800多家小型企业、自然门店实行了承包、租赁经营或国有民营,有6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2家亏损严重的企业实行破产,系统内部有9家企业被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四是建立和完善责、权、利一体化的联动机制,政策性经营实行定任务、定人员、定补贴标准,费用总量包干,职工联劳计酬,商业性经营实行内部切块,分线承包,定死基数,逐月缴利,工资费用自理,职工联效计酬。宏观管理上,逐级推行定量指标和定性任务目标管理;五是在企业管理上实行县(市)局结算中心统一核算,基层企业采取报帐制核算办法;资金运用上建立统一开户、统贷统还、上贷下拨、封闭运行的管理办法;国有资产实行法人任期负责制和保值增值风险抵押,粮油商品建立和完善购、销、调、存、加各业务环节的法人总量负责制和分环节责任人岗位负责制;改善人事管理和用人机制,1996年,先后对50多家企业的班子进行了调整,市、县局机关人员全部分流和岗位轮换,在岗职工有60%分流到商业性经营第一线,临时人员全部清退,人员压力有所缓和;六是加强企业内部的治理整顿。粮食系统广泛开展“四清三查”(清理小汽车、大哥大、小钱柜、私人欠款和外欠货款,查处行业不正之风、渎职行为、铺张浪费)专项治理工作,共清查处理小汽车69台,大哥大167台,清理小钱柜金额112.61万元,清理收回私人欠款、货款3120万元,查处失职、渎职干部、职工72人,查处经济案件59起,挽回经济损失140.9万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案件金额4573万元。
二、扭亏增盈成效明显。1991年以来,粮食部门以发展饲料工业为龙头,推动和促进了粮食经济的发展,连续4年饲料工业实现利润均超过1000万元,涌现了“三九”、“金威”、“双星”等知名品牌,先后有二家饲料企业跻身全国百强和全省十强行列。1996年,全市完成饲料产量14万吨,创工业产值3.5亿元,实现利润670万元;粮油贸易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保持了购销总量基本平衡。1996年,全市收购议价粮10.75万吨,销售9.93万吨;粮食多种经营得到巩固和发展,全行业多种经营已涉及16大类,180多个项目,有企业、门店、网点1700多家,从业人员近7000人,全年完成多种经营利税1050万元。
三、宏观调控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一是粮食收购任务全面完成。1991~1996年,全系统共完成粮食收购292万吨,其中国家定购粮入库195万吨,年年如期如量完成任务。1996年,全市遭受特大洪涝灾害,仍入库国家定购粮33.2万吨,剔除各种抵、减购因素后,超额完成入库任务4万吨,为本地粮食的供求平衡和国家宏观调控掌握了充足的粮源。二是稳定了城乡供应。1996年,全市完成城镇粮食供应量8.86万吨,安排农村灾销粮15万吨,抛售平抑市场粮价专项销粮1.6万吨,保证了城乡居民的基本口粮供应,稳定了社会粮价。三是完善储备储藏功能,确保了储粮安全。1991~1995年,全市所有储粮企业全部实现了点、栋、容、粮四个百分之百的“四无”,在1996年的春、冬雨季“四无”普查中,全市103个站、库,311个点,914栋仓库,61.8万吨储粮,全部达到“四无”标准。1993~1994年,为平抑全国粮价,全市粮食系统以大局为重,调往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8个省、市、区国家储备粮31.5万吨。1996年,在自身仓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及时完成了1.5万吨专储玉米的调入任务,市内集腾并转完成了16.8万吨的调拨量。
四、抗洪救灾作贡献。1995年发生洪灾后,粮食部门无偿提供麻袋21.3万条,篷布161床,粮食160.2吨,投入防汛资金124.6万元,灾后安排下达灾销粮4050万公斤。1996年发生特大洪灾,全系统先后有3400多名干部职工投入一线的抢险战斗,并调运油布1391床,麻袋56万条,编织袋面袋57万多条,铁桶324只,粮食1839吨,用于固堤堵口。局部地区出现渍垸后,粮食部门及时组织调运粮食1500多吨,搭建临时供应棚,保证灾后的正常供应。灾后全市先后下达灾销粮1.5亿公斤,用于灾民和农村缺粮人口的供应。全系统干部职工募集的钱、物达100多万元,仅市直单位募捐的钱物就达1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