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工作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2-26 12:00
1991年以来,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改过去救济性扶贫为开发性扶贫,千方百计为贫困地区注入新的经济活力,不断增强“造血”功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使贫困地区“两个文明”建设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一是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部分农民生活开始富裕起来。全市有国定重点贫困县1个(平江),省、市、县确定的面上插花性贫困乡22个,生活在贫困地区的群众达150万人。到1990年,未解决温饱的人口降至35万人。1996年,又有25万人越过温饱线,未解决温饱的人口占全市农业人口的比例由“七五”末的9.5%降到2.6%。贫困地区人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355元提高到1995年的1080元,增长2倍;80%的人口已经脱贫,其中20%左右的人口过上了比较宽裕的生活。二是生产结构得到了较大调整,为发展市场经济奠定了一定基础。①因地制宜建立了一批养加商品生产基地。六年来,共发展水果22万亩、药材2万亩、烟叶1.5万亩、茶叶0.3万亩、反时令蔬菜1万亩;新造用材林15万亩、楠竹3万亩、油茶6万亩;建立养殖基地65处;新办和改造乡镇企业110个。②扬长避短发展了一批支柱产业。平江县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将机电、矿产、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化工等5大产业发展成为全县工业支柱,其总产值已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0%。竹木加工业通过实施“龙头带基地、大厂联小厂、公司串农户”的联合经营战略,发展了42个竹木制品企业,从事竹木制品加工、销售的人员达5万多人,开发了12大类、300多种竹木制品,年产值由“七五”末期6000万元增加到1.4亿元,年利税由7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③组织劳务输出,转移了一批剩余劳动力。全市贫困地区劳务输出高峰期达20万人左右,较为稳定的有15万人,每年的劳务收入3亿元左右。通过调整生产结构,贫困地区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收入比重由1990年55%提高到73%,农产品商品率由25%提高到35%。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1991年以来,全市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达2亿多元,修筑公路1100多公里、大小桥梁180座;架设高低压电线4000多公里,建水电站23座,新修水利工程1600多处,开排灌渠500公里;新建和改建中小学校120所、计10万平方米,添置教学用具2万余件;新建卫生院(所)、敬老院、集贸市场等公益设施6万多平方米;架设电话、广播线路2000多公里,开通程控电话1.6万门,建电视接收站15个,群众行路、用电、入学、就医和商品流通难的矛盾得到缓解,贫困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四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科技文化素质正在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形成,贫困地区群众敢想、敢富的气氛愈来愈浓,学本领、闯市场的“乡巴佬”越来越多。六年来,全市贫困地区先后涌现”依靠科技致富,凭借市场发财”的先进典型3万多户,有不少农业产品不仅走向了全国,还冲出了亚洲。平江县近两年养猪大户已发展到4720户,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450户,300头以上的41户,500头以上的3户,全县出栏肥猪人平突破1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