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史志书廊 > 岳阳方志 > 岳阳楼志 > 园林胜景 > 正文

第六节 铁香炉 铁 铁枷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7-07-24 12:00

    铁香炉 岳阳楼正门前有一个高3.4米的塔式铁香炉。正面铸有“孚佑帝君祠”,背面铸有“共赖神庥永垂千古”的铭文,左右两侧为狮头环扣。香炉分为三层,上、中层铸成空心圆柱形,各层下部有明廊。上层为大方格线条,前后左右有对称的4道拱门,门上有篆体对联,门间隔处有龙纹饰,造六角攒尖顶,上置葫芦状宝顶。中层上部仿木结构,六边形出檐,并有翘首,每个角上有鸱尾,上面悬有铜铃,其明廊有卷草纹饰。下层为三足支撑的鼎炉,每足为狮头顶立。整个铁香炉造型典雅美观。

    铁香炉何时铸成,又有何用呢?香炉上铸有款识,上款为“光绪癸卯七月汉阳铁厂制造”;下款为“钦命太子少保头品顶戴督众,湖北汉阳铁厂前工部左侍郎盛饬厂建捐助”。从落款可看出,这是近代著名官僚盛宣怀命令汉阳铁厂铸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七月捐给岳阳楼,以祭祀吕洞宾之用。此香炉中、下层于19668月被“造反派”砸碎,1979年,由岳阳市阀门厂按原样复制,恢复原状。

    铁 在铁香炉的两侧各置一只铁(又名铁桶)。铁侈口,上径宽0.94米,下径宽0.98米,高1.18米,下有三短足置地,作云纹,两侧有狮面衔环。壁上阳铸铭文:“淳祐五年拾贰月吉旦,孟府十位。铸到铁,壹样贰只,各重壹千斤”。清光绪《巴陵县志》载,铁原置于君山崇胜寺,考证为南宋淳祐五年(1245)(实际上淳祐五年农历十二月应为1246年),荆湖安抚制置使孟珙重修君山崇胜寺时铸成的。《巴陵县志》在考证铁的来历时认为,“考淳祐时,孟珙适为荆湖安抚制置使,应是珙宅所遗。”清末,崇胜寺塌毁。民国22年(1933)重修岳阳楼时,移至岳阳楼前坪。19668月,“造反派”砸毁铁一只。19796月,按原样复制。这种铁有何用途?据光绪《巴陵县志》记载:“旧志作铁桶,今验铸字,实作,不知何以名之。然当仍其旧也。其制如铜桶,而口微侈,亦不知何用,其题孟府十位,盖孟氏仆隶辈耳。”但李钟麟撰《游君山记》说:铁“贮清冷水,僧人云:此水常盈不竭,掬而洗之,令人目明。”从而说明铁为宋代僧人贮水之器皿。但今人有说是属于太平缸之类的蓄水防火器皿。古今诸书将铁多作“铁梢”“铁捎”“铁稍”,今察铁的铭文,并非“梢”,也非“捎”“稍”,而是“梢”字下有一横封底。此字不见于古今字典,是否佛教专用名称?或铸铭时有笔误?只能存疑待考。

    铁枷 在岳阳楼靠洞庭湖边正门内的右侧和正面君山“点将台”下的湖滩上,分别陈列着枷锁形状的铁制物,人称铁枷,又名铁械、铁纽。

    铁枷铸于何时,历史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今无从稽考。至于说铁枷有何用途,历代也众说纷纭,大致说法有六:一说用以稳定岳阳楼基;一说是古代官府竖旗杆的铁座;一说是船只泊岸的铁锚;一说是司马炎为消灭东吴用铁链封锁湖面时,两端用来系铁链的铁锁;一说是钟相、杨幺在洞庭湖组织农民起义时铸的阻船墩;一说是因洞庭湖风涛险恶,特铸以镇湖怪的“厌胜”铁枷。考历史文献,据北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江岸沙碛中,有冶铁数枚,俗谓之铁枷,重千斤。古人铸铁,如燕尾相向,中有大窍,径尺许,不知何用也?或云以此压胜,辟蛟蜃之患;或以为碇石,疑其太重,非舟人所能举也;或以为植木其内,编以为栅,以御风涛,皆不可知?”看来对岳阳风土很有研究的范致明,也弄不清楚它的来历和用途了。南宋时,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中写道:“绍定癸巳( 1233)七夕后一日,予甥董若金忽语予云:‘适有自弋阳(今江西省东北部)来者,言县境桃花步渔人,入水见一物,长八尺,博四尺有五寸,约四百余斤,两头如燕尾,腰有眼,其二圆,其三如半月,非铁非石,图形以示云’。……予应曰:‘此不难别,其制绝类岳阳楼下铁枷,必县傍溪中,古有龙崇,时得道之士如许旌阳者,铸为此物,以镇妖蛟蜃穴。岁月深许,水所渍,故不类铁’……”并针对社会上一些附会之谈进行了批驳,说:“岳阳河上数枚,人以为厌胜铁枷,或认为湖贼王幺(应为杨幺之误)碇石,或云昔人拒敌锁江之具,《图经》皆疑其非,或附会者曰:晋太康六年( 285),大举伐吴,二月戊午,王睿、唐彬,击破丹阳监,吴人于江渍要害处,并以铁锁横之。以为此物,今观弋阳所出,可名之锁江之具乎?以此验彼,厌胜之物明矣。”他认为此物系千年以上的厌胜铁枷。又据张元忭《巴陵游览记》载:“城外有铁铸方佛五枚、陷沙碛中,盖晋伐吴,吴人以铁锁横截之,此殆植标系锁之具耳!”据此说,铁枷产于晋代,其作用是穿铁链横江拦截敌方战船之用。今人林河研究它的形制,分析出两块向外翘的半月形是枷身,中间的圆洞是枷眼,枷身两旁的两根铁棍是枷梢,认为属于用来锁湖怪的铁枷。

    在岳阳楼主楼正面“点将台”下的湖滩上,也发现3枚大铁枷,各长3米,厚0.3米多,两端呈燕尾形。据清光绪《巴陵县志》云:“铁械在城西门外水次,制度甚工。凡五,其一较小。”又载:“江岸江碛中,有冶铁数枚,俗谓铁枷。今存两枚,其余不知何时失去。”它们每当枯水季节,才显露在沙滩上。19805月,岳阳楼公园将其中一枚移到岳阳楼五平台上,其形状如同古代囚系犯人的枷具。枷身两头呈燕尾形,全长2.6米,厚0.34米,两头燕尾尾尖相距1.86米。看到这种铁枷铸造如此巨大,可见当年的工业成就之一斑,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