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活习俗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3 12:00
一、待客
岳阳人民素以热情好客、讲究“礼性”著称,俗云:“主雅客来勤”,“客来主人欢”。“出门三步就是客”,走进别人家门即为客人。主人先让坐,待以茶、烟、糖果,稀客待以酒食。有“居家不可不俭,待客不可不丰”之说。如有多位客人登门,讲
究“前客让后客,行客让坐客”,一般不久坐,俗谓“会做客的不劳东”。
客人忌跷“二郎腿”,忌坐门坎,忌单人入卧室,忌坐床铺。应邀赴宴必守时,有“做官莫向前,做客莫落后”之说。
民间宴席多用座八方桌,以桌面坼缝所对为陪座,其余两方为座次。独席以东右为首席,西右次之,为“小对面”,以下为东左、西左。两桌以上宴席,则以左右靠壁为大,依次排位,为“大对面”。摆席以正厅为尊,横厅、正房、横堂居次。待亲友以一舅、二姑、三姨、四表为序,以老亲陪新亲为礼节。朋友则以外姓、远客及年长者为先。
农村酒宴一般设十道菜,第六道菜讲究出鱼,有“鱼到酒止”之说。以第一道菜定宴席的牌名,如第一道出海参或蛋饺,分别名为“海参席”、“蛋饺席”。
二、饮茶
岳阳盛产茶叶,岳阳人对饮茶情有独钟,俗谓“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有的更是“一日三盅雷打不动”。传承在民间的茶俗异彩缤纷,别开生面。
湘阴、汩罗一带嗜好喝“姜盐豆子芝麻茶”。陶制的大茶罐和擂钵,为家庭必备用具。泡茶时,先用擂钵将生姜擂成姜末,连同炒熟的黄豆、芝麻倒进茶罐内,放少许盐,加一撮茶叶,再用滚开水冲泡。有时还要放在火上煨一下,因此又称“煎茶”。喝茶称“呷茶”,呷茶里手不论男女,均尊称为“茶罐大娘”、“茶娭姆”。招待客人时,敬了一碗又一碗,直到客人起身作辞方才罢休。
岳阳、临湘、平江3县交界地区,以饮椒子茶为俗。以椒子和茶叶一起冲泡,茶味中便平添芳香和辛辣,喝起来生津解渴,醒脑提神。
岳阳、临湘一带居民喜好川芎茶。将川芎切成薄片,和茶叶及少许食盐同泡,随泡随饮。
在临湘,人们平日把上好的糯米淘净蒸熟晾干,制成“荫米”。逢年过节或贵宾临门,用炒锅将荫火爆成米花,加红糖,用开水冲泡,称米泡茶。
岳阳人常以待客的,还有蛋茶。其制作方法各地不同。华容一带用煮熟去壳的整蛋,上白糖水即成。蛋的数量讲究单数,一般是3—5个。临湘人则把蛋打在碗里,用筷子搅匀,放炊壶上让蒸气冲热,再用烧滚的红糖水或甜酒冲泡成蛋花茶。招待贵客,有的还要加上红枣、桂元、荔枝等干果。
生活在洞庭湖区的人们,还喜爱喝莲心茶。将晒干的莲子心与茶一起冲泡,有养心健脾、清热解毒的功能。
三、鱼宴
洞庭鱼肴,源远流长。北宋末年范致明在《岳阳风土记》一书中,记载了岳阳一带食用鲜鱼、江蟹、鳇鱼子、江豚的情况。“无鱼不成席”、“鱼到酒止”等习惯,或许在北宋时期就已相因成俗。
岳阳以洞庭湖的水产资源烹制的鱼肴,多达90余种。具有独特的风味的全鱼席更是名传遐迩。相传清代乾隆皇帝游江南时,路经巴陵,品尝了民间厨师烹制的全鱼席,赞不绝口,赐名“巴陵全鱼席”。
巴陵全鱼席以洞庭湖出产的银、鲴、鳜、鳊、鳢、鲭、鲫等淡水鱼及乌龟、水鱼、泥鳅、鳝鱼、螃蟹、河虾等小水产为主料,以本地特产嫩藕、湘莲、冬笋、香菇、银针茶、豆皮等为辅料。一般由一花拼、八围碟、四热炒、八大菜、一座汤、四点心、四随菜等30多个菜点组成,佐料讲究,刀工精致,具有色彩绚丽、香气宜人、味美可口、形态美观、营养丰富的特点。
第一道菜是“金鱼戏莲”。由各色鱼肉制成的鱼糕拼摆金鱼、湘莲,看鱼不是鱼,食鱼不见鱼。
“清蒸全水鱼”,以形见精。制作出的水鱼外形完整,色泽青黑,头部显露,四肢舒展。
“竹筒蒸鱼”,将去掉内脏、头部和骨刺的鱼切成块,以调料拌匀,入锅油炸后,佐以生姜、核桃仁、白莲米等,再置于新鲜楠竹筒中,上蒸笼以旺火蒸熟。吃起来肉质鲜嫩,肥而不腻,满口翠竹清香。
“蝴蝶漂海”,即鳢鱼(俗称才鱼)氽片。取1~1.5公斤重的活鳢鱼,舍其内脏,以横刀法将鱼肉切成薄片。将鱼头、皮、骨熬成汤,放入调料后浸入火锅中,将鱼片在滚汤中氽过,活似双双蝴蝶漂洋过海,吃起来鲜嫩可口,别有风味。
“一鱼四吃”,被誉为岳阳名厨四绝。其作法是以一条2公斤以上的鲢鱼,分鱼头、鱼肉、鱼骨、鱼内脏单独烹制,或烧、溜、炒、炖,或蒸、煎、爆、烩,烹制出四盘风味不同的菜肴,令人食后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