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龙舟竞渡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10 12:00
一、源流
南朝梁代人宋懔所撰《荆楚岁时记》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江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明末杨嗣昌《武陵竞渡略》有:“竞渡事,本招屈,实始湘沅之间……。”这些史料说明,以龙舟竞渡纪念屈原,当起源于岳阳汨罗。此外,龙舟竞渡在世俗中,也有禳灾送瘟,祭神祈丰收的说法。届时,洞庭湖、汨罗江等临江靠水的地方,都成为龙舟竞赛点,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成为传统习俗。
二、船式
民国和民国以前,境内称龙舟竞渡为“划龙船”。一般将用捕鱼的“渔划子”和打草、运货、渡人的“板划子”临时装点成龙舟。这种龙舟头尾无装饰,只是在选定长宽适度的“渔划子”或“板划子”中部安装一对高约2米的翘杠,用绳索通过翘杠顶端交叉处紧系船头船尾,将船的头尾攀成翘状,以减少行进中的摆动和阻力,在绳索上挂一些彩带以别非竞渡船只,舵、桡均非固定装置。每艘龙船一般桡手10~16人,加锣鼓手、舵手一般不超过20人。舵、桡手服饰均无统一的规格和定制。清末、民国时期,境内出现以宗族祠堂为单位建造正式龙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打造正式龙船,原有的古朴龙船逐步被有龙头凤尾装饰的竞渡龙船所取代。此种龙船船身由杉木构造,长约16~24米,宽1.1米左右,舱面一根龙骨木贯穿前后,用横木隔装成若干个小舱,龙头用樟木雕成,大小长短与船身配套,船尾用2条长约3米、宽约0.04米的竹片装点成“凤尾”状,桡数因船身长短而异,每小舱2桡,一般为32~36桡,多的48桡,桡片长约0.4米,宽0.2~0.22米,加柄约长1.1米,头桡较宽;呈橹状,长4米,行进时不入水,只在调整方向时点拨,中部竖2副高约1.9米的桡棒(36桡以下的只1副),用结实绳索通过其顶端交叉处连系船头船尾,绳索上张挂彩旗等饰物;船色有黄、白、红等,此种龙船竞赛时设催桡指挥1人(也有的不设),手执小红旗侧身立于船身前1/3处的龙骨木上,舵手1人、锣、鼓手各1人,桡手多少因船有异,坐小舱横木上,前4称头桡,后4称蔸梢桡,中间的称平头桡。登船参赛的人一般按船色统一服饰。
1988~1999年,境内正式龙舟比赛采用国家标准型竞赛龙舟。同一次赛事中,竞赛使用统一的器材。在龙舟总长度不变的情况下,龙头、龙尾的造型可自行设计。参赛队员为25人,登舟比赛队员为划手20人,舵手、锣手、鼓手各1人;队员的服装颜色、式样必须整齐一致。
三、竞渡方式
民间龙舟竞渡,参赛龙船通常先在水上划太平桡子,未开展竞赛时,头桡、蔸梢桡一般不下水。开赛有两种方式:一是两船并行时,一个棹手向另一个棹手大喊“拼一船”,如对方同意,则大声应答“好”;二是两船同向划太平桡子,后船棹手暗示可赶上去,待平行时,头桡、蔸梢桡一齐下水,对方见状,亦一齐下桡。评定胜负方式有三种:一是“包龙头”,即胜船从负船的船头包抄而过;二是以船或舱的长度计算,称“快几船”或“快几舱”;三是按赛程计耗时。
80年代初,龙舟竞渡方式依据国家体委颁布的《龙舟竞赛规则》,通常设起点、终点和航道标志。起航前,龙舟(龙头)前沿必须稳定在起航线上取齐,当发令员发出“预备”口令时,各划手应把桨举离水面,待发令员发令(鸣枪)后,划桨方可入水;竞渡途中,各队应自始至终按规定航道划行。龙舟任何部分均不得超越本航道,干扰、阻碍其他龙舟。计胜方法一般有:“龙舟(龙头)前沿部分(不含须和角),到达终点线,即为划完全程;龙舟必须从本航道通过终点线;龙舟到达终点线时,由终点裁判员判定各龙舟到达的先后顺序。
汨罗江上龙舟竞渡。
四、竞渡场所
1950年以前,龙舟竞渡点主要有汨罗江的长乐、新市、归义、河市、名山河、渔街市、营田、江南;资江的白马、临资;湘江的濠河;临湘县的桃林、聂市;岳阳县城区的南湖、洞庭湖等。70年代,因水域变化,竞渡点主要有河市、名山河和归义及南湖等。
1988年,岳阳市于南湖麦子港修建岳阳南湖国际龙舟赛场,总投资3000多万元。赛场水面呈南北走向,长
五、重要竞渡活动
1949年以前,境内龙舟竞渡活动都是在民间自发举行。民国35年,为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岳阳县南津港、湘阴县的白马寺和汨罗江、华容县的注市等地群众自发地举行隆重的龙舟竞赛活动,观看人数达10多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龙舟竞赛活动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文化大革命”前,由群众自发组织竞渡,逐步发展由村、乡政府组织进行。1959年汨罗县归义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竞赛活动,有苏联、罗马尼亚、加拿大等国客人及国内知名人士观光。“文化大革命”期间,龙舟竞渡被认为是“封建势力复辟”,一度予以禁止。
改革开放后,龙舟竞渡有了新的发展。1980年端午节,湖南省外事办公室、岳阳地区行政公署、汨罗县政府联合在汨罗县归义举办龙舟赛,参赛龙舟10艘,观众10余万人,国内外知名人士和港澳台胞200余人观光。1981年端午节,省体委、省旅游局、岳阳行政公署、汨罗县政府共同在汨罗县归义举办龙舟赛。参赛龙舟16艘。湖南省滑水队、划艇队同时进行表演,观众达10余万人。
1984年,国家体委将龙舟比赛列为体育的正式比赛项目。同年端午节,在汨罗县名山河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比赛,观众达10余万人。
1987年5月,在芭蕉湖举办首届岳阳“屈原杯”龙舟邀请赛,湘、鄂两省20支代表队1200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赛。1988年,国家《龙舟竞赛规则》、《龙舟竞赛裁判法》相继出台,并明确由体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领导这一活动。
1988年6月,全国第四届“屈原杯”龙舟赛在南湖赛场举行,国家副主席王震出席大赛并题词,“龙舟竞渡,纪念屈原”。来自广东、广西、湖北、江苏、湖南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28支男女龙舟队近1100名运动员参赛。岳阳市男、女龙舟队第一次参加全国性大赛,分获团体总分第三、四名。
1991年,岳阳市龙舟协会成立。同年6月13~18日,省政府在岳阳南湖赛场举办中国湖南汨罗江国际龙舟节暨国际龙舟邀请赛。来自中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澳门地区共27支男女龙舟队800余名运动员参赛。岳阳市男女龙舟队分别夺得冠、亚军。
1992年6月,第二届岳阳国际龙舟节暨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南湖赛场举行。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29支男女龙舟队900余名运动员参赛,岳阳市男女龙舟队双双夺得
1993年8月22~23日,国家体委、全国侨联、国家旅游局联合举办的“炎黄杯”世界华人华侨龙舟系列赛暨第三届岳阳国际龙舟节在南湖赛场举行。岳阳市举行盛大的欢迎和点火仪式。吸引了30多万海内外观众。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新加坡等8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7支男、女龙舟队参加
1994年6月5~13日,第七届全国“屈原杯”龙舟赛和中国民间龙舟风采展示赛暨第四届岳阳国际龙舟节在南湖赛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支男、女龙舟队参加
1995年6月14~18日,第一届世界龙舟锦标赛暨第五届岳阳国际龙舟节在南湖赛场举行。这次大赛是世界龙舟运动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国际性正规比赛,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的龙舟比赛正式走向世界的标志,成为世界龙舟运动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此次比赛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新西兰、瑞典、印尼、南非等12个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的37支龙舟队,976名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参加了比赛,比赛分设男、女组
岳阳市3支男女代表队组成的中国二队获混合组500米、250米赛2块金牌和女子组1000米、250米赛2块铜牌,中国队以总分149分夺取团体第一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担任大会组委会名誉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钱其琛,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出席开幕式;国际业余龙舟联合会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刘吉致开幕词,国际业余龙舟联合会执行主席麦克·哈斯兰姆致贺词。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国务院特区办主任胡平,国务院外事办主任刘华秋,全国侨联副主席、党组书记陈彬藩以及中国龙舟协会主席路金栋等。
1996年6月18~25日,国家旅游局指定的“岳阳龙舟之乡观光度假游”系列活动暨第六届岳阳国际龙舟节在南湖赛场举行。这次活动以传统的洞庭水乡和龙舟文化特色、融合现代化水上竞技项目,开展系列观光度假活动,进行有各县(市)、区、场及有关单位共28支龙舟队参赛的民间龙舟夺标赛和全国10省、市共64条摩托艇参赛的全国摩托艇锦标赛,组织了千人横渡南湖活动。
1999年9月24~29日,首届全国水上运动大赛暨第八届岳阳国际龙舟节邀请赛在南湖赛场举行。参加比赛的有来自韩国、澳门、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1支龙舟队、3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进行摩托艇、水上摩托、滑水、香蕉船、水上翼伞、龙舟和千人横渡南湖等8个项目的比赛。巴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代表队、汨罗市代表队分获龙舟
岳阳市还多次派队派人参加境外龙舟赛。1992年,岳阳临湘龙舟队参加在美国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龙舟邀请赛,比赛48场,场场名列第一,获团体第一名;1998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上,岳阳临湘龙舟队获鼓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