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第二章戏曲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10 12:00

岳阳在元代即已出现戏曲活动。至元年间,中国四大杂剧家中的马致远、白朴,在岳阳皆有戏剧活动。白朴有诗作传世,惜剧作无存;马致远写的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保留至今。

明代,昆腔风靡岳阳。巴陵人杨翔凤于崇祯十六年(1643)在《自牧园集》中记述他在岳阳楼观马元戎家乐随军活动,用楚语(方言)演唱种种伤心事,其声腔即系昆腔。

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载:清乾隆时(1736~1795),岳阳即有昆腔、“乱弹”诸腔并奏的局面。“乱弹”即是弹腔,为巴陵戏的主要声腔,弹腔已于岳阳形成。

清嘉庆癸亥(1803)《巴陵县志》载:“元旦后二日,乡人迎傩,歌舞达旦。沿村遍历,弥月乃止。”这种迎傩活动,必具车马龙灯,配以一旦一丑的歌舞,即是岳阳花鼓戏、临湘花鼓戏和平江花灯戏早期的地花鼓。清同治十一年(1872)《巴陵县志》又载:这种花鼓戏已发展成为“教习成班,宛同优子”的三小戏,“乡民搬演,终岁不休。”

清代末叶,是岳阳戏曲活动的鼎盛时期,巴陵戏、岳阳花鼓戏和平江花灯戏的班社活动,遍及城乡。湘戏和长沙花鼓戏,亦于清光绪末年,从湘阴、华容等县传入。

随着戏曲活动的兴盛,城乡的祠堂庙宇竞修戏台。清代、民国年间,岳阳县有戏台近40座,湘阴县有庙台4座,平江县有戏台9座。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岳阳创办咏霓戏院,首开岳州府建戏院售票演出之先河。

民国时期,天灾、战乱频仍,岳阳的戏曲活动逐渐衰落。巴陵戏仅存2个班社。民国15年,岳舞台被迫离岳赴常德,后流落湘西一带达22年之久;其他花鼓戏和花灯戏亦被迫偃锣息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岳阳的戏曲活动日益繁荣。1965年前,各县均有专业剧团,1998年发展到8个。剧本创作,频频丰收。1978年前,参加省级历届会演的剧本,多数获奖;1980年后,更上一层,有6个剧本在全国获奖。创作队伍,日益壮大,获高级职称者不乏其人。表演艺术,超越前人,1954~1999年,参加历届省级汇演和晋京演出,有不少老、中、青三代演员获得演员一、二、三等奖和优秀演员奖,导演、戏曲音乐和舞台美术,均获过奖励。历届戏校和小演员训练班,培育了一代新秀。老式剧院已全部拆除,改建成现代化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