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10 12:00
一、尘肺调查与防治
尘肺调查 1965年,岳阳地区卫生防疫站对桃林铅锌矿等单位接触粉尘作业工人进行矽肺检查,共检查42215人次,检出矽肺病人728例,其中死亡91人,检出率1.72%,病死率12.5%。1966~1986年,在桃矿共检出矽肺病人358人,占患病人数的49.18%,年均发病率为1.18%。1990年,对桃矿30年来矽肺病人经济损失进行调查,4582名职工共发生矽肺380人,死亡95人,直接经济损失737.57万元,间接损失4801.37万元,总共损失5537.94万元。平江黄金洞金矿井下采矿场通风条件差,粉尘浓度高,爆破后场内烟雾弥漫,工人缺氧中毒窒息事故时有发生。1967年,对井下采场测尘,浓度为48.8毫克/立方米。1972年,通过生产工艺改造和作业条件的改善,尘肺浓度逐年下降,1982年,由1971年的53.74毫克/立方米降至15.2毫克/立方米,发病率由1971年的20.33%降至1.52%。1984年粉尘浓度下降至3.6毫克/立方米~0.2毫克/立方米。
1970年,地区卫生防疫站对城陵矶粮库、湘阴县城关大米厂和乌龙嘴粮库接触谷尘的201名工人进行胸片检查,检查单纯结核19人,可疑尘肺18人,Ⅰ期尘肺1人。1986年,市职业病防治所对境内15个县以上的大米加工厂进行粉尘危害调查,谷物粉尘为混合性粉尘,其危害与粉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矽含量高低呈正比。体检630人,确诊Ⅰ期尘肺8人,患病率1.27%,可疑尘肺24人,检出率4.6%,慢性支气管炎占12.4%。1987年,省卫生厅批准任命岳阳市第一批劳动卫生监察员30名。1990年,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对市属以上厂矿的粉尘、毒物、噪声等监测,总合格率为79.3%。职业病普查1700人,查出各种职业病58人。1965~1990年,境内尘肺普查累计照片人数53706人,单纯可疑尘肺1840人,合并结核137人;Ⅰ期尘肺,单纯776人,合并结核178人;Ⅱ期尘肺,单纯501人,合并结核90人;Ⅲ期尘肺,单纯55人,合并结核44人。1991~1999年全市对16623名粉尘作业工人进行体检,查出尘肺病人253人,检出患病率为1.5%。
矽尘肺防治 1958年,为加强对矽尘肺防治工作,在厂矿企业成立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领导小组,开展技术革新;推行水式作业,改善通风、密闭、捕尘、抽尘条件;建立各项制度,做好个人防护;定期测尘、体查,收到好的效果。70年代,岳阳市瓷厂先后试制成功3条自动生产线,代替繁重的手工操作,防止粉尘危害。3517工厂通过设备和工艺改造,黑炭、粉尘浓度由579毫克/立方米降至0.985毫克/立方米;滑石粉尘浓度由1172毫克/立方米降至2.38毫克/立方米;雨衣刷胶有毒气体浓度由660毫克/立方米降至100毫克/立方米,氯丁二烯气体由4毫克/立方米降为0。对各期矽肺及合并肺结核病人的治疗,应用25%的枸椽酸钠静脉注射,服用中药等;单纯矽肺采用松寄生、汉防已甲素、胰弹性酶胶囊等药物治疗均有较好疗效。市职业病防治所对矽尘肺病人进行登记、建卡存档。1989年3月,经省卫生厅验收,岳阳市获省尘肺流行病学调查一等奖。1998年,劳动卫生、放射卫生认证达标工作,获省第一名。
二、职业中毒调查与防治
铅中毒 1979年,境内有铅作业厂矿53个,作业场所120多个,从业人员2756人,其中采选作业占64.2%,有60%以上的作业点超过国家卫生标准320.6倍。1979年,体检铅作业工人2649人,发现慢性铅中毒2人,铅吸收33人,中毒与吸收率分别为0.03%、1.25%,其中,蓄电池厂21人,铸片、冶炼、电屏装备工种的吸收率达22%以上。经采取防治措施后,基本控制急性中毒病例发生。
苯中毒 1984年,对从事苯作业的78个单位,159个作业场所进行监测,采集样品283个,合格率87.6%,最高浓度208.4毫克/立方米,最低浓度0.15毫克/立方米,平均浓度30.9毫克/立方米。对从事苯作业的1177人进行体检,慢性苯中毒28人,占2.4%,观察对象77人,占6.5%,其中慢性苯中毒以喷漆工人最高,观察对象中以从事苯保管工人最高,分别占10.6%、33.3%。防治主要是改善工艺,减少从业人员直接接触苯的机会等措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一定效果。
汞中毒 1989年对境内60多个汞作业点进行监测。汞作业场所空气中汞浓度测定59个点,合格32个,合格率54.2%,采样87个,合格56个,合格率64.4%。巴陵仪表厂汞超标240倍。从业人员体检425人,诊断慢性汞中毒1人,汞吸收17人。
三硝基甲苯中毒 境内涉及三硝基甲苯作业的有6个工矿,400多人,对生产作业场所测点11个,采样17个,合格10个,合格率58.8%,浓度范围0.04~5.55毫克/立方米,平均浓度1.53毫克/立方米,超过最高允许浓度的4.55倍。从业人员检390人,诊断为三硝基甲苯(TNT)中毒白内障10人,观察对象14人,工种以包装与加工最高,检出率分别为5.26%、8.82%,工龄越长患病率越高。对观察对象每3~6个月复查1次,对慢性重症中毒病人进行门诊和住院治疗。
工业性氟病 1973年、1977年、1985年,三次对市磷肥厂进行氟化氢与含氟粉尘浓度的监测,发现生产车间水源及附近蔬菜的氟化氢浓度均高。1973年,生产车间氟化氢浓度与粉尘浓度分别超标19倍与33倍。对接触氟的405名工人作氟骨照片,发现159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改变,检出观察对象11人,确诊为工业性氟病Ⅰ期26人,Ⅱ期3人,检出率35%,中毒患病率5.73%。同时,对毗邻的市麻纺厂8年以上工龄的工人334人进行体检照片,发现179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损害,其中34人确定为氟观察对象,3人为工业性氟病,体检率11.08%,中毒患病率0.9%。受磷肥厂污染的九华山粮店职工29人中有4人确定为氟观察对象,诊断为工业性氟病Ⅰ期1人。对患者增加营养,给予对症治疗。
锰中毒 1986年,市职防所对从事锰作业的64个厂矿(锰焊63个、电池厂1个)共432名工人进行调查,测定锰烟尘点61个,样品66件,浓度范围在0.01~3.79毫克/立方米之间,80%不符合卫生标准,体检锰作业工人421人,检出观察对象9人,检出率2.14%,检出率与锰烟尘浓度呈正比。华容县机械厂空气中锰浓度为3.79毫克/立方米,观察对象检出率占40%。湘阴县蓄电池厂锰浓度高达552.99毫克/立方米,观察对象检出率50%。
1991~1999年,全市对有关职业人群进行体检,其中物理因素人数25788人,检出病人46人;化学因素19363人,检出职业患病人81人。其他职业危害人数和退休人员、干部、教师、科技、交警等人员27766人,查出各种患有疾病人数19430人,疾病检出率达70%。对查出的疾病进行治疗,并对200多家乡镇、集体、全民、“三资”等企业年均监督187个,监督次数达409次。对有毒有害的工作场所、工艺流程及时进行整改。1998年,对市直应用微波的5家单位测44个点,30个点合格,合格率68.2%。1999年对工业企业测噪声点666个,合格70.6%,不合格的进行了整改。
三、放射卫生
本底调查 1984~1986年,地、市卫生防疫站首次对境内天然放射性水平与居民受照射剂量进行监测,其结果:地球咖玛辐射空气吸收剂量平均值为9.8±2.23。岳阳县、平江县最高,岳阳市、临湘县最低,其中室内地球咖玛辐射水平明显高于室外,比值为1.53:1,土砖瓦房大于混凝土结构房,混凝土结构房大于红砖房,三者有显著性差异,其原因与建筑材料性质及墙体厚度有关。室内天然辐射外照射空气吸收量率测点131个,测出天然辐射范围为12.8~27.5,平均值为17.9~2.63;地球辐射范围为9.9~26.2,平均值为2.83±0.02,其中岳阳城区地球辐射:室外7.5,室内5.7;天然辐射:室外10.5,室内8.4;宇宙辐射:室外2.97,室内2.67。岳阳市居民天然辐射外照射接收,年人均剂量为1.091微希。其中地球咖玛辐射占77%,宇宙辐射贡献占23%;集体年有效剂量为4.691×103人·毫希,其中地球咖玛辐射贡献占77%,宇宙辐射贡献占23%。1985年,对东洞庭湖水和食物中天然放射水平进行监测,测得湖水和自来水中钾—40含量较高,与农田施用钾肥有关;食物中鱼类铁104~1560微戈瑞、钾—40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食物,与湖水含钾—40较高有关;稻谷中咖玛、钍、镭—226、钾—40含量最低;其他食物介于其中。1999年,市职防所对市、县(市)、乡镇放射性同位素应用单位进行年度监督测评,其中市级29个,县38个,乡镇76个,医用诊断射线135个,工业探伤单位4个,放射源应用单位25个,提出整改意见208条,监测防护员1081个,合格1001个,合格率92.6%。
核医学诊断频度 境内放射性核素的种类有磺—131,碘—131玫瑰红,碘—131邻碘马尿酸,年用量720毫居里,引入强度分别为2.0~200.0微居里,主要用于甲测、甲扫、肝脾显象、肾显象、肾功能测定等。1983年,频度为1133人,1984年,频度为1517人,1985年,频度为1471人。
1985年,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有9个,工作人员32人。使用封闭源放射性同位素1787.6毫居里,其中钴—60源3个,257.6毫居里,铯—137源3个,80毫居里;中子原1个,1000毫居里;铍—147源1个,200毫居里;氪—85源1个,250毫居里。主要用于工业单位,有开放性同位素,磺—131、碘马尿酸—131、碘化钠—131、磷—32、e—14、氢—3,共226、262毫居里。用于核医学,放射免疫,农业育种等,使用单位防护措施基本上符合防护要求,由省公安厅、卫生厅、科委发给了许可证。
X线的应用与防护 1980年,地区卫生防疫站对从事放射工作的254人进行健康检查,检出慢性放射病8人,检出率3.156%,放射反应1人,0.04%;晶体混浊3人,1.2%。1986年,市职业病防治所对从事放射线工作的218人进行个人剂量与血液学调查,个人剂量在0.02~91.2毫希沃特之间,平均为5.77毫希沃特,属低剂量照射;白细胞均数5546/立方毫米,对照组为6981/立方毫米,二者有显著差异。其中白细胞<4000/立方毫米者占11.5%,工龄越长,白细胞下降率越高,并对291台医用X光机和36台工业X线探伤机建立了档案。防护措施主要是进行卫生防护改造,使操作者的接受剂量减弱近90%。隔室透视的照射量率由改造前的104~1560微戈瑞降至2.9微弋瑞;拍片室照射量率由90~560微戈瑞降至0~2微戈瑞。1999年对市区8家建材生产单位放射物质进行监测均合格,发放建筑材料生产经营《放射卫生许可证》。
氡子体调查 1988年,对城乡氡子体居留因子进行调查,共抽样600人,其中普通居民、文职人员、体力劳动者和学生各占25%,未见异常。同时,市职业病防治所和市卫生防疫站协助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所对6个县(市)、7个厂矿的建材放射进行监测发证。
四、高频从业人员健康调查
1985年,调查各类型的高频设备60余台,功率最大为200瓦,最小为1瓦,主要分在机械、塑料、印刷、医疗、通讯等系统。测定18台高频设备的电场与电磁强度,电场强度为20~1500伏/米,电磁场强度为0~30伏/米,二者的最大值均超过标准,前者超标4倍,后者超58倍,在屏蔽前,电场没有1台设备符合卫生标准。对接触高频作业的60人进行体检,其中50%以上人员有头痛、头昏、多梦等神经衰弱症候。
五、农药中毒与预防
1966年3月,岳阳县筻口、新墙、步仙、麻塘区41个生产大队,由于未按规定使用有机农药,使水源受到严重污染,农药中毒2305人,死亡18人。1970年,湘阴县21个公社、511个生产队使用有机磷杀虫剂,采集稻谷样品587个,检测有48个样品超过国家标准,湘阴县每公斤稻谷含量2.4毫克,超标24倍,超标样品中有4个样品计4.85吨稻谷不能食用。1984年,地区卫生局、农业局、农场管理局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农药中毒防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预防农药中毒的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使用与保管农药的卫生知识。1985年,对湘阴县铁窑乡1981~1985年植保公司承包喷洒农药杀虫进行效果考察,结果承包组农药中毒发生率明显低于自喷组,农药使用量,承包组每亩减少34.5%。经省卫生厅考核,认定是防止农药危害的好办法,并在省内逐步推广。1986年,对汨罗镇大众农药厂进行调查,测作业点16个,发生急性农药中毒近200人,死3人,从业人员体检65人,其中59人白血球、血小板、胆碱脂酶活力低于正常人,3人有肝脏损害,5人诊断为慢性有机磷中毒,13人定为观察对象,含毒粉尘浓度最高470毫克/立方米,最低290毫克/立方米。1983~1990年,境内共发生农药生产加工和施用农药中毒1417人次,死亡20人,非生产性农药中毒2772人,死亡11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