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设关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11 12:00
明洪武年间,城陵矶即设有专门抽收船舶所载货物税收的机构。清咸丰六年(1856),长沙厘金总局在岳州设立厘金局,城陵矶设厘金关卡,抽收盐、茶等厘金。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初,英国驻汉口领事以清政府颁布的《内港航行章程》允许外轮自由出入内河为由,向湖南巡抚提出要求开湘潭为通商口岸。正月十九日,英使窦纳尔与翁同和、张荫恒唔谈,提出开岳州口岸以代湘潭。二月五日,湖南巡抚驰电清内阁总理衙门,请以岳州交换湘潭为通商口岸。三月三日,清廷照准。湖南巡抚请拨银30万两,筹备开埠事宜。中国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以“所派办公人员应依随通商口岸之办法施行”,委派美国人马士到岳州商办开埠事宜。
光绪二十五年(1899),筹办岳州开埠的中方官员与马士先后签署《岳州开埠章程》、《岳州城陵矶租地章程》。十月,岳州正式开为商埠,海关设城陵矶,又称城陵矶海关。清政府将驻常德的岳常澧道移驻岳州,兼岳州关监督,任命张鸿顺为道员兼岳州海关监督,马士为海关首任税务司,海关主权实际上为外国人控制。海关下设税务内班、税务外班、海务、邮政等机构,清宣统三年(1911)后撤销邮政业务及机构。岳州开关后,即照会驻汉口各国领事,要求他们转告商民,“所有验货征税,均按照关规办理”。
岳州开埠初期,商旅往来不多,生意清淡。据《湖南之海关贸易》载:“岳州开关之翌年,岳州贸易总额,不过十四万余两(关平两),其进口货值七万八千两中,鸦片占六万余两,其余一万余两,几全为日本棉纱。”此后几年,海关贸易逐年有所增加。光绪三十年(1904)长沙开埠后,湘中、湘南在岳州口岸进出的商品, 改走长沙口岸,岳州关进出口贸易额迅速下降。光绪三十一年,进口仅173102两,比上年下降86.3%;出口316956两,比上年下降65.7%。驻汉洋商产生移埠常德之念。此后几年,滨湖各县连年丰收,大米、茶叶、麻类、棉花、油料等农副产品输出增加,进出口贸易又趋繁荣。宣统元年(1909),进口额升至1306561两,出口额升至1709352两,比光绪三十二年分别上升6.54倍和4.39倍。
民国6年,粤汉铁路武昌至岳阳段建成通车,岳阳的交通运输条件有所改善。外商在岳开设的洋行达20家,基本垄断了岳阳的对外贸易。每年出入岳阳的轮船,少则千艘,多时在万艘以上。7年,岳阳口岸进出口贸易额为1028.2万关平两,首次突破千万关平两,此后数年均连续超过千万关平两。为岳阳开埠后最繁荣的时期。20年代后期,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危机,岳州关进出口贸易呈锐减之势。
民国19年,岳州海关内班迁移汉口,附设于江汉关办公,巡江司迁至湖北省宜昌海关办公,仅外班留几个职员办理船只报关手续,岳阳口岸贸易额进一步下降。20 年,岳州关进出口总值比上年下降40.14%;21年,又比上年下降25.34%。23年1月,汉口税务司郝乐乘轮来岳州视察,认为岳州关已无恢复原状之必要,外班人员还须裁减数人,以节省开支。26年11月,海关在湖北省监利县观音洲,岳阳县岳阳楼下、城陵矶海关下设3个分卡,统收轮、帆船课税。27年 10月,日军侵占城陵矶前,海关人员迁往常德,后又转移到长沙。28年6月30日,关闭岳州关账目。31年,宣布撤销岳州关。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至民国28年,岳州海关贸易总值28645.241万关平两,其中进口7048.684万关平两,出口21596.557万关平两,占湖南省海关贸易总值的25.41%。进出岳州埠的大小轮船共184796艘、5524.3464万吨位;帆船贸易兴旺。岳州海关课税项目共10种, 税收总额5320.545万关平两。先后出任岳州海关税务司(包括代理、帮办)共22人,来自美、英、日、法、丹麦、葡萄牙和中国等8个国家,海关名为自主,实为外国人所控制与掌握。1927年4月10日,岳阳县总工会组织数万市民前往城陵矶,一举收回海关,迫使税务司英国人阿克乐写出移交书,将海关交还中国人民。4月20日,国民政府财政部电令乔汝镛为岳州关税务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进出口商品均通过武汉、长沙、广州等地报关进出口。所有出口货物均由国家指定的外贸公司经营,但外贸出口货物以农副产品为主,运量不多,进口更少。1977年,湖南省完成的70万吨外贸物资中,有23万吨是通过水运经岳阳过境,占当年出口物资的33%。外贸出口物资的货源主要来自益阳、常德、湘西自治州、长沙、岳阳等地的矿产品和畜产品,洞庭湖水域各县的农副产品和部分工业产品;湖北省沙市、监利、石首、公安、洪湖、蒲圻等县市部分农副产品、工业产品;四川省万县部分农副产品及进口物资也由岳阳通过铁路转水运分流。
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境内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外贸物资日益增多,亟需恢复或设立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