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第一节 网点设施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11 12:00

清光绪年间,境内商业市场活跃,饮食业较为繁荣。清末民初,饮食业多为夫妻小店,少数为合伙办的餐馆、酒楼。民国24年,岳阳县城有筵席业17家、面馆业2家、茶庄2家,其中长春园、潇湘楼、聚仙楼曾名噪一时,誉满湘北。

抗日战争时期,饮食业极度萧条。战后筵席业有较大发展,除名店相继复业外,还新开几十家饭店。各县城较为正规的饮食业网点共有123家,其中岳阳县19家、平江县14家、湘阴县10家、临湘县30家、华容县50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饮食业得到发展,网点遍布全境,生意兴隆。1955年,饮食业网点1078家,其中岳阳县261家、平江县316家、湘阴县98家、临湘县202家、华容县201家,比1949 年增长7.76倍。1956年,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饮食业亦被改造为公私合营店、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网点减少,经营不活。1957年,饮食业网点309家,比1955年减少769家。1949年农村饮食业网点97家,从业人员105人,1957年网点36家,从业人员94人,比1949年分别下降62.87%和10.48%。华容县城乡1955年有饮食业409户,从业人员478人,1958年网点仅47家,从业人员250人,比1955年分别下降88.5%和47.7%。

1958年,农村实行“一点一店”或“一区一店”,城乡大办公共食堂,部分饮食店并入食堂,饮食行业网点大大减少。1962年,贯彻执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后,饮食业有所恢复。1964年9 月,岳阳专署成立后,流动人口增加。岳阳城区兴建岳东饭店、红旗旅社。在此前后,各县城先后兴建规模较大食宿兼营的饭店,还兴建、改建地、县两级招待所。

“文化大革命”期间,饮食业受到冲击,撤并合作店组,砍掉个体经营的摊点、网点,人员减少,饮食品种单调,老牌名店招牌被迫经营筵席转为大众化食品。但在交通要道、车站码头,由于红卫兵串连,流动人口增加,中、低档次的饮食业务增加,岳阳城区饮食业营业额有所上升。1971年,各级革委会建立,市场趋向稳定,饮食业相应得到恢复和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饮食业网点增加,人员增多,档次提高,业务扩大,出现各行各业办饮食的热潮,外商和港、澳、台商也投资兴办饮食服务业。以国营饮食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1990年,共有饮食业网点机构3632家,从业人员9653人,营业额7567万元,其中国营合作社饮食业占43.3%。市区先后兴建湘苑宾馆、商业大厦宾馆、岳阳宾馆、国际大厦、云梦宾馆、洞庭山庄、滨湖酒楼等国营商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各县也兴建一批大型宾馆、酒楼。平江县有江南酒家,湘阴县有湘阴饭店,汨罗市有国商大厦、服务大楼等,临湘市有服务大楼、白云宾馆等,华容县有章台酒楼、庆丰酒楼、华容酒楼、安南酒楼等。岳阳县新县城建成后,相继兴建美风餐厅、三月风、小天地、万福来酒楼等网点。社会办的饮食业也有一批高档次的门店,机关企事业内部招待所大多向社会开放,成为饮食业的一支生力军,岳阳市区有炮台山宾馆、晓朝宾馆。在岳阳的中央、省属企业大都兴建档次较高的招待所。

90年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迅猛增长,刺激了饮食业的高速发展。90年代中期,国营饮食业基本退出市场,形成以公司制企业为主导、个体饮食店为主体、国内外大型快餐业连锁机构加入竞争经营的格局。大小饮食店遍布城乡,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大、流动量大的市县城镇、车站码头及交通要道两旁。其中公司制饮食企业规模较大、档次高,发挥着市场主导作用,个体私营饮食店数目多,但市场占有率不高。1999年,有大小饮食网点近7000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其中在工商登记注册的公司制网点508 家,注册资金达53672万元,从业人员240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