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铁锅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11 12: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铁锅大多从外地引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除平江县、岳阳市铸锅厂生产的部分铁锅供应当地外,还从湘潭、益阳、常德等地购进部分品种,调剂余缺。

1963年,岳阳铁锅厂建立,年产鼎锅、炉锅 24万件。“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受到影响,市场供应一度紧张,曾采取凭证限量或以旧换新的供应办法。供销社日杂公司积极扶持铁锅生产,帮助该厂更新设备,改进技术,提高产量。1980年产铁锅45.5万口,占全市销售总量的70%左右。以后,该厂每年生产各种规格的铁锅50~55万口,除满足全市供应外,还远销四川、贵州、湖北、河南、广西等省。

铁锅销售,1980年后以境内货源为主,适当组织部分不同品种、规格的铁锅以补充市场需求。70年代年均销售23万口,80年代年均销售45万口以上,1980年最高销售达63万口。1985年,铁锅改为三类商品,实行多渠道流通,供销社铁锅购销基本平衡,市场进一步稳定。90年代中期以后,县以下供销社工业品集体经营逐步向社有民营过渡,铁锅销售逐渐减少。1999年,全市供销社系统仅销售铁锅1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