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第一节 调入及购进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11 12:00

境内不产盐,所需盐全赖从境外购进。清代至民国前期,主要购进淮盐。盐商凭政府部门制发的引票(每票500引,每引8包,每包重50公斤),到指定产区购盐,运往销岸,形成淮盐专商引岸制。

清咸丰五年(1855)《两淮盐法志》载:湖南长、岳等府每年额销淮盐22万余引,其中岳州府辖巴陵县配额1.9万引,临湘县配额3200引,华容县配额1930引,平江县配额960引,长沙府属的湘阴县配额1170引。平江县因淮盐不够,改食碱盐(低质盐)。同治五年(1866),平江定配碱盐9580引。民国16年,久大精盐公司在岳阳设立经销处,随后,通利精盐公司来岳经销精盐,两公司共输入精盐55705担。抗日战争时期,淮盐因交通受阻中断,岳阳盐务分处调运川盐济食。抗日战争胜利后,淮盐、川盐并销。35年,岳阳调入淮盐9万担、川盐3.2万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境内所需盐由湖南省盐业主管部门统一调拨。1950年调入13567吨,1951年调入10279吨,1953~1957年调进芦、淮、青盐91210吨。其中湘阴县31072 吨,岳阳县18584吨,临湘县8781吨,平江县17813吨,华容县14960吨。1958年,盐业由各县自行管理。1959~1961年,由于粮食供应紧张,群众以菜代粮,食盐消费量增大,各县食盐调入量相应增加。60年代,调入的盐除淮盐外,还有闽盐、川盐、冀盐。1970年,湖南湘澧盐矿投产, 始调进省产盐。所有调进盐均由省副食品公司岳阳调拨供应站运销。1970~1983年,共调进各类盐574659吨,其中调入346854吨,购进 227805吨,年均调进41047吨,最少的1971年23755吨,最多的1978年63279吨。1984年,市、县盐业公司对生产、生活用盐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调入盐39524吨,购进991吨。1989年调入73850吨,是调进最多的一年,1990年计划购进4万吨,实际完成42113吨。

90年代初,盐产大于销。岳阳盐业公司克服库存暴满、侵销严重、市场混乱、效益滑坡困难,调入及购进任务仍超额完成计划。1993,岳阳盐业公司经历抢购盐风潮,全年完成购进32320吨,为年计划的 105.3%,其中省产盐21493吨。1998年,湖南盐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岳阳分公司购进省产盐278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