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环境污染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10 12:00
一、废气污染
40年代,境内仅有少量的小型锅炉、窑炉、化铁炉排放少量烟气,对大气环境不构成污染。50~60年代,工业发展,燃料煤、燃料油消耗量增加,废气排放增加,局部环境受到污染。70年代,年均排放工业废气30~50亿立方米,城区和一些工矿区污染日趋严重。80年代,废气污染进一步加剧。据全市工业污染源调查,1985年有锅炉273台1620蒸吨,窑炉207座,烟囱418个,年耗煤109.34万吨,耗油40.17万吨;排放废气208亿标立方米,万元产值排放量8.08万标立方米;排放有害物质 10.5万吨,其中二氧化硫2.97万吨、烟尘2.88万吨、粉尘0.44万吨。化工、电力为主要污染行业,二氧化硫和烟尘为主要污染物,市南区为主要污染区域。1990年,全市排放工业废气222.47亿标立方米,二氧化硫3.17万吨,烟尘4.03万吨,粉尘11.21万吨。1999年,全市工业企业耗煤414.67万吨,耗油22.75万吨。153个重点调查企业排放废气422.37亿标立方米,万元产值排放量11.35 万标立方米;排放二氧化硫5.25万吨,烟尘2.77万吨,粉尘4.56万吨,较1990年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89.85%,二氧化硫增加65.62%,烟尘减少31.27%,粉尘减少59.32%。万元产值工业废气排放量较1985年增加40.47%。1981~1999年,除个别年份外,境内工业废气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总的趋势是逐渐增加,但二氧化硫增加幅度小于废气总量增加幅度,烟尘和粉尘排放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从整体而言,自90年代起,工业废气污染开始得到有效控制,烟尘和粉尘污染相对减轻,二氧化硫污染仍在继续加重,但趋势明显减慢。
二、废水污染
50年代,境内局部水域遭受工业废水污染,但影响甚微。60~70年代,一批采矿、造纸、印染、火力发电、石油加工、化工等企业建成投产,工业废水排放量聚增。1979年达16665万吨,湘江——洞庭湖——长江(岳阳段)等一些重要水域的污染逐渐加重。80年代,工业和城市的迅速发展,废水污染程度最严重。1985年,全市排放工业废水 32484.39万吨,排放污染物11.08万吨,其中主要污染物化学耗氧量6.28万吨、悬浮物3.14万吨、生化需氧量1.59万吨。造纸、化工为主要污染行业,岳阳市南区、北区和湘阴县为主要污染区域。主要纳污水体为洞庭湖(每年23852.75万吨,占73.43%)、长江(每年5928.49万吨,占18.25%);湘江(每年2665.3万吨,占8.2%)、资江(每年37.85万吨,占0.12%)四大水系。每年排入四大水系的污染物分别为:洞庭湖47561.85吨,占总量的42.92%;长江30878.9吨,占27.87%;湘江31689.02吨,占28.6%;资江675吨,占 0.61%。
1990年,废水排放总量31791.74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总量28925.02万吨,较1985年减少3559.37万吨,但仍居全省之首;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777吨,居全省第五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污染物排放量58269.19 吨,主要污染物为化学耗氧量58160.36吨、氰化物23.43吨、六价铬17.8吨、挥发酚13.31吨和石油类50.83吨。1999年,全市 153个重点调查企业排放工业废水12509.87万吨,万元产值排放量131吨,分别较1990年减少56.75%和83.14%。主要污染行业为化工、造纸,其次为石油加工、制药、食品饮料、纺织印染。排放污染物54806.84吨,主要污染物为化学耗氧量36137.7吨、悬浮物18478.91 吨、硫化物63.85吨、石油类99.39吨。
历年工业废水排放量除个别年份外,总的趋势是 1981~1989年(31796.38万吨)逐渐增加,1990年后逐渐减少。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排放量总的趋势是1981~1986年 (60346.17吨)逐渐增加,1987年后逐渐减少。以六价铬、砷、铅、酚、氰化物、石油类、化学耗氧量计,1986年排放60345.81 吨,1990年58269.1吨,1995年37511.04吨,1999年36246.08吨。1999年较1986年减少39.94%。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1999年较1990年减少83.14%。但80年代后,城镇生活、医疗等废水排放量急剧增加,1987年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2941万吨,1999年城镇生活和其它废水排放水量达13514万吨,其中化学耗氧量排放38434.5吨。这类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污染日趋严重。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境内工业固体废弃物最早产生于清光绪三年 (1877)平江黄金洞金矿和光绪二十七年(1901)临湘桃矿的开采。早期多系物理法生产,除废石尾砂堆存占地外,别无污染。40年代,岳阳等城镇生活垃圾任意堆置街巷低洼之处或倒于城区湖畔、江边,造成局部污染。50~60年代,一批现代化矿石采选、火力发电、化工、造纸等企业相继建成投产,产生大量尾矿、炉渣、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就近堆存或排入湖泊、江河,占用成片土地,污染水体。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工业和城市快速发展,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堆存量迅速增加,污染加剧。1981~1985年,共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849.85万吨,年均产生169.97万吨;累计堆存1660.25万吨,累计堆存占地面积422.36万平方米;岳阳城区年产生生活垃圾8~10万吨,主要堆存于南湖尾部的羊角山,经雨水淋洗、渗漏,污染南湖水体。 1986~1990年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881.5万吨,年均产生176.3万吨;排放量62.7万吨,年均排放12.54万吨;累计堆存2472.85 万吨,累计堆存占地面积568.89万平方米。
1991~1999年,共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 1493.33万吨,年均产生165.93万吨;排放量34.78万吨,年均排放3.86万吨;累计堆存3102万吨,累计堆存占地面积257万平方米。 1999年,境内产生工业固体废弃物131.11万吨,其中炉渣49.41万吨,占总量的37.69%;尾矿36.8万吨,占28.07%;粉煤灰 30.01万吨,占22.89%,危险废物2.3万吨,占1.73%;其它废物12.59万吨,占9.6%。化工、有色金属采选和电力为主要污染行业,年产生固体废弃物分别为42万吨、37.22万吨、23.43万吨;桃矿、华能岳阳电厂、岳化为主要污染源;岳阳楼区、云溪区、临湘市为主要污染区域。境内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排放量均大大小于废水、废气,且综合利用率高,相对较易控制,故其污染远比废水、废气要轻。
四、噪声污染
境内噪声污染主要在城区。1966年前,各县城关镇工厂不多,机动车辆较少,噪声污染轻微,环境比较安静。1966年后,城区工业、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噪声源急剧增加,噪声污染逐渐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
80年代中期,城区噪声污染达到最严重程度。 1985年,抽样调查358家企业,声源强度超过90分贝的设备有3676台。其中,90~100分贝的1360台,100分贝以上的2316台。噪声污染主要区域为市南区和汨罗县。两地90分贝以上的工业噪声源分别占全市的48.45%和21.22%,100分贝以上的分别占58.55%和 25.13%。噪声污染主要行业首推纺织业,其次为建材、机械、化学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