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城市环境卫生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10 12:00
一、清扫保洁
民国时期,城区既无环卫管理机构,也无专职清扫人员。民国8年,粪便由私人承包清运,后改由县救济院农圃公所管理,规定以“乐捐”名义上交救济院部分收入,其余作为公所经费和挑粪力资。街道清扫由警察局代管,雇请社会劳力或指派收容的流亡人员清扫,身上穿着印有“清道夫”字样的马夹。居民生活垃圾,少数由清道夫承运,大部分倒在房前屋后,年复一年,堆积如山,臭不可闻。城区公厕很少,其它环卫设施更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岳阳城区环境卫生工作由卫生院代管,清扫工临时指派,每人每月大米75公斤。1953年,成立岳阳县肥料管理所。1956年更名为岳阳县城关镇环卫管理所。街道清扫仍为个体作业,清扫工和挑粪工按劳付酬,由城关镇拨款开支。1960年前,清扫范围仅城区几条主要街道。1962年,组建清扫队,配备清扫工40余人,实行分组作业,划片包干,“一扫一保”“一扫一保”即清扫、保洁。。添置木制粪缸车清运粪便,修建贮粪池。1975年,环管所首次向社会公开招收初中以上文化青工 50人。1979年,清扫工人增至138人,清扫38条街,总面积70万平方米,实行晚上、上午全面清扫,下午重点保洁。1985年,清扫工作按定额标准建立岗位责任制,实行“一扫二保”与“二扫一保”相结合,减少白天清扫的污染。1987年,学习北京环卫管理经验,清扫保洁实行市、区、街三级管理。主、次街道由环卫处负责;行人道纳入沿街单位“门前三包”“门前三包”(指包秩序、包绿化、包卫生)。,由市南区组织实施;小街小巷由居委会组织清扫。 1990年,实际清扫面积46万平方米,生活垃圾年清运量7万吨,垃圾运输机械化程度59%。
1994年,岳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以下简称环卫处)由单一的服务型向管理服务综合性型转变,同年成立市容环卫管理监察中队。年底有固底资产712万元,清扫总面积87万平方米,生活垃圾年清运量 11.71万吨。1995年,环卫处实施改革,逐级签订承包合同,层层分解落实任务,调动职工积极性,市容卫生水平大大提高。1999年,市环卫处实施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垃圾、密闭化运输、延时保洁(5~24时)等措施。是年,市环卫处有职工1006人,固定资产3500多万元,清扫道路72条,清扫总面积 197万平方米,生活垃圾年清运量19.03万吨。云溪区有环卫职工39人,清扫街道7条,总面积92164平方米,垃圾年清运量4500吨。君山区有环卫职工65人,清扫街道30多条,总面积39万平方米,垃圾年清运量6000多吨。
二、环卫设施
公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前夕,岳阳城区有公厕4座。至1976年,城区有砖结构旱厕35座。1979年后,对旱厕进行修葺、改建,并兴建水冲式厕所。1990年,市区有公厕85 座,其中水冲式厕所51座、旱厕34座。公厕建筑风格多样,学坡新村的公厕与垃圾站综合楼为现代格调的板面建筑;解放路口的公厕与垃圾站为俄罗斯风格建筑;宝塔巷公厕为仿宋式建筑,洞庭北路公厕为仿清式建筑;巴陵西路、青年路公厕为庭园式建筑,南湖大道、解放路、桥东、桥西公厕为帆形建筑,均为砖混结构,平顶屋面,水磨石地板,瓷片墙裙、粪槽、蹲台、间板,白瓷洗手盆,定时冲水。1999年,有公厕100座,其中产权属环卫部门84座,社会自建自管 16座;水冲式公厕97座,旱厕3座,水厕率为97%,水冲式公厕均采用三格化粪池。
垃圾容器 50年代初,环卫工人用箩筐扁担收集居民垃圾。50年代中末期,改用木轮箱车。60年代,在街头巷尾设置木制垃圾箱,后改建为砖砌垃圾屋、叉车垃圾箱和叉车配套收集、转运垃圾。1984年,增设多功能垃圾箱。至1990年,市区有叉车垃圾箱324个,多功能垃圾箱55个,多功能转运点8处,铁质果皮箱389只。1993年,环卫处撤去沿街垃圾箱,建成密闭型的中转站,改30~50米1个箱为300~500米1个站,实现垃圾从产生到中转的全过程密闭化。1999年,城区有密闭化行吊式垃圾中转站30座,其中多功能箱式4座,集装箱式25个,高台式垃圾站1座;添置和补充式样美观、经久耐用的不锈钢和卷折式果皮筒600只,果皮筒总数1038只。
运输机械 50~60年代,环卫运输工具是箢箕、箩筐、手推车、板车等传统工具。1973年,环卫所购进1台丰收牌拖拉机改装为粪罐车。1976年,购进1台小四轮车。至1990年,有环卫运输车40辆,总功率3543千瓦,垃圾、粪便运输基本实现机械化。1997年,购置2辆压缩车,1998年,购置1辆垃圾清扫车。1999年,市环卫处30辆多功能车改造成集装箱式垃圾车,解决了垃圾裸露和二次污染问题。1999年,城区有环卫车60辆,其中生产车51辆,生活车9辆。云溪区有垃圾车2辆,洒水车1辆。君山区有垃圾清运车3辆,洒水车1辆。
三、垃圾无害化处理
1983年前,生活垃圾一直无固定倾倒场所,大多倾倒至湖边和郊区菜地。1985年10月,在郊区北港乡奇家村征地2.47万平方米,建立垃圾处理场。同年6月,建立化验室,对垃圾进行抽样化验和堆肥厌氧发酵试验。与菜业组、养殖场合作,利用厌氧发酵灭菌后的垃圾堆肥改良土壤或做鱼类饲料获得成功。1988年,制定《羊角山垃圾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方案》,筹建全省第一座垃圾复合肥料厂。设计日处理垃圾200吨,总投资326万元,采取物理分选方式,分离筛选砖石弃物,回收金属、塑料后,将垃圾配以少量化肥,制成复合肥料。工程分4期建设,第一期工程1989年2月动工兴建,8月竣工投产,日处理垃圾60吨,垃圾肥销售供不应求。随着城市的垃圾量增加,至1998年,羊角山垃圾场先后4次扩征土地,对堆肥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导气系统逐步进行完善和改造。1994年,在岳阳楼区梅溪乡花果畈村附近筹建第二垃圾处理场,该场占地近100亩,1999年完成土地征用、进出场道路建设、污水处理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