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城市桥梁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10 12:00
岳阳城区四周湖泊围绕,城内溪水长流,桥梁设置较多。据清光绪《巴陵县志》载,明、清时期,城区城垣有桥梁10座:竹荫桥、梅溪桥、勿剪桥、九龙桥、滨阳桥、吊桥、迎晖桥、紫来桥、枫柳桥、花飞桥,时移世易,有的早已圮毁无存。现存古桥三眼桥(又名通和桥、万年桥),位于市区东郊奇家岭附近,横跨南湖水面,是市区通外地的主要通道之一。初建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屡经修筑,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户部尚书方钝主持修建。桥为东西走向,桥基用麻条石砌筑。2个桥墩并列构成3孔,每孔跨径13米,高15米。桥宽6.5米,长56米。桥面用麻石板铺垫,两边护以石栏,栏高80厘米。桥两头各有石狮1对,栩栩如生。三眼桥建筑精美,构造坚固,历经南湖巨浪冲击和风霜雨雪侵袭,不裂不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桥梁建设得到飞速发展,桥梁由砖石拱桥、木构架板桥发展为永久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钢结构桥、立交桥等。至1999年底,市中心城区共有桥梁26座,其中立交桥4座;云溪区有桥梁22座,主要集中在云溪镇和岳化内;君山区有桥梁8座,其中柳林洲镇7座、钱粮湖镇1座。
南津港铁路大桥 原系粤汉铁路桥,位于南湖与洞庭湖交汇处,建于民国5年。为4孔100尺跨度穿架式桥梁。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为阻止日军南犯,予以破坏,后日军临时修复通车。 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政府军溃退时,破坏部分桥墩,同年底,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修复。1966年京广复线修筑,桥址西移,至1968年建成复线桥。桥长384.8米,桥孔总长339.4米,桥台档渣墙间距373.6米,设计洪水位标高34.72米。系普通钢筋混凝土兀型桥梁。桥墩台管桩入土深 11~25米,桥下地质为砾石沙类,桥墩为V型片石混凝土结构。由铁道部第四设计院设计,华北铁路工程局施工。
巴陵大桥 位于市中心,东西走向,横跨京广铁路,系钢筋混凝土结构,1979年8月动工,1982年9月建成。由铁道部广州铁路局和国家及地方财政合资兴建。工程总投资468万元,其中铁道部183万元,省拨170万元,岳阳地区55万元,岳阳市60万元。大桥全长460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14米,人行道宽6米。设计荷载汽 -20、挂-100。主桥长122.3米,共4孔,架设32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槽型大梁,每根重30~31吨。引桥长
1993年巴陵大桥全景
南湖大道至巴陵路火车站立交桥 境内首座互通式立交桥。位于南湖大道北端与巴陵中路交叉处,北通火车站,南连南湖大道,西接巴陵路,东接107国道。该工程由湖南大学土木系负责设计,岳阳工程公司承担施工,1990年3月破土动工。第一期工程为立交桥主体7座桥,1990年10月完工;第二期工程为附属工程南向东西端匝道、非机动车道、挡土墙等,1991年4月完工;第三期工程为北向东西端匝道、巴陵大道挡土墙及金属栏杆等,1992年4月完工,工程总投资430万元。该桥设计为三层椭圆形立交桥,由石拱桥2座、非预应力大型空心板桥4座、砼钢构桥1座等组合而成,配制南北主机动车道全长300米,东西主机动车道350米,上、下机动车道 600米,非机动车道1300余米。非机动车道两侧由片石和粗料麻石组砌,下部主道两边配制花木绿带。
七里山高架桥 位于沿湖大道中部七里山西北段,濒临洞庭湖,场地属洞庭湖滨岸沉积带,剥蚀丘岗及冲沟地貌,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该高架桥全长662米,沿线跨越鹰山石化总厂给水车间、洞氮取水泵站、皮带传送带、铁道专用线及湖南省唯一的大件码头,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下管线较多。由武汉城建学院设计院设计,中铁五局二处承建,1996 年1月开工,1997年5月竣工,总投资4000多万元。该高架桥采用钻孔桩基础,按摩擦桩设计,桩端嵌入强风化板岩或中风化板岩中。主桥跨越大件码头,采用三跨预应力钢筋砼变截面连续梁,跨径为38米+60米+38米,横截面形式为2个单箱梁,两端引桥采用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南引桥为 4×16+5×18+13×16米简支梁组成,北引桥由9孔16米简支梁组成。桥的南段处于1.8%上坡道上,北段及主桥处在2.4%下坡道上。全桥共有 2台33墩。枯水季节,所有墩台均在岸上;雨季及汛期,除厂区及挡墙上墩柱不被淹没外,其余墩台均在水中。
琵琶王立交桥 位于巴陵中路、巴陵东路、东环路、北环路、冷水铺路交汇处,占地198亩,桥高13米,桥面3.06万平方米,总绿化面积55亩,总投资1.2亿元。为湘北地区最大的人车分流、三层蝶式全互通立交桥。由长沙铁道学院勘察设计研究院设计,中铁五局、中铁十四局、岳阳市政公司等十几家单位修建中的洞庭湖大桥。承建。1997年 4月开工,1999年12月竣工。设计采用三层全互通立交桥。第一层:冷水铺路至东环路、北环路至东环路下行线及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机动车道路宽8米,双向2车道,非机动车道路宽7.5米;第二层:巴陵东路至巴陵中路,其中主桥宽18米,双向4车道,两侧分设南、北辅桥,辅桥宽9米,以便第二、三层间的车辆上下;第三层:东环路连接北环路、冷水铺路,中间采用高架桥跨过第二层,桥宽均为8米。
洞庭湖大桥 国内最长的内湖公路桥,路桥全长10174.22米,其中桥长5747.82米,桥宽20米,双向4车道。大桥主要桥型为亚洲首创的不等高三塔、双索面、全漂浮体系斜拉桥。总投资86680万元。1996年12月动工兴建,2000余名建设者艰苦奋战3年。至1999年,已完成工程的质量经检测,基础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86%以上;索塔内部混凝土密实,整体质量较好;索力实力控制符合规范要求,防撞栏杆线型顺直,大面平整;主桥合龙标高误差1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