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第八章 缝纫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8-10 12:00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岳州开埠后,缝纫业始从家庭手工业中分离出来。民国5年,岳阳县开办贫民工厂,设缝纫科,使用脚踏缝纫机生产机制服装和布鞋。 12年,平江县城赛华、集成、振兴服装工厂和平江制衣公司主要制作军队及地方团练被服。18年,岳阳县有缝纫业86家,占该县工厂的70%;从业188 人,占同期工业总人数的49.1%。1930年,平江县嘉义开办的红十六军被服厂,有12台缝纫机和40多名工人,专事红军被服生产,是当时境内规模最大的被服厂,红军长征后停办。

民国23年,汤福兴在岳阳县城开设西服店,为境内生产西服之始。抗战爆发前夕,缝纫业曾一度兴旺,仅岳阳县有服装店70家、制鞋业5家,从业366人,资本1.46万元银元。抗战爆发后,百姓流亡迁徙,服装加工厂大多倒闭。个体成衣店也纷纷歇业。抗战胜利后,缝纫业有所回升,到1949年,境内城镇有缝纫店317家,从业815人。

1950年,岳阳县城区有缝纫店64家,从业人员97人。平江创办缝纫技术改良社,有制衣机70台,专为志愿军加工被服。1953年,因业务不足而停办。1952年,江零3315被服厂在岳阳城区北门建成投产,形成年产陆军军服200万套的能力,是当时境内规模最大的机械化被服厂。次年,岳阳城区同业工会组织20余名裁缝,成立缝纫失业小组,承接来料加工,是境内最早的缝纫合作组织。1956年,境内成立48个缝纫社,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93万元,社员1629人,生产服装126万件,完成产值 468.3万元。

1958年“大跃进”中,由于“左”倾错误影响,盲目改变缝纫社体制,不切实际地套用国营企业的管理办法,缝纫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均有下降,年产值由1957年的102.4万元降至49.9万元。

1961年,岳阳城区撤销岳州公社社服厂,恢复4个缝纫社和1个制鞋社,改国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为集体经济的管理方法,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回升。

70年代,是成衣产销业务的发展时期。1971 年,成立岳阳服装加工厂,当年生产成衣5万余件。1972年后,产量和品种迅速增长,1975年,境内加工成衣36.37万件,比上年增长24%,品种由过去的衬衫和球裤增加到各类服装百余种。1976年,岳阳立新服装厂生产双排扣西装和皮夹克共3.5万件,远销日本、西德和美国。

80年代,缝纫工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1 年和1984年,岳阳湘北羽绒厂和临湘天鹅羽绒厂建成投产,生产羽绒9.9吨和羽绒服4580件。80年代后期,华容出口羽绒制品厂、岳阳洞庭鹅业开发公司、临湘羽绒厂等9家企业陆续竣工投产,羽绒被服年产能力达40万件,成为全省羽绒制品的重要产地。而一些服装厂因技术落后、产品陈旧,先后停办或改行。 90年代,原本脆弱的缝纫业,经营管理跟不上形势,缺乏应变能力,经不起市场潮的冲击。市服装加工厂、立新服装厂,临湘、湘阴、岳阳、平江县服装厂相继停产或破产。仅汨罗市服装厂效益较好,该厂主要生产梭织服装,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意大利、非洲等国家。1999年底,该厂盈利16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