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9 12:00

清末民国时期,农副产品加工主要依靠传统工具和手工操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粮、油、棉等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农民除自留食用部分外,均由国家统一收购、加工和销售。农民自留的部分,始以生产大队为单位,开办加工点,为农户有偿服务,或由农民加工自用。50年代后期,开始用机电动力驱动改进旧式石磨、榨油机等,向半机械化过渡。60年代, 随着农村动力机械的发展,各种与农用动力配套的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逐步发展。70~80年代,主要农副产品初级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和半机械化。90年代,逐步发展深加工机械,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1999年,全市各类农副产品加工机械总量为8.82万台(套),年加工总产值4.86亿元。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主要有粮食、棉花、茶叶、油料、饲料、麻类等六大类型。

一、粮食加工机械

碾米机  民国3年,岳阳城内始出现太昌、恒康、文丰3家机器碾米厂,资本数合计为16100元,每家置有柴油机1台、20千瓦,年碾米1.46万担,总值87600元。1958年,农村开始用机器碾米。1961年,岳阳县广兴洲从长沙购回黄谷碾米机4台,在全公社流动碾米,每小时可碾黄谷350公斤。60年代,随着电动机、柴油机的发展,动力碾米得到迅速发展,取代人力、畜力加工工具,传统的旧式大米加工工具砻、筛子、风车、石碓、石碾等基本淘汰。1999年,全市有各种型号碾米机 2.15万台,年加工稻谷248.6万吨。

磨粉(浆)机、压面机  60年代开始使用动力磨粉、磨浆机及动力压面机加工豆腐、豆浆、面条。80年代,农村膳食结构有所改变,讲究花样品种,磨粉和压面机发展很快,传统的石磨被淘汰。涌现出一批加工专业户、私营作坊、食品厂、饮食店,加工经营豆制品、米制品、副食品,并开展来料加工业务。90年代,适宜农户的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不断增加。1999年,全市农村使用的小型面粉、豆类加工成套设备已达到2484台(套)、淀粉加工机械5150台(套)。

粮食膨化机械  膨化机械有两种:一是传统的泡米机,它是用外热源加热密封型泡米机壳,让粮食(大米、玉米、黄豆、蚕豆等)颗粒在机壳内密封加热受到很大气压而变得松脆味香。用这种膨化机加工,工效低,操作过程繁杂,基本被淘汰。另一种是机械螺旋挤压式,以电动机或柴油机带动的,工效高,可以做成条形,空心形等,操作简单、安全。 1981年,岳阳县大部分区乡农机站引进此种膨化机用于加工营业,为农民和乡镇居民服务,1983年后,此项业务又开始萧条而停产。90年代,使用小型螺旋膨化机,一般用164F型或170F型3~4马力柴油机带动,安装在胶轮板车或人力三轮脚踏车上,机动性很强,在城乡流动服务。

二、棉花加工机械

农村棉花加工一直沿用旧式的人力脚踏轧花机(俗称“洋镐子”)轧花,用人力弹弓弹花。1958年,岳阳县首次将人力脚踏轧花机为改畜力轧花机,有水利条件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轧花机。1959年,华容县景港供销社建立轧花机厂,用2115型柴油机为动力装备,后改用电动机带动。1962年,该县发展到90台。60年代中期,棉花种植面积扩大,社、队建立加工厂,加快了棉花加工机械的发展。1963年起,华容县农业机械厂开始生产洞庭牌MYP—80型皮辊轧花机,因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轧花机也不断增加。1966年,湘阴县开始发展动力轧花机和弹花机,是年底轧花机发展到71台、弹花机7台。70年代,轧花机、弹花机迅速发展。至1980年,境内轧 (弹)花机保有量达3333台,棉花加工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80年代,由于大量发展苎麻生产,棉花种植面积相应减少,动力轧花机、弹花机数量下降,至 1984年底保有量仅2645台。至1999年,全市保有量3373台。对棉花加工后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受到重视,得到短绒、棉子油、棉饼、棉子壳、棉秸等副产品。

三、茶叶加工机械

清末民国时期,农村茶叶加工主要靠手揉、脚踩、灶上烘烤等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陆续做了大量铁木混合结构的手摇揉茶机。1954年,湘阴县引进推广浙江绍兴木质揉茶机571台,为境内最早茶叶加工机械。1955年引进铁质揉茶机8台,1963年,开始使用动力制茶机械,1965年底,该县发展各类茶叶初制机械648台(套)。60年代后期,随着社队茶场的兴建,各种茶叶加工机械和配套设施迅速发展,主要有刹青机、茶叶干燥机、揉切机、动力揉茶机等,农村社队茶厂基本实现茶叶加工机械化或半机械化。70年代,岳阳县各类制茶机械有230台(套),年加工茶叶4180担。至1999年,全市农村茶叶加工机械发展到5167台(套)。

四、油料加工机械

50年代前期,农村沿用旧式传统榨油方法,即人工炒籽、畜力或水力碎籽、原始木榨榨油,劳动强度大,油质差,枯饼残留油多。1958年工具改革运动中,开始引进半机械化铁质榨油机。60年代初,华容县景港粮油厂引进1台试用,因操作技术不当,出油率低,榨生籽出生油,故发展缓慢。1965年,湘阴县开始使用动力榨油机和配套的动力碎籽机22台。 1968年1月,临湘县引进湘粮机械厂生产的90吨、100吨立式,卧式手动液压榨油机和武冈县农机厂生产的6YL—68型动力螺旋榨油机。70年代,境内先后引进一批液压榨油机。1970年,岳阳县农村开始推广吉首50型和6YL—68型动力螺旋榨油机,各产油区社队办起食油加工厂,除引进榨油机外,还引进或自制配套炒籽、粉碎、去壳、加温、清洗、碎饼等设备,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出油率。1978年,湘阴县大力发展动力液压式榨油机,原始木榨全部淘汰。1984年,华容县为鼓励农民从事加工业,推广河南省信阳市生产的GYP—68型榨油机,配套动力7千瓦电动机或190型10千瓦柴油机,榨油机发展较快。90年代,动力榨油机减少,适合山区、半山区缺电农村使用的手动液压榨油机,因生产成本低而迅速发展。1999年,全市农村动力榨油机保有量 1748台,基本实现榨油机械化。

五、饲料加工机械

农村家庭饲养业历史悠久,是农家主要副业之一。饲料加工,历代沿用传统工具,手工劳动强度大。1958年以前,境内干饲料粉碎机为数不多,农户主要用碾子碾碎干饲料,用菜刀、剁铲、铡刀切碎青饲料。 60年代初,开始出现动力带动的粉碎机。1963年,华容县三封公社墨山大队引进饲料粉碎机试用较好。70年代,为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一人一猪,一亩一猪”的指示,全地区出现推广干饲料粉碎机的热潮。1972年,华容县组织各农机厂、农具厂突击生产FS—310型粉碎机377台投放到农村使用。岳阳县推广使用饲料粉碎机459台,粉碎各种饲料250多万公斤。岳阳县荣家湾农具厂仿制的衡农—71型粉碎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在1974年,全国粉碎机现场会上被评为全国推荐的九种机型之一。1975年,临湘县组织县机械厂、县农机修配厂生产锤汽式粉碎机1055台,每台由地方财政补贴45元产销差价,饲料粉碎机得到较快发展。80年代初,以上几种型号的饲料粉碎机滞销,取而代之的是配合饲料加工机组。临湘县机械厂开始生产年产 500吨级的GSJ—300型配合饲料加工机组,经试用达到国内同级产品先进水平。1984年,厂家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研制年产千吨级的配合饲料加工机组。经君山农场万头机械化养猪场试验,开机133个小时,运转正常,加工以玉米为原料的混合饲料68376公斤,质量符合要求。至1989年,全市饲料粉碎机发展到3946台。90年代,随着农村养殖业的发展,各种小型饲料加工机械大量增加。

六、麻类加工机械

60年代前,对麻类的初加工,沿用手工工具“铜麻勒”剥麻。60年代中期,产麻区开始试用人力、动力剥麻机械。临湘县引进使用中国麻科所研制的动力剥麻机,70年代,又引进和推广沅江2号人力剥麻器 77部。1974~1980年,华容县农机所和塔市机械厂先后共同研制6B—500型动力剥麻机和手扶拖拉机配套、可流动作业的6HB—300型黄、红麻剥皮机,获地区科技成果奖。1987年,华容县种植苎麻面积增至22.16万亩,各乡、镇精麻加工企业发展到60多家,多数企业使用该县的仿制加工机械。次年,随着苎麻市场萧条,苎麻种植面积急剧减少,麻类加工企业相继停产,成套加工设备闲置报废。1987年,临湘县乘风乡筹建年产200吨长纤精干麻厂, 当年生产干麻36.1吨。该厂投资76万元,主要机械和设备有煮麻锅、浸酸池、乳化池、卷麻机、离心机、抖麻机、烘干机、打包机等。临湘县苎麻纺织厂建成投产后,全县苎麻精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由于市场对麻类原料需求量减少,麻类初加工机械随之减少,至1989年,全市剥麻机保有量仅125部,90年代后逐渐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