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蓄水工程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9 12:00
一、塘坝
最早见于史料的蓄水工程是巴陵县白鹤池,系唐代修建,位于巴陵县东南2里。以后次第增多。平江县龙门大陂在县东140里,长33.5丈,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建;明代重修;清嘉庆十三年 (1808),整修石堰,长40丈,广6尺,开通石圳80余丈,灌田1000亩,道光二十七年(1847)圮,再重修。平江县清江陂在该县五都,称为“唐宋大陂”。又据《宋史·食货志》载:湘阴人李度“率众修筑塘堤灌溉农田有功,补为潭洲长吏”。明代是农田水利兴旺时期,明隆庆年间,平江县官塘长35丈, 在故县城。巴陵县有塘20口,其中寺塘在范潭村,长100丈,阔50丈,灌田200亩;西婆塘在新塘村,长60丈,阔5丈,灌田80亩。嘉清年间,湘阴县有塘22口。清光绪年间华容县有堰(塘)三十八、挡四。乾隆二十年(1755),平江县有陂32处,较大的塘24口;同治十三年(1874),平江县有较大的塘42口。光绪十七年(1891),岳阳县有塘43口、堰3处。
民国时期,农田水利发展缓滞,荒废严重。民国初,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对地方则大肆搜括,人民求生之不暇,更无余力兴修水利。民国2年、4年、6~7年、9~11年、13~14年、20~21年,岳阳县连续遭受水旱灾害,才引起重视。22年2月,该县倡导挖塘筑堰,疏浚河道,并植树造林,遏制水旱灾害。23年8月,湖南全省大旱,省政府颁布《湖南省修建塘坝暂行规程》,令各县成立修建塘坝委员会,调查塘坝情形和制定新建与修浚计划。30年2月,省政府颁布《非常时期强制各县修建塘坝暂行办法》,把修建塘坝作为“非常时期”强制执行的任务。各县成立修筑塘坝委员会,规定各区乡塘坝的修建计划,并派人指导督促,所需资金是“佃农出工,田主出费,分别负担”,修建范围多限于年久失修和被水冲毁的塘坝,新建者不多。31~35年,中国农民银行3次贷款,给修建塘坝业户作为工程费用,塘坝有所发展,至 1949年,境内共有山塘83267口、堰坝7187处。其中平江县有塘1.5万处、堰坝3800处;岳阳县有塘32786处、堰坝1051处;湘阴县有塘26098处、堰坝821处;临湘县有塘9041处、堰坝1515处;华容县有塘342处。其他水利设施1210处,均在平江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塘坝作为农田水利的重要设施得到重视,塘坝建设稳步发展。50年代,塘坝的修复和新建在山丘区兴起。农业互助组成立后,一些较大骨干山塘河坝开始兴建,至1955年,共有山塘 95127处、堰坝9909处。1956年后,农田水利建设向修建小型水库方面发展。各地废弃塘坝的现象开始露头,不少地方废塘改田,将其看成增产的窍门。部分山塘被扩建成小型水库。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新建水库形成自流灌区,山塘特别是平塘的作用被忽视。1973年,塘坝数量开始减少,崩垮淤漏严重。境内塘135807处、堰坝11400处,1979年有塘124323处、堰坝9547处,分别减少11484处和1853处。80年代初期,连续几年干旱,骨干灌区负担过重,远灌区鞭长莫及,水事纠纷逐年增多。在抗旱实践中,各级政府和群众重新认识塘坝的作用。1984年提出开展“六塘建设”“六塘建设”即小塘扩大、浅塘挖深、矮塘加高、漏塘整好、险塘加固、无塘兴建。。经过几年的努力,塘坝的效益明显好转。90年代,境内水多旱少,特别是 1996年、1998年和1999年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全市塘坝病险工程多、水毁工程多、老化工程多、工程效益低。为了全面提高山丘区防洪抗灾和灌溉能力,加大标准塘坝和处险保安的建设力度,大抓水毁工程的恢复、病险工程的处险、标准塘坝和部分塘坝的新建。全市共完成标准塘坝建设39209处,共新建塘坝1500多处。至1999年,全市塘坝达99143处,可蓄水3.07亿立方米。
二、水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无水库。1953年 9月,平江县三阳乡甲山村动工兴建三宝水库,1954年3月21日竣工,水库大坝为土坝,坝高10.5米,库容2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50亩。1953 年,临湘县路口乡在青里冲修建一座坝高9米,蓄水11万立方米的小Ⅰ型水库;坦渡乡利用大塘扩建3座小Ⅱ型水库。1954年,岳阳县龙湾乡兴建大冲水库, 集雨面积0.3平方公里,坝高13米,库容36万立方米。至1955年,共建成小型水库42座;至1957年,共建成小型水库198座,其中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的190座,库容超过100万立方米的水库8座,水库蓄水总库容达5374万立方米。
1958~1965年,是境内修建水库的高潮时期,山丘区兴修中型水库6座,完成4座;修建小Ⅰ型水库66座,小Ⅱ型水库435座。1958~1960年,完成的中型水库有临湘县忠防水库、汨罗县汨罗水库、岳阳县兰桥水库;完成小Ⅰ型水库43座。1960~1962年,主要是进行水库整险和配套扫尾工程。1963~1965年,修建的中型水库有岳阳县大坳水库、平江县黄金堰水库、汨罗县东方红水库;修建小Ⅰ型水库19座、小Ⅱ型水库143座。全市水库总数703座。1958~1965年修建的水库数量较多,但工程质量相对较差。特别是“大跃进”时期,部分指挥人员好大喜功,搞浮夸,抢速度,“放卫星”,一哄而上,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相继出现,一些工程使用自造的“土水泥”,涵卧管用木、瓦管代替,水库工程质量较差,险工隐患多。1960年蓄水时,有70多座水库漏水,有104座小Ⅱ 型水库坝身单薄形成浸漏或涵卧管出现问题,有的水库甚至没有开挖溢洪道,一半以上的水库溢洪道不够标准。直到80年代,还在进行工程处理。
60年代末~70年代初,水库建设稳步发展。 1973年,水库总数达1036座,总库容6.367亿立方米。70年代末~80年代初,修成的中型水库有临湘县龙源水库,汨罗县兰家洞水库,岳阳县岳坊水库,平江县大江洞、秋湖、徐家洞、九峰水库和湘阴县燎原水库等。1977年10月~1982年4月建成大型水库岳阳铁山水库。80~90年代,主要抓水库工程配套挖潜和渠道整修护砌及水库除险保安。1996年特大洪水后,病险水库增多,工程老化,效益滑坡等问题突出。湖南省安排境内水库配套挖潜、除险保安等项目基建投资565万元,对龙源、兰家洞、岳坊、大坳、华一、黄金洞、团湾7座中型水库进行配套保安。同时护砌渠道532公里,疏通渠道3000多公里,对330座小型水库进行除险保安。1997年,平江县黄金洞中型水库竣工。1998年,共投资2058.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937万元,自筹 1121.3万元。先后进行水库除险保安1240座、渠道护砌整险1960公里,疏通渠道4140公里,18座中型水库除险摘帽任务基本完成。1997 年,平江县黄金洞中型水库竣工。1999年,临湘市团湾中型水库动工兴建。
1999年,全市有水库1459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8座、小Ⅰ型水库143座、小Ⅱ型水库1297座。正常库容共14.989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2.1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53.45万亩。
龙源水库 位于临湘市文白乡白里畈村,拦截游港河北支上游,集雨面积80平方公里,总库容1.02亿立方米,正常库容0.8亿立方米,死库容266.4万立方米。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航运和城镇生活用水等综合效益的水库。1965年开始规划,1970年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是年冬,上劳力3.8万人,修筑水库大坝,春节后留常年施工队4000人,抢开临时溢洪道,加高大坝核心墙。1971年秋,组织劳力2万人继续回填主坝,工凿董家冲隧洞。以后,春夏由专业队施工,秋冬则大兵团作战,主坝、副坝于1975年冬竣工,1977年7月,电站正式发电,1978年,溢洪道衬砌结束,1980年开始部分受益。
水库工程由枢纽和灌区两大部分组成,设计灌溉农田19万亩。枢纽部分主要建筑物有主坝、副坝、导流涵洞、溢洪道、输水隧洞和发电站6项工程。主坝高56.5米,坝轴长668米,底长120米,坝面宽8 米,坝底宽336米,坝顶临水面有1米高的浆砌石防浪墙;坝体为粘土心墙,土石混合外壳坝;坝体上下游坡均设有4个1.5米宽的平台;外坡脚内埋有10米高的棱柱体导滤层。主坝共回填土石388万立方米,是湖南省坝身最高、回填最多的一座土坝。副坝建在主坝左侧1200米处的董家冲山坳上,为粘土均质坝, 高17.6米,坝轴长160米,底长20米,坝顶宽4米,底宽76米,内外坡比分别为1∶3和1∶2.5,设计时考虑非常溢洪时可扒开副坝保主坝。导流涵洞埋设在主坝右侧山脚,为钢筋混凝土涵,内径1.6米,涵长323米,进口高程126米,出口高程125.15米。溢洪道开挖在主坝左端山腰,深切14 米,分两级陡坡,两次挑流,两级消能,按宽顶堰设计,堰顶高程174.25米,宽27米,泄洪槽长70.94米。输水隧洞即电站压力隧洞设在主坝与副坝之间的地段,距主坝500米,进口在董家冲,洞底高程136米。整个隧洞穿过4个山包和2个山坡段,在羊楼司镇土木冲出口,全长1710米,隧洞衬砌后内径 2~2.5米。设计尾端通过流量每秒13.4立方米。1970年动工,1973年5月开通,1975年10月开始输水发电灌田。1973~1980年,灌区建设共完成总干、南干、北干、西干和坦渡、路口2条分干渠。至1989年,全灌区修成渠道19条,总长199.51公里,渡槽15个、2397米、倒虹吸管3处、755米,平交道6处、106米,跨渠公路桥14座,隧洞64个、9199米,覆盖暗涵20处、3344米,修成小型闸、桥、涵924处。灌溉文白、羊楼司、坦渡、定湖、聂市、五里、城关、白羊等8个乡镇11.5万亩农田,并供羊楼司镇、文白镇和长安城区、长炼的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
水库枢纽和灌区,到1989年共完成土石方1088.68万立方米、砌石12.06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及砼7.35万立方米,投工1856.57万个,国家投资2052.18万元,岳阳地区和临湘县财政371.41万元。
1995年,该库管理所与岳阳市水电局、湖南省水电厅合资兴建临长供水工程,承担临湘市部分城区和长炼生活用水。为此,在长安镇城乡村建一座调节水库——临长水库。其正常蓄水位
大坳水库 位于岳阳县渭洞区饶村乡大坳岭,拦截饶港河中游。集雨面积83.6平方公里,总库容1315万立方米,正常库容1162万立方米。灌溉6个乡56个村的5.5万亩农田。主要工程项目有大坝、渠道、电站及灌区。
水库始建于1964年10月,由岳阳县水电局设计,为浆砌石圬工重力坝,9月底,由渭洞、饶村、兰田、杨林、芭蕉、十步、步仙的5000名民工施工。1965年冬,灌区建设全面动工,上劳力1万人,开挖总干渠1条长51.5公里、支渠10条,长85.9公里;至1966年6月,主体工程竣工,完成主坝及坝面溢流堰。大坝轴底长37米,坝脚宽32米,坝轴顶长128.75米,顶宽5米,最大坝高37.1米,坝顶高程112.7米(吴淞),溢洪道设3扇钢板弧形闸门,高5.27米,宽8米,安装3台15吨手摇电动启闭机。1968年,工程全线竣工通水。大坝施工时由于条件差,采用人工拌合,人工插钎,竣工蓄水后,坝体散渗严重。1976年6月,对大坝坝体进行防浸处理,是年,国家投资20万元,组成700人专业施工队,在大坝迎水面加钢筋混凝土防渗墙厚0.75米,共3000平方米,采用无架立模施工。 1977年6月竣工后,水库运行良好。1979年,铁山灌区南总干渠从该灌区中贯穿,位于潼溪乡范围及以下24公里干渠被铁山南总干渠切断,其受益乡划归铁山水库,总干渠长减少至26公里。
水库施工累计挖压水田1387亩、旱土173 亩,移民318户、1271人,拆迁房屋1135间,完成土方264.5万立方米、石方22.76万立方米、浆砌石5.45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2.31万立方米,投工426万个,完成投资1030.9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91.93万元,乡村自筹739万元,灌区灌溉面积5.5万亩。
1995年,省拨80万元,9月动工,历时1 年,建成装机2台200千瓦的二级水轮发电站,共投入134万元。1996年,省拨50万元对大坝消力池及堰坝底下基础进行加固,共投工5000个,完成土石方1500立方米。1997年省拨50万元,对大坝左岸进行加固处理,并新建启闭机室、防汛值班室和陈坪雨量观测点。1998年省拨115万元,9月动工对大坝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及迎水面用丙乳沙浆粉刷处理,1999年2月竣工后,水库运行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