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土壤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9 12:00
一、土壤普查
民国23年11月~24年2月,国民政府中央地质调查研究所派员对湘阴县(含今汨罗市域)的土壤进行调查,将土壤分为七大类、十二亚类。第二次调查于晚些时候由国民政府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主持,此2次调查范围较小。
1959年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4月,各县以农业局为主,抽调各方面专业人员组成工作队下到县、区、社进行技术指导,各公社以一个大队或几个生产队作试点,边试点边培训技术骨干。9~11月全面铺开,实行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分析、化验并座谈总结的办法,各县编写《土壤志》,绘制五万分之一的土壤分布图、深耕改土图、种植规划图等。根据土壤肥力、形态、耕性特点,给土壤属性命名。采取四级分类制,查明境内土壤共3类、22组、40个土种、108个变种,其中水田土壤类有 10个土组、25个土种、72个变种;旱地土壤类有7个土组、10个土种、31个变种;山地、洲地土壤类有5个土组、5个土种、5个变种。共普查水田 3465442亩,其中黑泥田83897亩、潮泥田176866亩、沙泥田849945亩、沙田388385亩、红沙泥田141998亩、马肝泥田 18312亩、黄泥田909162亩、青夹泥田571280亩、石子泥田39230亩、冷浸田286367亩。共普查旱土1331239亩,其中沙土 236864亩、沙泥土441358亩、黄土413897亩、马肝土11369亩、黑土40874亩、泥土70041亩、石子土116836亩。共普查山地、洲土面积11823378亩,其中石子土2988784亩、黄土6665756亩、暴砂土741470亩、黑土1287368亩、洲土14万亩。
1978年12月~1984年9月,开展第二次土壤普查,分试点、铺开、汇总三个阶段进行,共耗资108.1万元。地、县先后举办技术培训班14期,培训土壤普查专业队员1454人,组成342个野外调查组、23个化验组、13个制图组、12个资料组;以县(场)为单位逐大队调查,共开挖水田、旱地、山地剖面95938个,采集标本137663件,绘制各种图案6830幅,室内常规分析29个项目,测定62.5万多项次。通过普查,初步查清境内土壤成因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和主要土壤类型、面积、分布以及土壤肥力状况。情况表明:土壤的主要问题一是养分含量不高,二是营养元素之间比例严重失调;尚有低产田94.86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24.5%,有低产旱土25.1万亩,占旱地面积的20.5%;水土流失面积286.5万亩,占山地土壤总面积的29.4%。通过此次土壤普查,各县、场建立健全土壤肥料工作机构,充实土壤肥料科技队伍,新建10个常规化验室,拥有30多万元的仪器设备,开展土壤分类定位监测工作。此次土壤普查的土壤分类采用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五统分类制,共划分出8个土类、21个亚类、76个土属、222个土种、400多个变种。据对3873058亩耕地详查统计,按耕层深度分,耕层浅(小于10厘米)的土壤有52411亩、占1.35%,过深(大于20厘米)的土壤57339亩,占1.48%,耕层适中的3763308亩、占97.17%。按土壤质地分,有粗砂土79458亩、占2.05%,沙壤土924840亩、占23.88%,壤土684787亩、占17.68%,粘壤土1632200亩、占42.14%,粘土551773亩、占14.25%。按土壤酸碱度分,土壤偏酸(PH值小于5.4)的面积648053亩,占 16.73%;偏碱的土壤(PH值大于7.5)有756271亩,占19.53%;酸碱度适中的面积为2468734亩,占63.74%。有潜育化稻田面积664325亩,次生潜育化面积563038亩。1985年1月经国家农业部验收,获全国土壤普查科技成果三等奖。
二、土壤改良
1949年前,改良土壤的办法有耕作制的轮作、休闲,或在田地周围开撇洪沟、排水沟,或施以绿肥、沟泥、塘泥等有机肥料。但由于土地属私有制,农户自耕田少,租佃田多,土壤改良受局限,范围小、效益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土地改革,人民政府倡导的土壤改良成了农村群众运动。1953年,开始改良低产田,提倡深耕改土,采用套犁、新式步犁、人挖等方式,逐步加深耕作层,至1985年,耕作层由 6~8厘米加深到10~20厘米,40%的水田耕作层深达15~20厘米。但仍有冷浸田286367亩、青夹泥田529575亩、死黄泥田46291亩、沙田388385亩、石子田39230亩,此五类田总称“低产田”,合计面积1289848亩,占水田总面积的38.1%。对低产田分别采取开沟排浸,以降低地下水位,或结合深耕晒垡以改良冷浸田和青夹泥田,或播种绿肥,增施有机肥料,或客土掺沙以改良死黄泥田和粘重瘦田,或大量增施泥肥(塘泥、河泥、坝泥、沟泥、菜园土等),以改良沙田和石子田,共改良低产田59.6万亩,占46.2%,结果增产10~90%不等。
1965~1975年,以改土治水为重点,建设稳产高产农田,采取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坚持专业队伍常年改土治水不停顿,每年冬季,各地抽出70%以上劳力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共投工4.5 亿多个,完成土石方7.1亿立方米。共改造中低产田110万亩,平整土地70万亩,建成高产、稳产农田56.2万亩,一般增产达30~60%。
在第二次土壤普查推动下,开展大规模“开沟治潜,因土施肥"的改土运动。1980年,地区行署根据试点县土壤普查的初步成果,印发《全区水稻土低产因素及改良的意见》。1980~1983年,共开沟 3.53万条,总长2.5万公里,开沟治理潜育化水田20万亩,并对72万亩低产田进行综合改良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后,把低产田标准重新定为低于当地平均产量20%的田土,据此,全地区共有低产田土12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1%,其中低产水稻田94.86万亩,占水田面积的24.5%;低产旱地 25万亩,占旱地面积的20.4%。低产田的主要类型是潜育型水稻土,计66万亩,占水田面积的17%。故确定改良低产田以工程措施为主,结合生物措施、农艺措施进行。其工程措施主要是开沟排水,使地下水位降至40厘米以下。根据地形,在山区开撇洪沟、环形沟、等高截流沟、导潜沟。农民称之为“开肠破肚”,一般就地取材,或砖砌暗管、埋瓦管或埋树枝、竹筒、石块卵石、粗沙等导出浸水。至1990年,改造潜育化低产田34.54万亩,占此类低产田面积的 52.3%。对重粘土田、重沙田改良多采用种植绿肥,施有机肥料,对重粘则掺砂改土、重沙则掺泥改土,以调整土壤的泥沙比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原低产田陆续开发,各地实行“瓜——稻”或“稻——蔬菜”等水旱轮作,或水田改种棉花、麻、花生、蔬菜等,改良土壤效果比较好。1991~1999年,低产田改造注重生物措施,辅之以工程改造。采用增施有机肥、水——旱轮作、播种绿肥的生物措施,1993年前改造面积18万亩左右,1994~1999年均在30 万亩以上。
改良低产旱土的主要措施,或坡土改梯土,或兴修水利,开通蓄、排、灌系统,一部分改成水浇地或改成水田;增施有机肥料,因地制宜种植经济作物;改粗放耕作为精细培管,收到较好效果。
1995年,国家农业部在全国实施“沃土工程计划”,华容、君山等县、区积极开展这一活动。华容县成立沃土工程计划领导小组,掀起大积土杂肥的高潮,全县投入积肥高峰期的劳力每日达27.8万人次,全县共积制、使用有机肥料9950.53万担,突破亩均百担的指标。
三、土壤定位监测
根据国务院《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要求,1990年,在平江、湘阴、华容等县设立土壤定位自然监测点,后范围不断扩大,布点逐渐增多。1996~1998年的地力监测资料分析表明,境内土壤一是有机质含量下降;二是氮肥施用过量,钾肥施用不足。稻谷和棉花的亩均产量测算,每亩稻田浪费氮3.31~4.69公斤,或浪费尿素 7.19~10.19公斤,每亩棉地浪费氮肥14.05公斤,而土壤中的钾肥含量1998年每亩稻田亏3.05公斤、每亩旱地亏2.77公斤。多年的土壤定位监测表明:境内土壤肥力情况是,速效养分基本保持平衡,供肥能力维持中等,肥力因素氮、磷、钾年际间有升有降,但氮肥施用量每年都超过作物需要量。 1999年,土壤定位自然监测点涉及平江、湘阴、华容、岳阳、临湘6县(市)共66个,代表境内288.46千公顷耕地土壤,其中,代表水田土壤的土种 19个,代表面积123.55千公顷,占水田面积的57.6%;代表旱地土种2个,代表面积28.83千公顷,占旱地面积的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