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阅读

第一节棉花

来源:未知来源 日期:2015-04-09 12:00

一、生产概况

南宋咸淳二年(1266),浙江人严帮积迁入平江,带来棉籽种植,棉花种植传入境内。至明代,棉花生产进一步发展。弘治《岳州府志》记载巴陵、临湘、平江、华容诸县物产都有棉花、棉布。清宣统二年(1910),据农工商部调查:“湖南产棉以临湘为最多,每年出产约五十万斤,有铁子、湖花二种”,巴陵、华容分居湖南18个主产县的第七、八位。民国时期,随着纺织工业的兴起,植棉产业一度得到发展。民国4年,华容成为湖南第二大产棉县,湘阴、岳阳、临湘被列入湖南14个主产县。13年,华容县植“洋棉”约5万亩,总产7万余担;岳阳县植“中棉”4万亩,总产3万余担。抗日战争爆发后,棉花生产每况愈下,唯平江因战时需要,趁机迅速恢复发展,民国30 年挤入湖南73个产棉县行列。36年,华容县注滋口及北景港区从国民政府农林部棉产改进处汉口分处得到硝酸铵33.5吨、骨粉10吨,首次在棉田施用化肥。华容、湘阴、岳阳、临湘等县分居湖南40个产棉县第三、八、九、十位。1949年,境内植棉16.28万亩,产棉2037吨,亩产12.5公斤。

50年代,境内棉花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华容、岳阳、临湘分居全省13个主产县第二、九、十二位。1950~1951年贯彻湖南省政府《关于扩大棉田面积和提高每亩产量的指示》,给予优惠政策,棉农生产积极性高涨。1951年种植面积28.1万亩,总产皮棉3224吨,分别比1949年增加72.6%、58.3%。此后由于政策变动和自然灾害影响,面积逐年缩减,产量下降。1954年特大水灾,湖区3.5万亩细绒棉全部失收,棉田冲毁42.8%,总产仅884吨。1955年后,植棉工作重点放在高产棉区。1958年,棉花面积仅18.93万亩,总产皮棉2909吨,亩产15.4公斤。华容县幸福公社吴道生、毛健文和岳阳县广兴公社吴玉蓉等3人5 次获全国棉花高产劳模称号。

60年代,棉花种植面积、总产、亩产、人均产量、收购量分别比50年代增长41%、1.7倍、80.8%、1.2倍、1.6倍。1960年,在临湘县江南公社和国营黄盖湖、君山、建新、屈原4个农场及岳阳县广兴、荣家湾,湘阴县长乐,平江县栗山、浯口等地建立10个商品棉基地,总面积11.15万亩。此后由于工作失误和连续自然灾害,再次跌入低谷。 1962年3月,华容县被列为全国首批棉花生产基地县之一,国务院派工作组来华容县指导植棉工作。当年,吴道生、陈元香、孙国志、王松青、昌登洪、田宗洪均被评为省级棉花劳模。1964年,境内山丘区植棉面积扩大,棉花生产回升,当年植棉32.9万亩,总产棉花6641吨。1965年贯彻“以粮为纲,粮棉并举”方针,岳阳县广兴公社马学秋获全国棉花劳动模范称号。以后面积与产量逐年发展。1968年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到41.6万亩,总产棉花11151吨;分别比1958年增加1.2倍、2.8倍。

70年代,植棉年均面积、总产、亩产、人均产量、收购量分别比60年代增长40.4%、1倍、49.3%、58.3%、1.3倍。1972年4月,国务院棉花工作组在境内调查、指导植棉工作;次年设立地区棉科所,各县、农场成立多种经营办公室,主管棉花生产。1974~1975年,棉花生产迅速发展,年植棉面积达50万亩,产量2万吨左右。 1977~1979年,棉花面积和产量有所减少。

80年代,调整棉田布局,在“适当集中、发挥优势”原则的指导下,水田改种棉花2.8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16%。主要集中在华容县和湘阴县杨林寨、岳阳县中洲等。华容县为境内主产县,除桃花山外,各乡镇均有种植。岳阳县中洲垸,临湘县江南、陆城,平江县栗山为集中主产区。华容县团洲、插旗、幸福、江洲、注滋口,岳阳县中洲、广兴洲,湘阴县杨林寨为万亩以上基地乡镇。1980~1983年,植棉面积、亩产、总产均创历史较高水平。1984年棉花面积49.14万亩,总产达32690吨,亩产66.5公斤,居全省首位。华容县总产居全省各县之冠。1985年后,由于“苎麻热”的冲击,棉、麻比价不合理,棉花经济效益不佳,面积逐年下降,1987年,棉花种植面积22.93万亩,总产皮棉15623吨。1990年,政府采取调价等措施,3月,成立岳阳市棉花生产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县(市)、区、场建立相应机构,专抓棉花生产,棉花生产迅速上升。是年,棉花种植面积43.09万亩,总产35673吨,亩产83公斤。出现一批大面积高产典型:华容县植棉 20万亩,亩均97公斤;钱粮湖农场6.5万亩首创亩产101公斤的纪录。全市13个乡(镇、分场)亩产过100公斤,126个村亩产过125公斤,134户植棉大户亩产超过150公斤,均受到湖南省政府的奖励。

1991~1996年,国家对棉花产销实行棉肥挂钩,三次较大幅度提高收购价格,棉花生产由1991年的45.7万亩、4.16万吨发展到1995年的67.1万亩、6.16万吨。1994年,农业结构调整以“一花三水”(一花三水”即棉花,水产、水禽、水果。)为重点,当年棉花面积74.5万亩,总产6.4万吨,为历史最高年份,其中华容县新扩15 万亩,被授予全市棉花高产竞赛先进单位。1996年,因棉花收购积压销售受阻,全市棉花回落到60.32万亩,加之受特大洪涝灾害影响,实收面积35万亩,总产皮棉仅2.96万吨。1997~1999年,因棉花价格下调和积压严重,面积减少,1997年为63.63万亩,总产6.35万吨,亩产达 99.8公斤。其中华容县35万亩,亩产108公斤。1998年播种70万亩,但因洪灾,总产仅4.36万吨。1999年,面积降至50.48万亩,总产 4.13万吨。

二、品种

传统栽培棉种为亚洲棉,亦称中棉或土棉。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从美国引进陆地棉,又称美棉,华容县最先种植。

民国初期,多为中棉,华容、平江、岳阳等县有部分美棉。中棉分铁子(又称光子)、白子(又称毛子)、黄子等类。岳阳县东乡美棉有乔治斯、皮打琼、奥斯亚等品种。民国中期,美棉面积扩大,17年华容县美棉面积占94.2%,湘阴、临湘2县占20~30%。20年,国民政府中央救济水灾委员会从外省购办美棉良种脱字棉6000余担,在境内部分发放农赈。 22年,华容引进细绒中棉常紫1号,种植2000亩,至25年,华容县、临湘县陆城、岳阳县西部和湘阴县南大膳等为美棉区,其他各处为中棉区。35年,华容县引进德字棉531号,并很快推广,至38年,华容县德字棉面积占90%。

1949年以后良种推广迅速。50年代初,以德字棉15号为推广品种。1955年从江苏调进岱字棉15号种子155.73吨在境内推广,至1958年华容县实现岱字棉15号良种化,中棉、美棉、德字棉 15号均被淘汰。在推广岱字棉15号的同时,临湘县推广白字棉和澧县72号棉,华容县推广幸福1号,湘阴县推广爱字棉等。1963年,华容、岳阳县从湖南棉花试验站分别引进洞庭1号种植,因产量高,1964年调入4000吨棉籽到各县推广。1965年,岳阳、临湘、华容、平江县引进鄂光棉,试种165亩,引进新光棉,试种200亩。至1966年,洞庭1号成为各棉区当家品种;此外,平江县主栽品种还有幸福1号。1967年,岳阳县引进岱红岱,并成为70年代大力推广品种,汨罗县于1970年引进湘—70、湘柳棉、埃及棉,1975年从上海引进沙农6号,岳阳县引进沪棉204、天门1号、751等,各种植 0.1~5万亩。至1979年,除临湘县外,全部实现岱红岱化,平江县主栽品种还有新光棉。

70年代末,华容县大面积推广三二系,至1981年已成为各棉区当家品种,岱红岱被淘汰。平江县种植的品种还有沪棉204、751、泗阳875,临湘县有天门1号,钱粮湖农场则有自育品种70—12。

1983年,建新农场从江苏泗阳县棉花原种场引进泗棉2号。1984年,湘阴县从湖南棉科所引进抗棉花枯萎病的湘棉10号。1987年,岳阳县从湖北荆州地区引进鄂荆1号,近3个品种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逐渐取代岱红岱和三二系,成为境内主栽品种。1989年,钱粮湖农场推广泗棉2号6万亩,其中郑国先种的8.2亩,亩产高达149公斤。 1990年,全市种植泗棉2号22.5万亩,占棉花种植面积的52.2%。1991~1996年,以泗棉2号和湘棉10号为主栽品种,所占比例高达80% 以上。1995年,华容、钱粮湖首次试种杂交棉—湘杂棉1号获得成功,1996年示范推广15660亩,其中F1代660亩,亩均124公斤,F2代 1.5万亩,亩均110公斤,分别比大面积推广的常规品种增产20%、10%左右;至1997年,全市推广湘杂棉45.06万亩,占当年植棉面积的 69%,全市44.62万亩湘杂棉F2代,亩产皮棉111.5公斤,比常规棉增产15%,4400亩湘杂棉F1代,每亩增产24.7%,至1999 年,95%以上为湘杂棉1号和2号。

三、栽培

传统植棉技术,依循稀留苗、多中耕、多施肥办法。明代,出现棉——豆、棉——麦等耕作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岳州知府魏景熊辑成《植棉浅语》,将棉花生产技术归纳为16项32字,即:辨种、收种、土质、地力、治地、作畦、壅田、淘种、布种、灌溉、选料、松土、锄草、打顶、治虫、拾花,是境内第一次系统植棉经验的总结。清代,华容棉区多为一熟制,冬季休闲,部分撒种油菜,来年用作棉田肥料,其他各地也以一熟制为主,少有种植蚕豆、小麦等作物。

民国期间,棉花于4月中旬至立夏前播种,每亩约播籽5~10公斤,均为撒播,播后耙2~3次,间苗2~3次,多喜密植,撒播株行距25~30厘米,点播行距36~40厘米,株距20~25厘米;施肥2 次,一般于幼苗出土3周和孕蕾前后进行,施肥多为人粪尿、草木灰、棉饼、骨粉等;中耕除草5~6次,第一次于出苗后2周进行,以后每2周一次,白露开始收花,11月中旬开始拔秆。平江县独用条播,播种季节较迟,沟内先施人粪,接着撒播种子,盖薄土。除临湘县多为一熟制外,其余各县为两熟制。30年代中期,华容县棉——肥制占70%,棉——蚕豆制占20%,棉——油菜制、棉——麦制占10%;平江以棉——蚕豆制较普遍。

1949年后,棉花种植水平逐步提高,50年代中期主要推广吴道生的“选择纯种,适时早播,壮株壮苗,稳施桃肥,整枝摘心,防治病虫”等增产措施,同时采用深耕细耙,深沟窄垅技术提高产量。一般在立夏至小满播种,每亩撒播籽7.5~12公斤,留苗4000~5000株,单行条播或宽窄行条播,亩播籽10~12公斤,点播则亩播籽4~5公斤。播种前,提倡药剂熏蒸消毒,温汤浸种,药剂拌种,播种后施盖籽肥。此外,推广新式农具与改良农具植棉。

60~70年代,推行“六字苗”(即早、齐、匀、密、全、壮)和“促三桃”(即促伏前桃、伏桃、秋桃)技术。1965年,临湘县江南公社采取宽厢改窄厢、长厢改短厢、浅沟改深沟等措施,改善棉田生产条件,各地仿效,经过土地平整、水利建设和土壤改良,大部分棉田实现田园化,能灌能排,高产稳产;50年代条播只占50%,60年代中期起基本改为条播;播种提早到谷雨前后。

1958年后,华容县护城公社五星坪大队开始采用营养钵育苗,1965年平江县开始使用移苗器,1971年,推广硬床育苗移栽,70年代后期加盖薄膜。1978年,华容县插旗公社农科站发展为营养块育苗移栽,亩用种量仅1.5~2公斤,在境内很快推广,使两熟制棉田的季节矛盾得到解决。

60年代中期,每亩留苗由2000株左右提高到 3500株左右,丰产试验田达5000~6000株。70年代初,推广植棉模范毕承松提出的“密、矮、早”栽培技术,湖区每亩5000~6000株,山区每亩6000~8000株。1973年,省农科院植保所在钱粮湖、君山、屈原农场和岳阳县进行棉花密植化学除草免耕试验,1975年岳阳县推广面积 2400余亩,每亩留苗1~3万株,亩产75~100公斤;60年代推广棉肥两熟制,实行“早施苗肥,稳施铃肥,重施桃肥”和氮、磷、钾配合施用的原则。 70年代推广“五四○六”等土化肥,提倡“施足基肥,轻施苗肥,稳施蕾肥,重施花铃肥”。

80年代,推广以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宽行壮株、肥促化调、综合防治的配套栽培技术。1982年,农业部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八○二”和缩节胺,调节棉花生长,逐渐形成“肥促化调,高肥高产”的栽培技术,1986年推广15.9万亩,占棉田总面积的50%以上。1987年,省经济作物局、棉科所及岳阳市等19个单位共同研究完成“棉花规范栽培技术”,通过鉴定,省标准局予以发布,在全省推广。岳阳县推广3000亩,其中中洲乡湘江三组116亩,亩产110公斤,比上年提高64.9%。90年代,育苗移栽及肥促化调技术得到推广,每年育苗移栽的占当年植棉面积的80%以上。1994年,在君山等地示范推广,获显著效益。至1999年,累计推广 77.1万亩,其综合效益亩均比棉——油两熟高650元。